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托拉全神贯注地收听三辆探险车彼此间进行的无线电谈话,因此当报警汽笛刚响起时她不能马上肯定飞船哪个部门不正常,她惊跳起来。
  “所有的中和器都在空转!”从内部通信机里传来的惊呼压倒了汽笛声。
  “怎么办呢?”托拉反问。
  接着她想起此人不懂她的语言,便用英语重复了这个问题。
  “我正想问您呢!”工程师喊道,他的声音听上去激动而不耐烦。他已习惯于罗丹的飞快反应,所以对这个阿尔孔女人惊慌失措的迟钝很不满。
  “屏蔽场怎么了?”
  “仍然完好无损。中和器护板已完全失灵,但我可以用发动机控制飞船。”
  汽笛停止号叫。当重又恢复平静时,托拉的惊恐不安缓和了一些。
  托拉同测向部联系,“您能看出什么吗?”
  “不能。屏幕上已变得漆黑一片。”
  托拉打开中心的大全景屏幕,从前它呈现出一片灰色,现在它是漆黑一片,一无所有。
  托拉急忙跑到接收机那边去。几分钟前她还用它收听到那三辆履带车的谈话。她并没有关掉它,可是它已不起作用,连轻微的干扰杂音都没有。
  托拉明白,这儿正在发生她还从未经历过的事。她真希望佩利 罗丹回来,以便能给她出主意,同时她又诅咒他,因为他竟敢把她同这艘巨型飞船单独留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上。
  她的头一个反应就是必须有人出去看看,必须知道外面的情况。然而,没有人会愿意出去,而她不能为此责怪什么人。
  内部通信机来了报告:“外面充满发光的幻影,夫人!”
  “千里眼”千遇右柳的脸出现在小荧屏上。
  托拉点点头。她想起雷金纳德·布尔在几个小时前曾用粉碎器射击一个发光生物的事。“星尘2号”拥有一系列其他的武器。也许其中有一种能起作用。
  “请您到中心来,千遇!”托拉命令日本人。
  千遇点点头,关掉电话线路。
  托拉指示作战司令部让脉冲发射器和中子投掷器做好射击准备。当千遇走进中心时,正收到答复。
  “您能清楚地看出热脉冲发射器的弹道,”托拉向他指示道,“作战司令部将在几秒钟后开火。我想请您告诉我,我们取得什么战果。”
  千遇右柳站好位置。在他自己挑选的一个位置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中心的墙壁。不知道日本人的特异功能的人会以为他正在对一个重大问题苦思冥想。
  “开火!”托拉下令。
  她注视着千遇。
  他盯着墙壁有数分钟之久。托拉看到他额上的汗珠。她想问他,但她知道打断他的注意力是不妥的。
  他突然向前倒下。
  “停止!”他气喘吁吁地说,“立刻停止!”
  “停火!”托拉做出反应。
  千遇倒在一把沙发上。他的呼吸短促,以致他需要一段时间才说出第一句话。
  “它们吞食——一切。热射线渗入它们的躯体,但不能穿透。发出的光更亮了,看上去好像它们把发射的能量都吞进体内。
  千遇不知道托拉所知道的——布尔在数小时前曾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
  她考虑是否要用中子放射器进行第二次试验。中子是微粒子,不是这种意义的能量。也许……
  “注意!”千遇喊道,“它们靠近了!”
  托拉一筹莫展。
  “它们在干什么?”她紧张地问。紧接着她自己就知道了。
  飞船猛地一动,托拉跌倒在地。当她想站起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重量至少增加了两倍。
  千遇倒在沙发椅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墙。
  “现在它们离得很近了,”他气喘吁吁,“它们坐在外墙上。”
  一个声音从内部通信机中喊道:“传动装置只有百分之七十在运转!飞船内部的中和场减弱了!”
