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五章 放开手享受人生(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个篮子如果装的得失成败、喜怒哀乐太满了,就会很沉、很重、很累,沉重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就是更多欢乐也装不进去。
倒空自己的篮子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会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而作证时,曾经说一句十分经典的话:用伸展的手,取代握紧的拳头,我们将会看到更为积极的影响。
这种话代表了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明智,但是如果没有一种成熟的人生哲学,也是说不出这句话来的。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著名禅师南隐。
一天,一位智者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礼相待,谈了一会,南隐发现对方自认为很聪明,对事对物都有自己很深的成见,于是不再谈禅,而是端茶送客。
临走的时候,南隐让徒弟拿来一个篮子,开始往里面装水果,准备送给智者带回去。
他们把水果装入篮子,篮子已经满了还在继续装。智者看着水果不停地从篮子里滚出来掉到地上,终于不能沉默了,大声说道:“已经满了,不能再装了。”
南隐答到:“你就像这篮子。里面装满自己的看法,,让我如何对你说禅?你应该先把篮子倒空才是啊。”
一个心灵不空不静的人,不宜与之谈禅,而应首先与他谈占有与放弃的哲学。
把自己当作一只篮子吧,一只干干净净、美丽结实的空篮子,到人生的果园里去摘果实,我们摘满一篮,享受了美味以后,接下来怎么办呢?
自然是把篮子倒空洗干净了,再装入新的果实。
一个小男孩在玩一只贵重的花瓶。
他把手伸进去,结果竟拔不出来。父亲费尽了力气也帮不上忙,遂决定打破瓶子。但在此之前,他决心再试一次:‘儿子,现在你张开手掌,伸直手指,像我这样,看能不能拉出来。”
小男孩说了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不行啊,爸,我不能松手,我手里有一角钱呢。”
多少人正像那男孩一样,执意抓住那已经无用甚至已经成为人生限制的一角钱,不愿获得轻松自由的人生。这就象人只知道吸引而不知道排泄一样,最终只能自受其害。
当一个人集功名荣耀于一身,却时时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危机以及长江后浪逐前浪的压力时,巅峰的荣耀和风光就已经成为他人生的限制,不如趁着巅峰将过未过之时,从容离开。
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一切的荣耀或巅峰状态也都会被烟消云散,与其执着于徒劳地保持住它们,不如把自己的篮子倒空,盛装新的快乐。
《景德传灯录》载“一指禅”公案:
唐朝金华山俱胝和尚,因为天龙和尚示一指而悟道,自此,谁一问道,俱胝和尚便示一指,有的人真的因这一指而悟道了。
小和尚到外面,有人问他老和尚怎样接引别人悟道。小和尚手指一举,那个人亦因此而悟道了。小和尚举着手指回去告诉师父,老和尚也不说话,拿刀削去了小和尚的手指。
小和尚握着血淋淋的手就跑,老和尚喊了一声:“什么是道?”
小和尚一回头,悟了:原来“道”就是“这个”。
失去不值得遗憾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有一句话,天以微福来试人。天以微小的福来试你,其实有一个大祸跟着来,所以福来不用太高兴。天又会以微祸来试人,但是福又会跟着来。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它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我们都不应太执着,应以平常心去对待之。我们要看它的发展,因为好事可能变成坏事,而坏事又可能生出好的结果,这不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是若我们有这思想准备,不要把好的事情看定是绝好的,或者是把坏的事情看定是绝对倒霉,我们不是这样看事情的。我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看事物的结果,看它一浪一浪的推进。从这个角度来说,失去不值得遗憾。
从更为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失去自有其对于生命的价值;第二,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一种没有价值的幻像,因此也是不足以遗憾的。
首先,失去不值得遗憾,是因为它有其价值。只有卸下了种种包袱,轻装上阵,从容地等待生活的转机,不断有新的收获,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懂得放手和享有,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有一句话叫做“最后一棵草会压垮骆驼背”,意思是说,当负担不断地积累下来,总有一天人会被压垮。
一个青年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快乐?”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什么,扛了船赶路?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大师笑了:“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也没有人能够扛得动它。”
看着疑惑的青年,大师接着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倘若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那么纵使他有一副钢筋铁骨,也会被压倒在地。
而生命的本义,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这是一种学会放手,从失去中获得快乐的人生,因而也是一种享有的人生。慧忠法师说:把佛与众生一起放下,不要有歧视与比较,马上就能解脱了。
人生好比是一棵树,如果任由每一个权杈都充分发展,营养就不可能跟得上,空间也未必能容得下,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剔除人生的枝叶,保留人生的主干。
因此,多这个角度来说,失去不值得遗憾,因为占有本身不是一种渺茫的目标,它是我们保持人生平衡的一个端子而已。
其次,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虚幻。
