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正视心灵的飘泊与自由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正视心灵的飘泊与自由
「风吹屋檐瓦,瓦坠破我头;我不恨此瓦,此瓦不自由。」
--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人之所以会渴望自由,皆是因为在现实的世界当中,大部分的人都不自由的缘故。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是人生第一层的痛苦,现代人都是在现实自然生命中纷驰,寻找刺激,这个「纷驰」也使得人既不自由,又不自在。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可称之为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共荣,所谓「天人合一」是也。人,生存在天地之间,生活在自然之中,总是希望能够安身立命、自由自在,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是佛家所说「心得自在」的哲学意境。
孤独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个漂泊的灵魂;走入社会时,又会发现拥抱的却是寂寞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我们最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因为此时的自己是最自由的。
在现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能够贴近自己灵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试图解脱世俗枷锁的冒险历程中,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又冀望追求认同。然而,人世的无常、生命的飘浮,总是在不断的追逐过程中,放下一道道的栅栏,于是,有人在栅栏边徘徊;有人则经过不断的努力,跳过了重重的难关,开启了自己的另一个新天地。
或许,有人会说:「漂泊是人类的宿命。」但自由不等于漂泊,漂泊也不属于自由,有人浪迹天涯、漂泊一生,却依然没有拥有真正的自由。人的生活愈自由,心灵反而越不自由。
身体的自由并不代表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应在自己漂泊的生命里,寻找到自由的国度。而漂泊的身躯也需要有自由的灵魂,因为,身体的捆绑并不能限制住灵魂的出口。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漂泊的生命里,寻找自由的国度。
然而,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最狭隘的,也是人的心灵,最美好的,是人的心灵;最丑恶的,也是人的心灵。是故,人的心灵历经了丰富与复杂、欢乐与苦难、升华与坠落交织的历程。
「自由自在」的意义绝不是自由主义者心目中的自由,因为,它虽然带有为所欲为的功效,可是,却遵守自由的规范,那就是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一个人能够达到「从心所欲」的表现,却不违反规范,那才是真正的,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境地。
如果,心灵没有宁静,那么,就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
人生若没有自由,心灵当然也不会自在,人们即使厌倦了任何的学问,也还必须保留一门学问,那就是--心灵的学问。
事实上,每个人都犹如大海里的小舟,与时浮沉、随波逐流,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飘泊,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一生,永远都在追寻一种安定--生活的安定、生命的安定和心灵的安定。
虽然有人的血液里有着流浪及不安定的因子,总是从这里飘流到那里,再从那里飘回到这里,像极了一缕不甘寂寞的灵魂。
但其实,「流浪」,并不表示他们不在乎生命的流向,而是,对生命充满了热情,因为,清楚自己的路途和方向,所以,拼命的追求生命中的「感动」。
在这个快速而功利的社会里,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的感动和热情。
有的人,看起来好象到处飘泊,但是,他的内心却很笃定;有的人,表面上很安定,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飘泊与安定不是写在生活里,而是刻在心版上。
有人喜欢终日飘泊,有人喜欢安定随喜,也许,有人喜欢两种兼而有之。但不管是飘泊或安定,命运有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不管命运给予我们的,是一份飘泊,还是安定,只要每一天我们都不曾停止努力,也不曾放弃对自己的期望,能够肯定自己、满意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你想要哪一种自由,最终,心灵的自由,才是生命的真正自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