  那是工程师,这一次从他的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更多是害怕而不是不耐烦。
  托拉站起来,吃力地走到传声器前。
  “设法起飞!”她低声说。
  加压使她的身体好像塞进一件很小的盔甲中,她呼吸困难。
  “由您负责,夫人!”工程师答道。
  当工程师在技术调度中心接管对飞船的控制时,控制板上的灯光开始闪烁。托拉盯着灯光,好像她以前还从未见过,等待着令人宽心的绿色起飞信号。
  它来了。控制板上的灯亮了一秒、两秒、三秒,然后又熄灭了,飞船一动不动。
  托拉叫起来,含混不清,惊恐万分。
  “传动装置失灵了!”工程师报告,他恢复了平静。
  千遇右柳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它们变得巨大,巨大……”
  “可我们得做些什么!”托拉喊道。
  她向千遇走近一步。
  此刻好像又发生了什么事,把她向前拉,在短短几分钟内她第二次摔倒了。她摔得很重。她有点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向千遇看去。她站起来,发现她身上的重量消失了,又恢复了她正常的体重。
  日本人微笑。“它们走了,夫人,”他平静地说,“突然消失了。”
  托拉环顾左右,好像在中心某处寻找这一奇迹的原因。
  她的目光落到结构探测器示波仪屏幕上。那个无名者传送的调制正弦波在屏幕上一动不动地发光。罗丹是为了他的缘故进行这次冒险飞行的。
  她机械地看着表。传送像通常一样准时。

  罗丹决定中止探险,返回“星尘2号”,他已让车子启动,拐了个“之”字形的弯。这时德灵豪斯在他背后惊呼起来:“它们又来了!”
  “……致罗丹。‘星尘2号’致罗丹司令!”
  那是托拉的声音,罗丹想不起曾在什么时候听到她如此气喘吁吁。他不耐烦地一把拉过受话器,“我是罗丹,你们怎么啦?”
  回答出现的杂音既可能是松一口气,也可能是大气干扰。
  “我们曾受到袭击,”托拉说。她就前几分钟发生的事件做了杂乱无章而详尽的报告。
  罗丹弄明白后,他打断了她的话。
  “您能起飞吗?”他问。
  “现在可以。”
  “您起飞,并在接到我的消息前保持安全的高度,就两千公里吧。我不相信这些发光幻像敢升得这么高。”
  “好。可这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在一个深谷里,如果我们知道,定居在这儿的是一群什么发光幻像,我就想请您率领‘星尘2号’降落到这里。我把坐标给您。”
  托拉似乎心事重重,但罗丹没有理会。
  “请您不断与我们保持联系!”他关照她。
  罗丹对差一点儿使“星尘2号”遭难的那次意外事件有他自己的想法。为什么那些发光生物突然撤离飞船,对此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除非是用它们的撤退同无名者的传送在时间上的巧合来解释。
  有什么关系吗?无名者用来传送的能量形式是否就是几个小时以来尼森少校正在寻找的那一种?
  克雷斯特说话了,“罗丹,在这种情况下——您真想闯过去吗?”
  “我是想这样!”罗丹肯定地说,“我们周围几乎没有屏蔽场,也就是没有什么能引起发光生物胃口的东西。”
  他确信没有人会觉察到他在说谎。发光生物吞食了红外线探照灯的低能量,因此可以估计,它们会对一个强烈的引力中和场更感兴趣。但罗丹想了一个办法。
  “车队前进!”他干巴巴地命令。
  他的车子又走在前面,以缓缓的速度逼近成千上万一直在深谷的黑暗中手舞足蹈的发光生物。
  罗丹关掉了探照灯,他可以根据发光的形象辨认方向。
  “我们后面的球在干什么?”他问布尔。
  “它在这段时间里干什么?”布尔答道,“跳舞,晃悠。”
  之后,罗丹的车子抵达发光生物的最前列,从这时起罗丹除了他正面临的问题外就没有时间考虑其他问题了。
  那些发光生物起先没有理会这几辆车子。它们彼此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车子可以畅行无阻地从它们中间穿过。
  “你瞧,怎么样!”布尔惊奇地说,“它们还是那么糟。”
  罗丹让摄像机录像部分旋转。他们此时已深入到方阵之内,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已看不到空旷的场地。在他们前面、旁边和后面,到处都有不可思议的能量生物的亮光在晃动。
  罗丹知道,不受阻挠地驶过发光生物行列,这种运气他们不会再保持很久。
  “能看到头吗?”布尔问。
  “不,还看不到。”
  20分钟后,车子前的阵势仍然像它们闯进方阵时一样。这个深谷面积非常大,整个谷底似乎满是发光生物。
  罗丹思忖它们为什么偏偏挑选这个地方而不是别的地方作为聚会地点。这儿有什么吸引它们的东西吗?或者它们已形成习惯,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聚会?
