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将心比心的魅力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香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张立在中山演讲时,曾经说到人的际遇问题,他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际遇,并且当中会遇到诸多困扰,如何去面对?张立简单地概括成:顺天时,就地利,创人和。一件事的成功需要三种力量,一个是自己的力量,一个是外界帮助的力量,还有就是大环境的力量,这三种力量配合在一起就成功。
而能把这三种力量集合到一起的东西,莫过于宽容。
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重重,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会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汉光武帝刘秀就有一种恢宏大度、平易谦和的雅量。
刘秀的老同学严子陵自小有高名,刘秀对他很有好感。刘秀当了皇帝后,他隐名埋姓不愿相见。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刘秀当天就亲自去看他,他躺在床上不起来,也不说话。
刘秀就和他躺在一起,摸着他的肚皮说:“哎,哎,子陵,你不能帮帮我的忙?”
严过了好久才睁开眼睛说:“人各有志,何必强求?”刘秀跟他谈了好几天,请他出来做官,他持意不从,后来隐居富春山。刘秀也不勉强。
正因刘秀有此雅量,东汉才避免了像西汉立朝不久出现的乱政危机。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兼容度。兼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曲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兼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阻力重重时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刨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兼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宽以待人,就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早就告诫人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我们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在人际交往中,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是大有弹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环境。
张忠定公处理完公事后,回到后厅,这时看见大厅里有差役在熟睡。张公没有生气,只是问他:“你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差役回答:“我母亲久病不愈,哥哥在外乡流浪至今没回。”张忠定派人家访,情况果真如此。
第二天,张忠定就派了一个事务人员帮差役照顾他母亲。并说:“我的后厅中怎么会有敢睡觉的人呢?这一定是因为他的心情极其郁闷造成的,所以应当同情他。”
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会有什么反应、感觉,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宽以待人,要有主动让道的精神,宽容让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会因为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不一,个性、脾气、爱好、要求的不同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名叫乔西·布鲁泽恩的作家的话:“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
我认为,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是应遵循的一条规律。”应该尊重他人意见,寻找共同立场,主动“让道”,而不应争先“抢道”。“礼让三分”能确保“安全”,于己于人都有利。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抱怨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对他嚷嚷,并开始骂孩子。这都是以前不曾发生的。他无可奈何,开始找借口躲在办公室,不想回家。
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问他最近是否争吵过,青年回答说,为了装饰房间发生过争吵。他说:“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为了各个房间的颜色大吵了一场,特别是卧室的颜色。我想漆蓝色,她却想漆黄色,我不肯让步,因为她对颜色的判断能力不强。”
长辈问:“如果她把你办公室重新布置一遍,并且说原来的布置不好,你会怎么想呢?”“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青年答道。
于是长辈解释:“你的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么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有你刚才的感觉,好象受到侵犯似的。当然最好双方能意见一致,但是妻子应该有否决权。”
青年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你喜欢怎么布置房间就怎么布置吧,这是你的权力,随你的便吧!”妻子大为吃惊,几乎不相信。
青年人解释说是一个长辈开导了他,他百分之百地错了。妻子非常感动,后来两人言归于好。
我们不应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爱情之所以可以成为催人上进的力量,不是因其苛求,而是由于宽容。爱情要求原谅对方的种种缺点、毛病,因此恰恰能使爱人“旧貌换新颜”。
因此,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古人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人不能太清高了,因为世界本来就很复杂,什么样的人物都有,什么样的思想都有,如果我们事事与人斤斤计较,只会自己堵住自己的路。
一个人必须具有容纳污秽与耻辱的能力,再加上包容一切善恶贤愚的态度,才能有圆满的人际关系。大凡有影响有魅力的人,都具有良好品质。如果我们能宽以待人,就能尽可能多地赢得别人的好感、信赖和尊敬,较好地与人和睦相处,在人生旅途中顺利愉快地前行。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