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苦练精兵:专业成就梦想(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解放军80年的发展历史,建立了无数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无疑是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军队,因此在世界上解放军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军队之一。解放军的伟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团队的伟大,也是因为团队的成员——每一个解放军战士的伟大。
人民解放军是一所培养英才的大学校,是一座锻造英雄的大熔炉。战士在军旅生涯中不仅锤炼出了解放军特有的军人素质和英雄品格,更有无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1946年夏,国民党第54军从青岛登陆,进攻山东解放区。时任山东军区警备四旅八团射击队排长的魏来国,率全排在南泉车站东边的蓝格庄顽强阻击敌人。他的枪法非常准,战斗结束一统计,魏来国共发射135发子弹,打倒了110个敌人。1947年4月,已经成为七十七团四连连长的魏来国,奉命在蒙阴白马关阻击敌人。魏来国指挥全连凭借险要地形,像一颗颗钉子钉在阵地上,寻机准确地打击敌人。这次战斗,魏来国他们连共打退敌人7次冲锋,打死打伤敌人500多名,其中魏来国一人打死打伤敌人92名。
喜讯传到山东军区司令部,许世友司令员十分兴奋,他号召全区开展向魏来国、向四连学习的活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知道后高兴地说:“魏来国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战士有高度的觉悟,精湛的技术,我们的劣势装备就一定能战胜国民党的优势装备,最终取得胜利。”后来,陈毅司令员向毛主席汇报华东野战军的工作时讲到了魏来国在蓝格庄阻击战中,135发子弹打倒110个敌人的事迹。毛主席笑道:“一个人就消灭了敌人一个连,了不起,了不起啊,全军官兵都像魏来国这样,解放战争的时间将大大地缩短。”
和魏来国类似的,还有朝鲜战场上的神枪手张桃芳。这个当时年仅22岁的年轻战士,在上甘岭阻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同时也是现代战争史上狙击敌人的最高记录。
为什么一把很普通的枪到了他们手里就会变得这么神奇,这么威力无穷,令人闻风丧胆?答案很简单:专业——敬业、精业,不断追求更高境界。
业,指的是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专业就是为了自己的“业”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军队有不同的兵种,人在其他团队中也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你所在的位置,就是你的专业。
专业精神包括两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和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专业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娴熟和正确地把工作做好;是遇到问题,不要只坐在一边怨天尤人;是想办法做一些什么事,不管是任何事,来改变现状;是规规矩矩去做,去改善,不等待,也不埋怨。精益求精,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是在完成了别人和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后,永远再多做十分。一百分是本分,一百零五分需要一点天分,一百一十分则是精益求精的高层次的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则体现为敬业和精业。敬业,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敬畏之心。只有怀有敬畏之心,才会全力以赴,才会自动自发,才不会找借口,才会立即行动。精业,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技能永不满足。只有保持永不满足的心态,才会孜孜追求,才会坚持不懈,才能更上一层楼。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人才,员工要敬业,更要精业。这是当今企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
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把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最简单的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是最难办到的;最简单的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最简单的也是最本质的。当你把最简单的做好了,也就敬业了,并且会向精业靠拢,当然你的执行力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完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建筑的,需要先打下稳固的基础,才能建起摩天大楼;从事舞蹈的,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方能作出优美的造型;从事书法的,需要练好方块正楷,才能运笔自如、变化无穷。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过硬的基本功。在军事上,我们常用“训练有素”来形容一支部队的战斗力,而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训练无疑是“训练有素”的一项重要内容。武术界有句名言:“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要想武艺高强,就得功力深厚。否则,功夫不到家,武艺也就无从谈起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