  罗丹认为通过这群发光的生物并不是最主要的。他主要是想做一次试验,他相信有办法防止这次试验使他和他的人陷入危险。
  自从试验开始以来,车子已经行驶了约18公里。如果在相当平坦的土地上,他们行驶会快得多。
  罗丹首先发觉,那些发光的雾霭突然不再像几分钟前那样相隔甚远,必须使劲地操纵方向盘才能在它们之间穿过而不发生冲撞。
  “所有大炮都做好射击准备!”罗丹命令。
  人们听到克雷斯特大口喘气,“您想打什么?不会是打这些能量生物吧?”
  “是打它们。你们都好好听着。我们集中炮火——氧气桶暂时除外——对准与克雷斯特的车子约处于同样高度、在我们车辆横队以西200米的一点。我下开火的命令。谁也不要提前射击!”
  他并不打算做出特别神秘的样子,但已没有时间发表长篇大论了。发光生物几乎联合在一起了,罗丹可以想像片刻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田中成行晕了过去,他的脑子已受不了了。
  罗丹别无选择,他前面的方阵是统一的,如果他想继续往前走,就必须穿过那些生物在他前面形成的光幕。
  他没有迟疑。他认为发光生物的真正躯体属于更高一层的空间,看到的光是它们发射的,不会损害车子。
  “安妮,你操纵发电机!”
  罗丹不得不重复他的命令,以便把安妮·斯隆从她的沉思中唤醒。
  “不要怕,姑娘!”当他看到她脸色惨白时对她微微一笑。
  车子猛地一撞,停下来了。不是因为有人使它停下,而是因为发动机已不能使车子继续向前走动。
  “安妮,加大功率!”罗丹气喘吁吁地说。
  他原来想像的效应要弱一些。他知道发光生物已开始在车子的中和场上满足它们的食欲。它们的贪吃令人吃惊,车内的引力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到很高的值。
  他以沉重如铅的手臂拿起麦克风,喊道:“所有大炮都开火!”
  德灵豪斯接通电流,粉碎炮强有力的高能射线使车身振动了几秒钟。中子放射器带着轻微的嗡嗡声工作,热脉冲武器以其低沉的营营声加入这场音乐会。
  罗丹从荧屏上可以看出,别的车子也迅速地做出了反应。呈彩虹色的能量射线从车子里刺入飞舞的发光生物中,在罗丹先前指定的距离找到交叉点。
  不过罗丹所期望的效果却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令人呼吸困难的压力使人们感到这段时间仿佛长得没完没了。但实际上只有几分钟,正如罗丹从他的表上所看到的。
  之后压力开始变小了。与此同时,罗丹车前发光生物密集的阵形被撕裂了,出现了一个缺口。
  罗丹高喊:“继续前进!最高速度!”从他的声音中可以听出胜利的喜悦。
  车子咕隆咕隆地前行,它尚未恢复其原先的重量。有一些发光生物还不明白,在另外一个地方——西边200米,与中间那辆车子差不多的高度——向它们的饥饿提供的东西大大地超过了那三辆车子微弱的中和场所能提供的。
  但是随着每秒钟的推移,车子变得更轻了,行驶得更快了,一直到最后风驰电掣起来。发光生物在另一个地方集中起来。它们显然更欢迎——如果它们在两种移动的能源中加以选择的话——在强大很多的一种能量上去满足自己的食欲。

  从三辆车子开始通过发光生物算起,他们用了41分钟到达另一头。在罗丹的车前突然又是一片灰暗,他把摄像机摄录部分掉转180度,才又重新看见那些发光生物。
  “我们通过了!”雷金纳德·布尔在电信机中欢呼。
  罗丹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探照灯又打开了。罗丹在转动探照灯的时候,光柱沿着不很陡峭上升的山的一侧移动。如果笔直地朝前驶去,山麓离罗丹的车子已不到一百米。
  罗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所有人都在等候新的命令,但罗丹只是说:“山在我们前面!”
