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要越俎代疱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们总是想对别人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如果当对方是很亲近的人时,有人就恨不得代替对方去处理事情。但事实上,没有人可以代替别人做任何事。不能代替别人上厕所,不能代替别人吃饭,等等。或者就算可以替别人上厕所,对于那个人本人来说也没有任何益处和帮助。
但是这也是和年龄的增长成反比的。在婴幼儿时期,有许多事是自己不会做或是做不到的。所以父母亲就帮我们做。等到了五岁左右,百分之八,九十的事我们自己都可以完成了。再到了成年以后,一定要父母亲帮忙的事一年也只有几次而己,而且有时候是我们自己要求他们帮助的。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但父母却要他们靠自己解决,或者孩子想自己去解决的,父母却偏要插手,去责怪他们,还硬要教给他们不同的做法,无论出现以上哪一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阻碍。但是父母亲和一些年长的人总是忍不住会这样。而其实孩子们从失败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帮助孩子,关心孩子的确非常重要,但如果关心过头了,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一般在孩子十岁前,家长们总是会教他们,给他们些建议。而十岁以后,当孩子们有不懂的事情要问父母,或当他们因为知识的缺乏而做错事时,父母才会去纠正他们。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孩子,陪孩子们一些玩,或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到了十五岁以后,恐怕已经没有什么事是家长非插手不可的了。对他们的管教依旧要严厉,但随着他们的渐渐懂事,很多事要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经常喜欢插手孩子的事的家长,很多都和他们自身的不安和忧虑有关,比如,夫妻不和,父母亲的生活不安定,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在某些上司对待下属,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中也有这种倾向,上司或者老师自己越是有不安全感,就越容易干涉部下或学生的事。当他们成为一个听者时,这种情况会有所控制。而教育子女,教育部下以及教育学生时,与其总是对他们进行说教,不如听他们说说会更加有效果。所以,要教育,引导别人的人,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安静,稳定下来,虽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事。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优雅的,听话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小要让他学会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就要去看心理医生。而此时心理医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叫做“游戏疗法”。这是一种陪孩子一起玩,和他交朋友的方法。因为陪孩子们玩的是心理医生,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观察他们的玩法来探寻孩子们的思想,愿望,以及造成他们紧张的原因。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就可以掌握孩子成长的方向,如果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玩仍然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但至少可以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忘记刚才的事,恢复孩子的本性,不满情绪也就自然消失了。
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后,家长们就要听听他们的想法。有过心理咨询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心理咨询并不是请别人代替自己做什么事。神仙,佛祖之类的我们就不说了。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多少事是可以让别人代替解决的。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因此,要培养一种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能力,同样,在遇到烦恼和心理问题时,也要培养自己解决的能力。
但是,当一个人在最烦恼的时候,他不可能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别人此时能够帮助他的,就只有安慰了。最好的安慰方法不是先说起对方的烦恼,也不是盲目地提一些建议,而仅仅是倾听对方说的话就可以了。所以说,心理咨询就是听病人讲述自己的烦恼。
一些刚刚成为心理咨询医生的人,也总是会因为太想为病人做点什么,最后反而阻碍病人自己解决问题。而当他成为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家后,正因为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懂得除了听之外什么也不用做。而这才是对病人最有效的治疗,虽然除了听之外什么也没做,但是不可思议的是病人并不会感到心理咨询家什么也没说。因为其实心理咨询家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正是给了病人最大的安慰。倾听是安慰别人最好的方法。
大家如果完全掌握了本书中所写的内容,就可以像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家那样去给人以心灵的慰籍。但是,当你的孩子或家人遇到烦恼时,就算不是心理咨询家,你也会处理得很好。到心理咨询家那里去的病人,烦恼已经积得很深了。心理的疾病和身体的疾病一样,预防是最重要的。要保持家人的心理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玩和听他们讲话。这样可以防止他们有太大的压力。
当你的孩子,家人,好朋友一旦有了什么烦恼,他们就想发牢骚,和别人说说话。如果是孩子的话,就会说“玩吧,玩吧”,如果他这么说了,说明他只是刚刚觉得有压力,或者像“你有没有空听我说说话?”之类的话也是一种暗示。在这种时候就轮到你出场了,这是一个促进你和家人关系的好机会。
也许当你的家人对你说“玩吧?”“听我说说话”的时候,正好是你非常忙的时候,如果你回答:“我现在很忙,过一会儿行吗?”那么孩子一定会很失望。在你身边,对你很重要的人一定很想知道在你心里究竟是工作更重要还是他们更重要。而且有的人虽然前面说过“过一会儿行吗?”但即使工作告一段落了,他们还是不能兑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他们大都觉得工作完成了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把刚才答应过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或者就算记得,却没有行动。至少在孩子和家人的眼里是这样的。
甚至有时候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孩子看到你工作完成了,就再一次求你陪他玩。而你却说:“爸爸(妈妈)刚刚工作完,让我休息一下好吗?”而很少会有家长说:“好,休息好了。一起玩吧!”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明白,孩子们在什么时候请你陪他玩才是最合适的。家人们什么时候请你听他们讲才是最合适的。
人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来考虑事物。可虽然这样,也许又出了一种赎罪的心理,人们总是想替别人做点什么,于是就总要指点指点子女。家人,部下,帮他们做点事,以为这样对他们会很有帮助。但是,有时候你为他们做的并不是他们最希望你做的。也就是说没有帮在关键的地方。如果是物质上的需求别人是可以提供帮助的。而有时孩子并没要你和他玩,可你却要陪他玩,这根本就是无用功。
例如,孩子正玩电子游戏玩得起劲,而你却说:“别玩这个了,我陪你玩别的。”他一定会不理睬你的。所以,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听家人说说话,都要契合他们的时机。这才是你能为他们做的最有用的事。除此以外的所有事,你都不要,也不能越俎代庖。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