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苦练精兵:专业成就梦想(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专业精神是生存的依靠,赢家总是在关键时刻能使出浑身解数,输家则是在事过境迁后检讨责任归属。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界;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你要不想惨遭淘汰,就必须创造非凡的业绩,这就需要你的精业。没有精业,你不可能取得好的业绩。在解放军部队里流行着这样一个口号:“当兵不吃苦,回家卖红薯;武艺练不精,白当几年兵。”
一家通讯公司组团去德国西门子公司考察,在考察结束返回酒店的路上,司机为了抄近路,要走一条非常狭窄的“胡同”,路面窄得看上去仅能塞下他们乘坐的中型面包车,大家都议论纷纷,说不太可能通过,可司机坚持自己的主张,小心翼翼把车安全地开了过去。车内一片掌声,大家都对司机跷起大拇指:“你干得太棒了!”可司机只是一耸肩,淡然一笑:“Because I am professional.”(因为我是专业的)
事后,大家都对一个普通司机表现出的专业品质肃然起敬。实际上,这种专业品质在德国到处可见,大到西门子的电话交换机、医疗设备CT,小到办公用的胶带、裁纸刀,每一个细节之处,无一不流露着完美与卓越。德国的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及专业品质,受到世人称道,也使他们的产品享誉世界。
现在很多公司都提出要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明显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这个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倡导“专业精神”,就是要促使大家把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不断地改进、创新,做到完美与规范,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翘楚。道理显而易见:没有精细的局部,就没有波澜壮阔的全局;有无数个个人的精彩,团队的光辉也会更加耀眼。
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敬业精神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已经不能很好地追赶时代的步伐了,要想更好地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须做到“精业”。
一个人精通一件事,哪怕一项微不足道的技艺,只要他做得比所有人都好,那么他就能获得丰厚的奖赏。一位事业成功的制造商说:“能做一根质量过硬的针,也比只会制造一台糟糕的蒸汽机要好。”制造一根“质量过硬的针”,是敬业精神,更是精业精神。“麦当劳汉堡包王国”的“国王”克劳克只有一句话:“我认真对待汉堡包生意,它重于一切。”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琪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精业第一,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座右铭。
“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这是所有员工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你就必须知道这其中的核心,它的核心就在于精业。
精一技者通百路,现在的企业最需要的不是懂外语和会计算机的,这仅仅是基本的职业技能,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最紧缺的就是精业的员工,具有优秀专业能力的员工。员工是人生所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你要好好地去扮演这个角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的工作做起,学会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当作乐队的指挥,把工作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完成。要想让你的老板真正地感悟到你是人才,就应该在你的专业技能上下工夫。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为了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公司把工程师学会的专家们请来“会诊”,但一连数月,毫无所获。后来,他们请来移居美国的德国科学家斯坦敏茨。斯坦敏茨在电机旁搭了座帐篷住下来,忙碌了两天两夜。最后,他用粉笔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画了一条线,吩咐说:“打开电机,把此处的线圈减少16匝,故障就可排除。”工程师们照办了,电机果然运转如常。斯坦敏茨向福特公司索取1万美元的酬金。有人说:“画一条线竟值1万美元?简直是敲竹杠!”斯坦敏茨莞尔一笑,随即挥笔在付款单上写下这么两句话:“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划线,9999美元。”
这个故事虽然时隔已久,但它把工业时代斯坦敏茨先生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求真务实地运用于实践,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体会到当前掌握一门过硬技术的价值。划线的确很简单,人人随便可划,但要掌握“知道在哪划线”的本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把线划得恰到好处,必须像斯坦敏茨先生那样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韧劲和钻劲,不洞察秋毫、积累总结经验,绝对不可能把“线”划到“点”上。
精业来自于认真,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认真”二字,只有“认真”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成功。只有最好、最完善的,才是被期望与接受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