  他强调这个词,以致人人都明白他指的是哪一座山。

  三盏探照灯经过半小时的搜索后,每个人都很清楚,要找的东西并不在这座山的这个坡上。
  罗丹建议车子开上山去,能开多远就开多远,大家都同意了。
  罗丹深信在山上能找到他要寻找的东西。此外他还相信无名者会就藏匿处的位置给他一个新的提示,或者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藏匿处,而是只要睁着眼睛注意看就能找到的东西。
  大山北坡几乎没有给车子设置什么困难。
  罗丹决定休息片刻。
  他打电话给“星尘2号”。
  托拉马上就答话了。飞船此时已按照命令离开地面,一动不动地飘浮在两千公里高空中。
  罗丹向托拉通报了过去一个半小时的种种事件。
  他最后说:“我们相信它们——如果能把这个概念用在这种生物上——其实是非智能生物。托拉,在我们继续向前行驶之前,如果您不反对的话,我想再做一次试验。”
  “什么试验?”托拉问。
  “您还记得对‘星尘2号’的攻击是在无名者发报时开始,在我们从前的结构探测器做出反应时结束的?”
  “是的,不错。”
  “好。您把改装过的探测器接在牢固的线路上。向它输送它所能承受的尽量多的发射功率,用它照射发光生物。我想看看它们如何反应。”
  托拉从来不曾产生过这种想法,“为此我得降落到下面去,是吧?”她有点执拗地问,并对自己不能看到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感到恼火。
  “当然,”罗丹一本正经地回答,“如果使改装过的结构探测器满负荷,它的有效范围就会达到至少5公里。您不用降落更低。还有一件事!”
  “是吗?”
  “您把红外线探照灯打开。我们这儿的视线不太好。”
  “‘星尘2号’……”德灵豪斯喃喃地说。
  上面有一抹白色光亮的薄雾在荧光屏上掠过。罗丹已把探照灯关掉,反正它毫无用处,他观察着“星尘2号”愈向下降就显得愈清楚的图像。
  托拉没有遇到意外,飞船不受阻挠地在深谷上空下降,现在以最低的下降速度悬在10公里高空中。
  罗丹命令托拉打开红外线探照灯,照亮现场,这是个好主意。
  红外线探照灯发散的散射光只是一种弱能源,它对发光生物的刺激太小,因此它们没有动弹。
  图像的清晰度正如罗丹所希望的,他第一次看清了整个圆形深谷的动人全景。约有将近30公里直径,到处——在西边、北边和东边——都是悬崖峭壁,有的上面还有山,有的只是缓缓升起,其后形成一个闪闪发光的、蒙上一层甲烷冰的高原。
  在深谷是发光生物大军。它们本身的发光强度使它们能在红外线探照灯光下显得很鲜明。
  “足够了,托拉。”当“星尘2号”下降到约5公里高度时,罗丹说,“现在打开机器。”
  结果突如其来,就像每一个人所希望但没有人敢当真相信的那样有效。
  起初大批发光生物活动起来,与飞船和履带车的屏蔽场和中和场相反,新发射的超级电磁波似乎是它们立即感觉到并即刻做出反应的东西。
  有几秒钟之久,它们的运动似乎并不朝着固定的目标进行,但后来在发光生物中央出现了一个洞并迅速向各个方向扩大。
  “它们在逃走!”德灵豪斯欢呼着,“它们溜走了!”
  这一点已毫无疑问。托拉让她的发射机的射线束胡乱地在能源生物大军上空转来转去,在许多地方几乎同时使发光生物陷入惊慌失措之中。
  发光生物大军的两翼到达深谷的峭壁并在那里消失了。固体物质对它们的能体根本不会成为障碍。在它们成千上万地以惊人的速度向峭壁飞驰并在那里消失的时候,那些峭壁似乎从里向外发光。在最后一个发光生物逃走以后,光线还持续了片刻,然后就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了。
  深谷空空如也。
  “好,托拉,”罗丹平静地说,“现在您可以在深谷中降落了。”
  他们看着“星尘2号”降落,然后罗丹下令动身。
  当他发出启程的命令时,田中成行醒来了。罗丹听到他在呻吟,便转过身。田中捧着脑袋,疑惑地看着罗丹。
  “这是什么?”他问。
  “什么是什么?”
