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六章 用人之道 盘活人力财富(10)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然而,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他选择单位无非是基于以下几种追求,薪金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事业上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一个健康的竞争渠道。天狮在这些方面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天狮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是很明确的,就是围绕“以人为本”这个大概念做文章的,天狮的“知本、制本、情本”都是围绕“人本”做文章的,在这里,你真正能体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而当员工的想法与公司的理念相一致时,会迸发出最大的效能。
近年来,天狮的员工流动率仅为5%,大大低于同行业20%以上的流动率。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高科技人才不断走进天狮的大门。
要知道,认识人才是为了使用人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安排,扬长避短。(2)不拘小节,敢于用人。(4)不拘一格选人才。(5)要善于使用那些才能超过自己的人。(6)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脑袋投入”模式
市场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但科技要人去掌握,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人才是推动财富增长的第一动力。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一人决策”不是件坏事。但公司做大了,再能干的人也无法事必躬亲。人才当然要用,如何取舍,标准的背后是观念。
万向总裁鲁冠球深深懂得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引进技术人才,求贤若渴的他以优厚的待遇从全国各地商调工程师和技术员。
鲁冠球认为一个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靠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按经济规律办事。
将利益原则和效益原则相结合,这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所在。如何把利益和效益原则结合起来呢?他创立了一个“两袋投入”的概念,就是抓职工的“脑袋投入”和“口袋投入”。“脑袋投入”就是不断对职工进行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使职工明确方向,树立信心,一心为集体、为企业、为国家,也是为个人出力;“口袋投入”,这是基础,即通过联利计酬的方式让职工感到,只有国家多收,集体多留,职工才能多得。就这样,“口袋投入”升华到爱国家、爱集体的“脑袋投入”,把“两袋投入”很好地结合起来。
鲁冠球深深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但科技要人去掌握,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能发财,就能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尤其是乡镇企业,本来就是先天不足,因而他就下定决心,争取得到人才。求贤若渴的鲁冠球,向省长、上级领导要求,分配几个大学生来,同时他又通过新闻媒介,向外宣布:以优厚的待遇从全国各地商调工程师和技术员,愿付出一定的“培养费”,向各大专院校争取分配大学生。同时他又在本厂、本乡、本市(县)甚至越出市(县)界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进厂,送厂内职工进高等院校代培。他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方招收、培养了一大批大专生。同时,他又向专家。教授发出聘书,组织一个厂外的专家顾问团定期请来厂里向他们咨询请教。著名管理专家、浙江大学王爱民教授,是他的长期顾问。
他对发挥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视。他说:对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就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到他们厂工作的技术人员在物质待遇上真算得上是“一流”的,其工资都在原基础上向上加两级,奖金少的几百元,高的上千元以上,厂里把这些人的户口都落在县城。在使用上更是一尊重,二放手,让他们在技术方面自主负责。有的技术人员说:“我们遇上了懂得知识价值的厂长。”进厂来的大学生,个个都非常安心,尽心尽责,发挥自己的才能。鲁冠球又把省里奖给他的一台彩色电视机,搬进大学生宿舍,让他们使用。他说:只要厂里有了尽心尽责的科技人才,不怕厂里不发财。目前他们厂里已积聚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60余人,中专以上职高毕业生200多人,高中生2000余人。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他又想出了企业里要造就一大批企业家的想法。他在厂内分小核算单位,对各车间、分厂实行独立核算,建立厂内银行,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厂内,把厂内原来工人向仓库、向上道工序的领用制,一律改为买卖制,使人人讲究经济核算,同时,对各分厂实行承包经济责任制。在承包合同签字会上,他宣布:“凡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生活提高,对国家有贡献的事,你们都有权去干,自主地去闯。凡是企业有的自主权,你们都拥有,凡是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都可来集团总公司找我。”这样,他对各分厂大胆放权,让他们去闯,去发挥他们自己己的才能。
他说:“我对下面各分厂,只管两头:一头是管投入,一头是管效果,中间过程我不管,由他们自己作主。”就这样,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大家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万向的员工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鲁冠球。
别出心裁,善用外行
企业的物质生产、资金运用都有潜力可挖,人更是这样。
外行能在企业内干好主要是挖掘潜力。企业的物质生产、资金运用都有潜力可挖,人更是这样。外行的潜力往往不被人所重视,但他的长处正是很多内行所缺少的。而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效率的提高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