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8节 矫揉造作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前段时间,很多电视台热播一部叫什么“蝴蝶”的电视连续剧。剧情具体细节我已经比较模糊,大概是讲民国时期一个戏班子护宝的传奇故事,但其中有一个人物我却记忆犹新——他就是戏班里的旦角——小英子。小英子本是长得很俊俏的小伙子,长期的旦角生涯,使他变成了连平常说话也用拇指顶着中指的“半男女”。
无疑,小英子的角色是很让人翻胃的。原因就是他的言行完全拂逆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生理原态。
生理原态是性别身份的代名词。而性别身份却可以从其他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予以证明。比如声腔,在他人耳里,“一听就是个男人”和“一听就是个女人”,本来就是泾渭分明的。如果一个人的声腔让“听”者出现性别认知上的混乱,那叫什么呢?一言以蔽之:阴阳嘴!
上面提到的小英子,就是所有阴阳嘴的缩影。有太多的事实证明,操着阴阳嘴说话的大多数是出在男性身上。比如愣是奶油小生似的向人娇滴滴地作嗔,或像小鸟依人欲博人怜惜;比如有话不好好说,非得装模作样地作嗔作嗲……如果男人操着奶油嘴登场作“秀”,那就更让人跌破眼镜了。一般人都比较喜欢有真正实力的电视“名嘴”。但也有些娱乐栏目的所谓“名嘴”,其实并不是靠实力出名,而是靠镜头上阴阳怪气、嗲声嗲气的打情骂俏而扬名。娱乐节目的目的是为了取乐观众,如果让观众在这种“乐”中感受阴阳嘴的低俗,我看这种娱乐不办也罢!
然而更有说服力的真义应该是:阴阳嘴做秀属于语言游戏;而语言游戏却不属于阴阳嘴做秀!
无怪乎现实生活当中那些君子、绅士的脸谱正在渐渐地褪去其庄重。这让我联想起为什么近几年一些引进版电视剧纷纷招来一些港腔港调的阴阳嘴来配音——因为阴阳嘴从表象上能让太多的精神荒芜者从中得到些许的抚慰。比如2003年引进的韩国“马拉松”电视剧《看了又看》,剧中的配音就“嗲”得让观众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仍有更多的人在电视机前咧着嘴大呼开心。真不知这是当今语言风潮的倒退还是进步?
电视剧配音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同样如此。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但并不是每一条彩链都值得我们去追逐。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自由和言论自由,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支持一种被假象包裹着的虚伪灵魂存在的理由。前面谈及的配音演员所做的“秀”实际上就是虚伪,一种吸引无聊者眼球的虚伪。虽然他们的虚伪是他们的个人行为,但他们是媒介的公众人物,他们“秀”出了多少和他们一样不阴不阳的嘴,这还有必要拿数据吗?现实生活中,我们稍微放大些瞳孔,便不会鲜见有话不好好说,在他人面前非得装腔作势不可的阴阳嘴。这种人患“阴阳嘴”症,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缺乏好好说话的内蕴底气。阴阳嘴既可以遮盖内心的空虚,又可以为自己与他人沟通壮壮胆,何乐而不为?殊不知这么一表现,冷不丁却把自己浅薄的一面自暴无余了。就拿我在十年前结识的一个姓袁的助手来比喻,此君人不坏,就是说起话来女人气十足,每逢和客户打交道,那一嗓子的阴阳嘴可谓绝了顶:陈糠烂谷的迎言送语直把对方“宠”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对方要是女性,他更是笑容可掬,直嗲得对方心惊肉跳,恨不能立马夺门而逃。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礼貌。可是客户却多次向我反映,他们根本就受不了这等超常礼遇。无奈,我只好请他另谋高就。
更有一种内心无实,愣要装出一副颇有深度状的阴阳嘴——那就要人呕吐不止了。《沙家浜》“智斗”中刁德一拿出一根烟问阿庆嫂“请抽烟”那一幕就是例证。只一句不阴不阳的话,配上那张“瓜条”的嘴脸,一副流氓、奸诈相尽显无遗。在这副嘴脸里,人们不但可以看到困兽犹斗时的凄冽,更可以感受到当一个男人把“阴阳”二字放在嘴里嚼时,是多么像煮鹤烹琴!
矫揉造作、故做激情——这是阴阳嘴者在人前惯用的伎俩。在这种伎俩里,人们所能体验到的正常话少得可怜,反倒是非正常的作、假、空、“秀”大行其道。基于此,阴阳嘴当属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之第八大坏嘴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