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要说对方没问到的事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本章节与前面的第8章“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说的一方来说,“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如果别人没问就不说,如果别人问了就回答别人所问的内容就可以了。有时候两个人说着说着,说的一方会向听的一方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问听的一方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什么感想,而且这些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和说的一方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的一方不会问及听的一方有关的事是较少的。当你成为一个听者时,请牢记这一点。
如果你想继续听下去,你就必须站在说话方的角度去回答他的问题。如果你从自己的角度去回答,就会导致错误的理解,产生分歧。如果我们以此为基准的话,就会发现,有时对方好像是在问你,但此时你并不用回答。
例如对方说:“上两天,我遇到件......事,你说说看......”
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听者的你一般是没必要回答的。虽然对方叫你“说说看”,但这件事你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无法做出评价。如果要说的话也只不过是你的一些感想,但如果你所想的不是对方所想的,那么谈话的氛围就被破坏了。所以在这种时候,对方并不是真的要你回答他的问话,而只是想得到你的认同。所以为了考虑,你只需稍微停顿一下就可以了。诸如此类的问题,看起来是疑问句的形式,而其实你是不用回答,对方只是在等待你的反应罢了。
听者:是吗,(然后稍微停顿一下)
说者:你说气人吗?
听者:气人,气人。
说者:你说怎么办?(这个问题也没必要回答,因为对方也不是真的要你说怎么办。)
听者:是啊——怎么办呢?(停顿一下)
说者:所以说呀!你说遇到这种事我能不反抗吗?
听者:确实是。
听者的职责就是听。说的一方会一点一点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不满,从而达到释放的目的,这才是作为听者最大的成功。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听力高手而感到自豪的。要让对方满意,并不是替他做点什么就可以的。但是一个听力高手却可以做到。
但是也要请大家注意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和刚才很相似的情况,但这时,你是必须要做出回答的。那是说的一方要问你一些具体的信息时。这是对方想通过你的回答给谈话注入点活力。
说者:你们家也是个大家庭吧。一定也有许多烦恼吧!就像我们家的两个老人,你帮了这个就要得罪那个,我丈夫说让他们去,谁也别管,可那怎么行呢?你们一家共几个人啊?(此时如果你还是说些“是啊”之类的话,那么对方就没办法接着说下去了。对于这些具体的问题要尽量简洁的回答。)
听者:四个人。
说者:那样的话就轻松了。我们家有七个人呢!
听者:那可够呛喔!
说者:是呀。这不,这两天又……就这样,谈话一直继续下去,对方会感谢你听他发了这么多牢骚。
而当说者说“那样的话就轻松了。”时,千万不要去反驳他。因为当一个人心怀理想时,你再怎么反对都是没用的。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家在这种时候是不会去反驳对方的。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只不过想发发牢骚,而在这时去反驳对方,就会使谈话变成争论,你也就放弃了“听”这一角色。
一旦你放弃了“听”这个角色,就意味着你已经陷入了对方说的话里,变得容易感情用事起来。以下就是这样的例子。
听者:哪里,也不轻松。我们家也够呛。
说者:但终归是四个人比较轻松一点。我们家有七个人呢!又有老人,而且孩子和老人的生活不能调和,真让人头痛啊。
听者:可是并不是人少就轻松的。比如你们外出时如果只剩老母亲一个人在家,你难道不担心吗?
这样一来,就偏离了原来要说的内容,双方开始争论“到底哪一家更不容易。”就像前面的对话一样,如果谈话里出现了“但是”之类的转折词,谈话就不会很融洽。
在谈话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听的一方要能判断出每句句子的语法。也就是说你要明白对方说的某些话并不是在问你。就像刚才说者的那句:“那样的话就轻松了。我们家有七个人呢!”这不是句疑问句。所以如果对方并没问你,而你却要回答,这就糟糕了。只要牢记住这一点,就不会让谈话变成争论。
在日常谈话中,被对方问及的问题不会和你有关,而是和他自身有关。因为人们总是会把希望别人听的话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当说的一方问你:“你丈夫工作的公司情况怎么样啊?”也许你会觉得唐突,因为这和刚才的话题毫无关系,而且又不是寒暄语。其实这时候她并不在问你,而是他自己想说一些有关丈夫公司的事。比如,当一个主妇想告诉别人她的丈夫升职了或者被解雇了,通常都会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出话题。
同样,如果有人对你说:“小朋友,你今年该升学了吧?”很多时候他是想说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但一般不会有人去问起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所以,当有人问你:“你丈夫工作的公司情况怎么样啊?”时,你应该回:“马马乎乎,你丈夫呢?”把话头再一次还到对方手中。听的一方应该始终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对方的话照原样重复一遍,这是作为听力高手的诀窍。
说者:你应该也听说了吧。新闻里也谈了,我丈夫工作的公司现在正在裁员呢。幸亏我丈夫好像没在其中,真叫人担心啊!
听者:这确实让人担心。
如果照这样继续说下去的话,说者就要说一些该不该担心之类的话了。但如果听者可以说:“不在其中不是好事吗?你丈夫该不用再担心了。”这样很自然的就结束了谈话。这就是我们日常谈话的一种模式。但是,从客观来说,谁都不能说不用担心,但是之所以说我“不用担心”,就因为它已成为了一种谈话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很高明地去避免话题的深入。这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远或者太近的缘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