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拖”法入门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许多事粗看起来简单得很,细细考究却往往大有学问。比如这推拖、拖拉看似容易,我那念小学的儿子,一年级刚进校门就会把今天的作业拖到明天、后天去做。被教师冠以“作业拖拉”的评语时,他对“拖拉”一词还大惑不解呢。但是,真要“拖”出技巧,“拖”出水平,“拖”得人眼花缭乱、莫测高深,还真非易事。可不要以为“人之初,性本拖”,就觉得拖本无技可谈,拖的学问大得很呢!
我自愧不是做学问的材料,自然写不出试论、浅论、略论之类堂而皇之的大块文章,更难以编著《拖法大全》或《拖法鉴赏辞典》一类的大部头作品,所以只好写点“入门”之类浅而又显、壮夫不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既为“入门”,当然是人们司空见惯平而又常的现象,也即在推拖学里最粗陋浅薄的部分。比如“拖”法中的直截了当式或曰单刀直入式就是其一。这种“拖”法惯用的话是:“别急,拖一拖!”“慢慢来,等一等!”“放一放,以后再说!”——这是态度平和时的语言。“你越急,我越不办,能怎的!”。或“等着吧,你那事早着呢!”,或“我就拖你,有法想法没法死去!”——这是不耐烦的语言。这类拖法对应的被拖对象往往是无权无职求告少门的老实百姓。拖的结果呢,或者拖得被拖者筋疲力尽,失去信心,最后不了了之;或者拖得需解决的问题,由大变小,由小变无;或者拖成“明日黄花”,拖得“水尽鹅飞罢”,“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对被拖者施以何种拖法,切记别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对于那种虽无高职却有实权,虽无官位却很“嚼牙”的被拖者,可以采取“拖”法中的隐晦曲折或曰暗渡陈仓式。诸如:有的应以“没时间研究”相推托,有的则以“意见不一致”相搪塞。有时可以责任“横推”,说此事我们已同意,相关的某某部门还有不同意见,正在继续统一思想;也可以矛盾上交,说我们已讨论赞成,只是上面卡住不放,咱们还在争取;还可以问题“下卸”,就说我们头头没意见,下面做实际工作的还不通,需要深入做工作,等等。这个方法虽然并不罕见和深奥,但运用得当,效果妙不可言。既达到了“拖”下去的目的,又使被拖者提不出意见没有反感,有时还生感激之情呢!
比较起来,在常见的入门拖法中,大概要属以攻为守式或曰以办为拖式较为复杂和高深了。这类被拖者是居高临下的领导者,而拖者则往往是直接或间接下级。这种拖法较有风险,但也并非险象丛生。这里要注意不能硬顶,需要“口惠而实不至”,满口马上就办,行动雷厉风行,却又不真办,办不成。比如:上面把事情交下来时,先要立即应承,继而马上研究,寻找对策,出难题,搅混水,使被拖者自己觉得也应拖一拖。有时,拖者还会巧妙地搬出被拖者的同级或上级相制约,让被拖者欲办不能,欲罢不忍,无计可施,苦不堪言。
我自知难以撰写精深文章,没想到写“入门”也力不从心,因为“入门”又何尝如此简单呢?也只好就此打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