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成功的六字真言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0岁的亨利纽约一个靠失业救济金生活的流浪汉,整天无所事事,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无奈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有一天,他儿时的朋友切尼兴冲冲地找到他,并且带来一个令他吃惊的消息。切尼告诉他:“我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说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并且这个私生子又生了好几个儿子,他们的全部特征都跟你相似,个子矮小讲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
“真的是这样吗?”亨利半信半疑,但他还是愿意把这一切当成真的。他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零钱,用汉堡包加一杯可乐招待了切尼。
有很长一段时间亨利总在心里念叨着:“我是拿破仑的孙子。”。渐渐地这挥之不去的意念终于使他确信了这是一个事实。
亨利整个人从里到外都变了:以前,因为个子矮小而充满自卑,而现在的他却因此自豪起来:爷爷当年就是靠这种形象指挥千军万马;以前总觉得自己英语发音不标准,像一个令人讨厌的乡巴佬,现在却觉得自己带一点法国口音的英语发音实在是悦耳极了。在下决心开创一份事业时,因为是白手起家,他遇到了无数难以想像的困难,但他却充满了信心。他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找不到“难”这个字。
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后代的信念,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在他经常闲逛的那个公园对面盖了一栋30层的办公大楼。
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他请人去调查自己的身世,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亨利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说:“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白了一个成功的道理,当你相信时,它就是真的。”
暗示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当向上的信念指引我们一生的行动时,所向往的所有高度都能抵达。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就象一块沃土,如果善于利用的话,其能量比意识要大3万倍。但是和任何一片土地一样,如果什么都不种的话,它就会一片荒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意识的反映。眼睛把看到的东西告诉意识,意识形成一个画面,然后转化为行动,把这个画面变成真的。
设想自己正在迈向自己的目标,这尤为重要。失败者常常预想失败的不良后果,成功者则设想成功的奖赏。不要将全部精力用在获得和支配目标上,而应当集中于为实现更高的目标。
成功有倍增效应,我们越成功,就会越自信,自信会使我们越容易成功,从这种角度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自卑来源于失败的暗示。”这话是有道理的。
据《圣经》记载,马太曾说:这世界是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屋漏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就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人生中也有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这是由人的大脑的特点千万伯。人的大脑中既有意识,又有潜意识,后者不会对事物进行分辨和判断,而是直接接受那些一再重复的想法。当我们不断的重复对自己的某种认识时,大脑就会接受它。一旦接受一个画面,就会努力将它实质化。
有人在听西藏的喇嘛念经时,发现他们体内的气脉能够随著音节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部位呈现。特别是当喇嘛在念六字真言的时候,六个音节六个部位,从头顶到下腹,特别明显。有人把这种发现请教的喇嘛,他们都很惊讶,因为这同他们自身的感觉是完全一致的。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潜意识的力量物质化的明确佐证。要取得人生的成功,我们也必须学会念自己的“六字真言”。
那么我们应如何念找到成功的六字真言呢?很简单,就是不断向大脑里灌输一种自信和成功的意念。这些意念必须不断进行,在被大脑接受后,必须继续加强,不然就会像练健美一样,一个月不去练习,肌肉就会萎缩,心灵的肌肉也是如此。
这种积小成多,积小成大的训练,使我们与生活融为一体,让能动性,创造性和应变力成为我们的习惯,从而变得更加有力,在有路的地方走得更快,而在没路的地方也闯出一条路来。
下面这个故事能够告诉我们一些简单的原则。
有一个人生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既要在公司里打工赚钱供楼供车,又想开办自己的公司,还准备与朋友一起做贸易,同时还准备攻读一个博士学位。
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报表、计划书,以及自己正在复习的专业书,以致于他一坐到桌子前就开始头晕。
他感到极度地焦灼不安,不能平静下来,结果公司里负责的业务频频出错,自己的公司也没有办起来,与朋友也因想法不一致而吵翻了,至于博士学位,也始终停留在计划书上。
他来到了山上,找到了一位老和尚。
老和尚留他吃了斋饭,然后找出一个漏斗、一个瓶子和一把石子,放在他面前:“你把这些石子通过漏斗放进瓶子里。”
这个人把漏斗放到瓶子口,然后抓起一把石子,放到了漏斗里。可是石子全都挤在漏斗口上,一粒都没有漏下去。
老和尚笑了笑,把石子从漏斗里倒出来,然后拣起一粒粒的石子投到漏斗里,石子一个接一个地轻轻滑进瓶子,发出有节奏的悦耳丁冬声。
这个人豁然开悟:人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人每次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会有一件事情的收获和成功,而如果想要一下子把所有的工作做完,那么反而连其中任何一件也做不好。
人生的目标很多,但必须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目标可以分成多种,又是兼容的,每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他同时可能拥有几个目标,比如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健康、经济收入等多个领域。把它们的轻重缓急分出来,我们就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而不会手忙脚乱。
铁板烧博士指出――
成功者的力量来自远大的目标,更来自于每一个微小的现在,每一个微小的成功。在我们到达海边之前,目标可能是生存而不是钓鱼。这时就要把目标定位于现实需求,而不是好高骛远。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