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鱼为化龙始奔波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化龙始奔波。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习将压力变为动力,而不要将压力变为阻力。
一天晚上,有一位美国富豪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特别邀请几十位年轻人前来参加。舞会结束时,大部分的宾客都并不怎么疲倦,主人就邀请所有人跟他一起围在水池边。
这个水池养了一些水蛇和鳄鱼,他开出条件向宾客挑战,只要有人游过水池到达对岸,就能获得三个奖之一。这三个奖分别是一百万美元的现金,一千亩的土地,或跟他的女儿结婚。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扑通一声落到水池,并迅速地游泳前进,一会儿功夫,就在水池的另一边上岸,几乎破了世界纪录。
主人高兴地迎上去,恭喜这位年轻人,然后问这位胜利者,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奖。一百万美元吗?这位年轻人摇头说不。是一千亩的土地吗?答案仍然是不,那么是要跟他女儿结婚吗?
当这位年轻人又说不时,主人有点发火地问道:“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想知道是哪个家伙把我推下水池的。”
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上干出一番成就,除了努力工作,还必须把目前的境遇当作一种压力,并且在这种压力下,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作为一种动力。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之外,还必须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地位而放弃努力,越是没有地位和地位低下,我们越应该努力地争取和提高它。
在多数的社会中,奉行的规则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是“得势多助,失势寡助”。慎子说:“贤能的人曲从于缺德少才之辈,是因为自己的权力太小。而后者的地位尊贵。”
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军官能够指挥那么多经他勇猛的人作战,而后者甘心服从,是因为后者更高杆呢,还是因为后者更高尚?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后者手中有权力。
如果我们是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连邻居的小孩子都指使不动,可是如果我们做了领导,不仅能在部门里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还能让很多与我们无关的人心甘情愿听从指挥。由此看来,人的品德不能服人,能力和成就也不能让人服从,而权势和地位却能做到。
战国时期,苏秦为游说秦王失败回到家中,父母对他冷眼相看,妻子也不理他,想要吃饭,嫂子也以没有柴为名拒绝。他受到这样的刺激,下决心苦读成名。
他找出鬼谷先生送给他的《太公阴符篇》日夜研读,读到夜里想睡觉时,就以自虐的方式警醒自己,拿起锥子来刺自己的大腿,刺得血都流到了脚上。后来实在受不了,又用绳子把头发绑住,吊在房梁上。苏秦把“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写入了历史,也使自己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读书人之一。
就这样夜以继日地苦读一年以后,苏秦终于领悟了《太公阴符篇》的精髓,又细细揣摩诸候各国的形势,感觉对天下大势已经了如了如指掌,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我现在有这样的学问,再去游说诸候,有什么道理能不口吐莲花,唾手可得卿相的高位呢?”
他来到燕国,向燕文公提出合纵抗秦的战略,又为燕游说山东其它诸候,终于佩带六国相印,成为权倾天下的人物。
苏秦的经历印证了《周易》的说法:“崇高莫大于富贵。……圣人之大宝曰位。”自古以来,对富贵的追求,既是一种光荣不过的使命,更是一种巨大的目标压力。在这样的目标压力下,没有什么苦难是不能忍受的,没有任何障碍是不能跨越的。
和苏秦成功的例子相对照,还有一个因失去动力而失败的反面例子。
战国时,燕国名将田单即将出发去攻打狄族,去拜见鲁仲子。
仲子说:“将军这次去攻打狄人是不可能胜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前将军在即墨,坐下来就编筐,站起来就铲土,以身作则,带动士卒,所以才打败了燕国。而现在将军东有掖邑的封地,西有赋税供你玩乐,黄金腰带横挂,高车大马驰骋在淄渑之间,只想享受人生的欢乐,却没有拼死之心,所以说你不会取胜。”
田单黵然离去。战局的发展果然如仲子所言。
铁板烧博士说,危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危险,另一部分是机会。现实的压力能够让我们更快找到机会,而对未来的追求,可以化做我们向上无穷的动力。满足于现状以及缺乏目标,会让我们既没有机会,也没有动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