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以国为重求发展,人与事业共成长(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航天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国家至上的爱国精神。航天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国家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他们说:发展航天,“人生能有几回搏!”全力以赴确保飞行成功。他们将热爱祖国、为国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并把它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热爱自己的祖国、建设和保卫自己的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航天事业从来都是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的
航天员工的核心价值观。(:赵军)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科学家钱学森博士自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生活条件、优美的工作环境,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甘愿在艰苦的条件下投身中国航天事业。这正是航天人“以国为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航天人始终把个人的发展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忘我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智慧,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航天发祥地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48年来,依靠全国大协作,在中国导弹、运载火箭研制发展史上创造了12个“第一”,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地地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设计生产队伍开始形成,初步掌握了导弹火箭设计生产的关键技术,导弹火箭设计生产配套体系初步建立。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战略核威慑能力和核打击能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进入太空的能力,宣告了我国开始进入太空时代。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标志着较大直径箭体的火箭开始17
使用。1980年5月18日,我国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次全程试验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圆满成功。表明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和加强。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低温氢氧发动机和发动机二次启动技术,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次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成功搭载微重力装置。中国航天开始了国际间合作。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为亚太公司进行商业发射。长征火箭开始进入世界航天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它由串联式结构改为串联式加捆绑式结构,将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至9200千克,适应了卫星发射市场的需要。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到目前为止,是我国运载火箭系列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首次超过了50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居世界商业发射第二,有效载荷系数居世界第三。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无人试验飞船。它具备了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为18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后续的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事业的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先后有20位院士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
,现有7名院士在此工作
。1978年至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
,国家发明奖16项
,全国科技大会奖50项
,国防科技奖152项
,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奖1380项
,航天部级进步奖1709项
。2001年研究院党委被授予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称号
;2005年研究院被授予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称号
,全国企业文化建设金奖第一名
。在企业中,员工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做到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坚决维护企业利益。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应该是视公司利益为第一的人。任何时候,他绝不会以公司的名义去牟取私利;任何时候,他都会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绝不出卖公司的利益。他不会因为工资的高低而对工作敷衍了事,也不会因为工作任务的沉重而有任何怨言。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在实现公司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首先为公19
司争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你自己争利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