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诚心和气家有真佛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诚心和气家有真佛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奂。
真佛:真正的佛,此当信仰。
真道:真正的道,道,真理。
愉色:脸上所出现的快乐的面色,据《礼记•祭义》篇:“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言。”
形骸两释:形骸指肉体,释,消除。形骸两释指人我之间没有身体外形的对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意气交流:彼此的意态和气概互相了解互相影响。
调息观心:佛道两教都把静坐和坐禅称为调息,是取静坐和坐禅调理呼吸,保持内部机体运转自如的意思。观心是观察自己行为,也就是反省自己。
任何家庭中应该有一种真诚的信仰,日常生活遵循正确原则,这样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温和愉快,使父母兄弟之间相处得很和睦融洽,这比用静坐省察自己身心还要好上千万倍。
齐家如此,治国亦如此。从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弱来说,在于人民的戮力同心、众志成城。众志成城则无惧。有一次,滕文公问孟子:“我们滕国是一个小国,又处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我们依附哪一个好呢?”孟子回答说:“你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如果你硬要我说,我只能告诉你,挖深护城河,加固城墙,和你的百姓一道来保卫你的国家。如果你的百姓宁死也不肯离开,那你就谁也不用依附了。”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都是古训。儒家历来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伦理思想。
佛法的原点、秘诀是什么?佛法是佛陀释迦牟尼所说的法,答案自然与释氏有关。虽然如此但切不可把释氏只当成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人。释氏是一个象征,只要悟了道,谁都是释迦牟尼。从自身、现在起就成为释迦牟尼,当仁不让于师,这便是佛诀。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超脱自己,怎样贤胜于师。自古以来佛家认为有“八相示现”,释迦牟尼为了普渡众生在这个世上现了八种形相。首先是降兜率,即从天上降到地上;然后是入胎(进入母亲胎内);出胎即出世;出家,长大成人出家为僧成为沙门;降魔,降伏自身的恶魔;成道,即悟道;转法轮即转动法的巨轮,向世人说法。最后是入灭,进入涅槃,你现在处于什么相之中,又如何出于本相呢?请仔细观察一番。这也是古公案之一呀!不可不参。
攻勿太严教勿太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攻:攻击、指责。
毋:不、无。
恶:指缺点、过错、隐私。
堪受:能否接受。
当责备别人的缺点时不可太严厉,要考虑到他人是否能承受;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要求太高,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生活中每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和过失。与朋友、同事相交时,不仅要在他们有了过失时批评并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防患于未然。首先要经常开导对方辨明是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劝导对方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不要欺骗他人,不要欺负弱者。还要清楚自己开导对方是为了帮助对方明白事理,要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有关这些事的害处和后果,让对方能接受。另外,如果发现对方有可能误入歧途,走上邪道,要及时提醒教育他,给对方举例说出误入歧途和走上邪道的严重后果,让对方迷途知返,当然,语气心地要诚恳,能让对方更易接受。相信只要你态度真诚,心怀诚恳,每个人都会接受你的劝告和开导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