在《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说某个牧羊人养了很多的羊,赚了很多钱,可是却因为吝啬,一起没有结婚。有一个骗子听说以后,就想办法法骗他的钱。
骗子买了很多礼物送给牧羊人,跟他交上了朋友,然后对牧羊人说:“你有那么多的财产,却没妻没子的,老年时谁来照顾赡养你呢?”牧羊人点头同意。骗子又说:“我听说远方某个城市有很多女人,我帮你去找一个看一看。”
过了几天,骗子回来对牧羊人说:“有一家已经答应把女儿许配你。”于是,牧羊人高兴地拿了很多钱作为聘礼,请骗子代为送去。隔了一段时间,骗子又对牧羊人说:“你的妻子已经怀孕了,需要买一些补品。”牧羊人听了十分高兴,又给了骗子很多钱去买补品。
又隔了一段时间,骗子又来说:“你的妻子已经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儿子。”牧羊人又高兴的拿出不少钱请骗子代为转交,以使他们母子营养丰富。
最后,骗子一脸哀伤地对牧羊人说:“真不幸,你的儿子生病死了,你的妻子也因悲伤过度也跟着走了。”牧羊人为此事伤心了很长时间。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事物铺展在眼前,诱惑着人的视线和身心,但太多太多的东西,实际上都和这个牧羊人的妻子和儿子一样,只是一种虚幻的心灵影像,徒然骗我们奉上自己的感情。
最著名的犬儒派学者安提塞昵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除了一袭斗篷、一支棍子和一个面包袋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住在一只大木桶里。对于这样一个人,能有什么夺走他的快乐呢?
一个学生问他:“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皱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
他答道:“因为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还从来就没有这么一种东西,能够让我在失去它的时候感到遗憾。”
没有一种失去值得遗憾,这是戴奥基尼斯要告诉我们的。一个象他这样一无所求的人永远是幸福的,因为他永远也不会因为失去而感到遗憾和失望。
放下之后是机遇
如果说,平静地面对失去是一种被动地顺应的话,那么放下就是生命与外部世界的主动融合。
在苗圃里,一支玫瑰上长了5朵花,如果没有人摘下它们,也没有风来吹掉它们,那么就没有更多的花会开,那5朵花也会很快凋谢。如果掉下来5朵,那么会有10朵新的玫瑰花长出骨朵,然而含苞然后绽开;如果掉下了10朵,那么20朵会来临,掉下来的越多,枝头上的花朵反而越多。
我们的人生也像这玫瑰一样,需要把被吹落的、被摘下的花与留在枝头的看作一个整体,才能不至于落到“无花空折枝”的地步。
人的生命就像一座银行,不过这间银行与其它银行不同的是,我们没有一分钱的本金,而是在进行提款和消费的同时,心灵逐渐地丰富起来,生命账户里的价值逐渐地增加。等到存款十分丰富的时候,我们就能提款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买很多想买的东西。
如果不在生命中经历一些入账,再经历一些出账,我们的心灵就会贫血,变得非常虚弱,会使我们无所适从,坐立不安,不知该怎么好。
在商界,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观点,就是:越是为人大气的人生意越是能够做好,而越是斤斤计较的人,越是难有大的作为。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李宁,大度地放下自己的辉煌,选择了办实业的道路,不是取得了更加令人称羡的成就吗?
谚语说:“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主动放下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而是新的人生收获的机遇。
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与容忍的结合体,有斗士的力量,有沉静的平和,他们能承受喜悦与悲哀的突然发难。
他们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他们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是科举之路上的一个幸运儿,一帆风顺地进京点了进士,作了翰林。按常理来说,旧式读书人平生之愿不过如此。
但是蔡元培先生却认识到,在清廷里已经无法见到阳光,不如自己摘掉顶戴花翎,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一八九八年,挂冠出都,回到南方兴办教育,开始教育拓荒与革命启蒙生涯,创造了人生的又一次辉煌。一九一六年,蔡元培从欧洲回国担任北大校长。由此开始直到五四运动发生,文化运动中从来没有缺少过他的身影,因而没有人能够估计出蔡元培对于现代史进程的影响。
除了人生的规划发展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象一位严厉的看守,守住所有的门窗,而对外面的阳光熟视无睹。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常常需要打开放下之门,才能引入快乐的阳光。
当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让我们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我们是一朵生长在大松树下的小花,可能会庆幸有大松树遮风挡雨。当松树整个倒下来时,我们可能觉得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就要任由狂风吹倒、大雨打倒。
可是事实上恰好相反,我们失去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有机会照耀我们,甘霖会有机会滋润我们,我们的身躯会因此更加茁壮,盛开的花瓣也将为世界所看到。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
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
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
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
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
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
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