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一种唾手可得的幸福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寻找自己的密码
人生是奥秘的,因为,这个世界充满密码。
"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前进时,偶尔会听到属于自己的遥远的鼓声--就是这种节奏,这种仅仅对我一个人有意义的节奏,激励我迈开步伐,迎上前去。"这就是属于个人的密码,一个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密码。
所以,你必须自己去体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密码。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奏、密码,而这个节奏、密码,是不是就代表了这个生命的奥秘?
"生命是一段旅程,不是一个家;是一条道路,不是一座栖留的城市;所有的享受与幸福不过是生命路旁的逆旅,给我们稍为休憩,以增添精力到达终点。"
如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密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那么请您仔细倾听,这生命给了你什么样的密码或节奏?
对挫折微笑,对困境感谢
真正有价值的人,是在逆境中含笑的人。
人生,一如长途旅行,停停走走,在这一场耐力赛程里,旅途过客,不断擦肩而过,亲友伴侣,也不是唯一真心不变的,唯有自己,相信自己,便有奇迹。
"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你才是自己的主宰,不要交付在别人手上,包括神佛的手上,自己不努力,即使是古佛、今佛、未来佛同时在世,也帮不了你的忙。"
困境也是创作的来源。因为,困境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处逆境时,须用开拓法;处顺境时,要用收敛法。"而"困境"其实只是一种心情,端看您如何抽丝剥茧,磨难和困境,会让生命的太阳更加炽热。
口足画家谢坤山没有了手,却成为一个知名画家;名作家杏林子全身肌肉萎缩,痛对她来说,可以分为痛、小痛、大痛、狂痛,她必须和肉体的残障搏斗,可是,她说:"从来不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拥有了什么,身体的捆绑和限制,并不能限制灵魂的无限性,因为这些限制,反而激发出更大的能量。"
在困境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是你认为对你的前途有帮助,而且在人生的经营上有助益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因为没试过的人生又怎会知道结局呢?
女画家梁丹丰,豁达的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面对困境,反而使她更坚强,她说:"不要为逆境所败",在逆境里,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往上爬,别再往下坠,人的本领往往从艰难中锻练出来。
因为,困难往往不如你想像的那样不可排除。
别为小事"生气"
生气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习惯,是对挫折、被侵犯以及不合理对待的反应。
没有人愿意生气,但是,还是会经常为小事而生气。在盛气中,人们便会容易做出没有经过审慎判断的事。
人之所以会生气,主要是外在环境的刺激,除非是圣人,否则,一般平凡人皆会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人或环境而生气,能够在生气时自省或是生完气觉察的人,就已经不容易了。
喜欢生气、为小事抓狂的人,总是让别人有机可乘。生气当然不会是件好事,至少对健康就是不利的因素,若能训练自己,在生活中减少对外在环境的过度反应,也许,有助于内心的平和。
人们喜欢为了一些鸡毛蒜皮不重要的事物,争执不休,徒然浪费许多有限的生命,而一无是处。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斗讼、诈欺、迫害,都是浪费精力又无意义的事情。
佛经云:愤怒是"无明火",而《圣经·新约》则说:"当人在愤怒时,都是疯狂的"。
有些人,总是喜欢无所不用其极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而我们也总是被别人所影响,一般人的情感比较脆弱、容易生气,和别人争执也多,大部分的人皆属于平凡人,所以,都有生气的经验。
如果生气是一种习惯,那么不生气也是一种习惯。
一个人在发怒时,总是气势汹汹如临大敌似的,我觉得与其选择抑制怒气,不如选择对外在环境有免疫力,不要轻易陷入生气的陷阱中。
让不生气也成为一种习惯。
心灵的自由
有一种景象,比海洋要广阔,那是天空;有一种景象,比天空还要广阔,那是心灵。
"创作往往是自由心灵的产物,对于自由的心灵,不能豢养,只能礼遇。"
人活着,就是因为有梦想、有愿望,那是我们灵魂的需求,也是我们对幸福的需求。
过度重视有形的财富,反而造成心灵的贫穷。人类对心灵失去兴趣,便意味着对人类自身失去了兴趣。然而最广阔的,却是人的心灵;最狭隘的,也是人的心灵;最美好的,是人的心灵;最丑恶的,也是人的心灵;最纯洁的,是人的心灵;最邪恶的,也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历经了一个既丰富又复杂的历程,这是一个欢乐与苦难、升华与堕落交织的历程。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在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可称之为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共荣;同时也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存在天地之间,生活在自然之中,总是希望能安身立命,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是佛家所说"心得自在"的哲学意境。
"自由自在"的意义绝不是自由主义者心目中的"自由",因为它虽然带有为所欲为的功效,可是却遵守它的规范,那就是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一个人能够达到"从心所欲"的表现,却不违反规范,那才是真的达到自由自在之境。
如果心灵没有宁静,那么就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人生若没有自由,心灵当然也不会自在。
人们即使厌倦了任何的学问,也还必须保留一门学问,那就是心灵的学问。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