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重新拥抱生命的真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要小看了其貌不扬的人
"船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善御。"
换句话说,平常不为人发现的才能和实力,在面临非常事态时,自然而然会显露出来,就好像是船翻覆之后,才知道谁会游泳;马狂奔时,才知道谁的马术高明。
在日常业务平凡和反复中,我们很难知道每天见面的同事具有什么样特殊的本领,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外国访客,我们才知道某人的外语能力不错;直到击退了强盗,才知道身旁矮小的同事,竟是空手道的高手,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其貌不扬的人。
"高估别人永远比低估对方高明得多。"
也就是不要太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别人,对于那些比我们高明的人我们佩服他,而那些比我们差的人,我们也不能小看了,很多有实力的人或是有才华的人,不一定就是锋芒毕露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人们无法根据书的封面,来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人亦然,对那些曾经不被看好,却突然红了的人,或是忍受多年不平等待遇的人,有一天却平步青云了,我们都不能把"他"视为运气,因为,好运是不会给没有实力的人,幸运,也不会凭空而降。
大部分的人,都有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这是一种人性。若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事情,欣赏别人的才华,学习别人的优点,看重别人的努力,也是美事一桩。
对于那些大隐于市的人或深藏不露的人,要保有一份尊敬胸襟。
因为,低估别人是不智的行为。
心灵的觉醒
"没有饱满的心灵,路是走不长的。"
繁忙而耗竭的心灵,必须寻求补给,有了智慧的润泽和开脱,才能让心灵觉醒,而生命要有所安顿,就是别让心灵窒息。
生命有时是比我们想像得更微妙,而且更复杂。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必然曾发生一些永难磨灭的事件。人生要好,就得在样样事上取得平衡,知道何时该关切与自己有关的事,而何时应淡然。
泅泳于智慧的瀚海,是一种清凉的喜悦。然而,现代人受到各种声光色相的刺激,往往纸醉金迷于繁华世界,而不可自拔。
人若在一种宽松但清醒的前提下,能敏锐觉察出每个起心动念,那么各种负面的情绪反应,就不会如往常一般强烈了,就能够以较快的速度看清问题的真相,并且放下。
这个社会总是要求人们应该愈来愈好,愈来愈优越,以至于人们脱离真正的自己也越来越远。
想要彻底的解脱和自由,我们必须观察每个不安全、怕受伤害的情绪以及因之而起的思维,我们必须更深入的探究自己的恐惧是什么?勇敢地去逼视那恐惧的画面,直到看清楚了、不怕为止。
重新拥抱生命的真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一个恒常的,可以肯定生命自我的心灵世界。
两千多年来,中国先圣、先贤、哲人,试图从人生各个层面去洞悉生命的本质,与人生价值的终极意义。
因为,人除了官能的欲求外,还有对生命的追求。
人活着,不能总是依靠着别人的肯定和掌声来过日子。有人终其一生,为的就是别人对他的肯定。你将会发现,安顿自己的生命,比去开创一个事业还更需要想像力和开创性,安顿我们的身心,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不管你是谁,你若无法充分的安顿自己,你会发现,你总是在迷失中过日子,你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其实,你勿须用太多的心力去猜测别人是否喜欢你,与其患得患失陷入别人是否喜欢你的陷阱里,不如花点力气来提升自己,当你是那么热切的希望别人支持与肯定时,心里的起伏就随着外在而改变,你总是需要别人的保证,这个时候,何不退回到自我,让内心的厚实与自得来对抗外在的恐惧。
我认为,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生命花点心思去照顾、去安顿,即使外在多么成功的你,结果会发现,除了时间无从排遣外,自己会更加的寂寞和空虚,面对自己将不再有热情、有活力。
重新拥抱生命的真,就要从安顿自己的心灵开始。
成功的时间表
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很多成功的书籍也都强调成名要趁早,例如,如何在三十五岁成功,如何在四十岁成功,都是在强调年龄,似乎,超过了四十岁,成功或成名的快乐,也就没有年少得志,这么过瘾了。
而大人物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崭露头角前,总比一般人,花更多的时间。不过,只要坚持得够久,生命总是有所回馈,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功成名就,大概就如张爱玲所说的,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牛顿曾说:"天才是长久的耐苦。"也就是说,各行各业的天才莫不是如此,世上绝无仅凭天份,就能出类拔萃的人物,所以,大人物的形成,也需要时间的养成,快速的成功,反而带来快速的折旧。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时间表,成功来得早不是坏事,若未能好好经营,可能去得也快,而成功来得晚,也勿须嗟叹,因为终究还是来了。
怕的是,终其一生,成功始终未曾露面。
镜子
外在的世界反映出你内在的真实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你最爱的人以及最恨的人,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你最厌恶的人、事物也就是你最讨厌你自己的那一点,而你最喜爱的也就是你最希望自己具备的。
"心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尘世懵懂,浮尘所染而面目全非。"证严法师认为,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心随境转,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人和世界的关系就如同一面镜子,当你抚平敌对的情绪时,你的旧创也能自然的痊愈,所谓:"了解一切,就会宽容一切。"而镜子是用来鉴照物体影像的,但必须镜、物相离,方能清澈映照。如物体贴镜或尘封镜面,即使是明镜清影,亦难映照境物。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同理心,我们愈了解人性,就愈能了解别人所犯的错误,倘若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去看待自己的伤痛,就会明白很多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有关联的,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回报你。
如果我们仔细的回想,在我们生命中,经历最艰难的环境,碰到最难缠的人,总是让你学到最多,生活中的逆境,时常带给我们更深远的影响,我们和这个世界的感应就如同一面镜子,我们的内心反应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而你的生活就是心灵的缩影。
远离"负面"的朋友
有的朋友带给你快乐,有的朋友带给你伤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