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复习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学而时习之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学不习,学习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只有复习,才能让你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同时,复习是对旧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归纳、总结,能够让你对旧知识有更深刻、更新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
及时、科学地进行复习
《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说,学习然后找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这里强调的就是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可见早在孔子那个时代,古人即已认识到:学与习是两回事。所谓学习,“学”是指接受新知识,“习”就是指要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归纳、总结和记忆已学过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不习,学习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就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还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就只有28%了。所以,人们通过一学再学来刺激记忆,巩固记忆,让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致被很快遗忘,或者被遗忘太多,甚至永不忘记,这就是初学之后的再次学习、重复学习,就是复习。凡是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都对及时科学地复习有深切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同一间教室里的同学为什么会在学习成绩上拉开档次的一个原因。
而且,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由新变旧的知识进行巩固,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个复习的过程,不仅仅让人只是被动而简单地巩固记忆,还能从再学习中,经二次,甚至三次、多次地反复学习,获得第一次、第二次即前面的复习中未曾学到或者未理解、理解不深的新知识。这便是“温故而知新”。温,就是复习,故,就是已经学过的。温习旧的而获得新的知识。一些记性好的同学,就是因为能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正是遵循这样的学习规律,我们在中学时,一方面,要学;另一方面,也要习。有一位高考状元甚至认为,学习成绩高下的环节,往往就在复习质量的好坏。他个人是将课余时间的7/10,都投入了复习。
可见,复习是我们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高考状元的现身说法:
山东理科第一名于凡说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复习与初习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初习不能进步,不复习不能巩固。对于理科综合,主要是分开复习,各个击破。物理复习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定律和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而化学的复习则多翻看课本,对于推断能力要求得比较强。生物复习则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同时通过报纸、杂志补充了很多前沿的内容。
湖南理科第一名肖喆说 :学习语文时,我的复习是分块进行的,如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言文等几个知识块,学完一个知识块,复习一遍,就放一放,再复习其他知识块,过一阵子再回过头去复习一下原来复习过的知识块,不断加深印象,刺激记忆。
江苏理科第一名张璇说 :我的复习是非常有计划性的,怎样复习,哪天,用多少时间复习哪门科目,什么部分,都有细化。根据我的经验,每天可以安排两门,每门以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复习为好。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