  “这种嗡嗡声和轰隆声?你没有听见吗?”
  罗丹摇了摇头。“可能是什么?”他问。
  田中注意聆听。“就像是一群激动的大黄峰。我敢发誓,有一群大黄蜂在附近。”
  罗丹想:毫无疑问,田中借助于他的特异功能在“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托拉关掉新发射机之后,声音的来源有两种可能:藏匿在山中的无名者和逃走的发光生物。
  “你能听懂什么吗?”罗丹继续问。
  “不,那只是一种杂音。”
  如此说来,是发光生物了。罗丹认为它们是没有智慧的,如果它们发出符合其躯体能源结构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定是含混不清的。
  就像是一群激动的大黄蜂……罗丹考虑着。他必须做出决定,他愈快做出决定,对他和他的随从也就愈好。
  他拿起麦克风,“克雷斯特和布利!你们俩都回到‘星尘2号’去。我不能完全肯定我们已击溃了发光生物,我想请你们在下一次攻击开始时协助托拉。”
  “你是在说不吉利的话!”布利愤愤地说,“我想我们已经永远倒了它们的胃口。”
  “你想得倒好!”罗丹严肃地回答,“你和克雷斯特回去,尽快制造第二台型号与改造过的结构探测器一样的发射机。此刻你有机会关掉保护伞,为第二个振荡回路制造足够的反粒子。第二台发射机要随同你们的两辆车中的一辆跟在我后面,我发出测向信号。这辆车由尼森少校驾驶,并且只带一名随从。全都明白吗?”
  罗丹等其他两辆车掉头并在北坡不很陡的斜坡上消失时,打电话给托拉,请她为制造第二台发射机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然后他逐个儿注视他的随同者。
  “继续行进。”他严厉地说,同时开动了发动机。

  后一个小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无论是在“星尘号”上,还是在罗丹的履带车上。
  克雷斯特和布尔回到飞船后立即动手干起来。托拉已做好一切准备,克雷斯特曾经做过同样的工作,因此他们相信可以在二三小时后完成。这台发射机将比第一台的发射功率低,因为他们不敢利用保护伞和中和伞的能量制造反粒子超过40分钟。
  此时罗丹的车子已轻快地继续在高地上推进,一小时后抵达一个斜坡。这个斜坡缓缓上升,高差约五米,就目力所及,是笔直的东西走向。
  罗丹指挥车子向下驶去,发现斜坡那一边的地面比他们至今走过的地面还要平坦一些。
  他向发动机输送最大功率,让车子在平坦的地面上奔驰。一小时后布尔从“星尘2号”报告发射机已造好,现在他同尼森少校送它上路。

  罗丹是第一个碰上这件倒霉事的人——相当可笑的倒霉事,但并不那么危险。
  自从他派布尔和克雷斯特回到“星尘2号”以后已过去将近三小时了,地面仍然很平坦,罗丹可以以最高速度行驶。
  可现在他突然地减慢了速度,因为他从片刻前开始有一种感觉:方向盘已不像先前那样听他话了。
  他凝视荧屏,观察车子行驶的地面,但未能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他继续放慢速度——之后他突然看到了。
  地面在车下塌陷。
  看上去他就像是在一块绷紧的布上行驶。
  罗丹停下,对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德灵豪斯过来,同样盯着荧屏。现在可以看清了,车子的重量使地面形成洼地,约有50米远。
  罗丹突然来了精神。发动机以抗议的吼叫重又运转,猛地一下子把车子向前拉动。
  “我们真傻!”罗丹喃喃地说,“那是冰。我们从一个半小时前起就在一个结冰的湖上行驶,而谁也没有发现。”
  因此就有了使他感到惊异的斜坡,那是湖岸。
  当罗丹看到从南面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类似的斜坡时,他松了一口气。它大概还有800米远,如果他们运气好……
  他们运气不好。荧屏显示,地面突然出现裂缝——正以惊人的速度变宽。之后图像倾斜了,车子开始倾覆。
  “安妮!”罗丹喊道,“向发电机输送最大功率!”
  发电机竭尽全力加强车子的中和场,使车子不下沉,空转发动机的轰鸣中夹杂低沉的轰隆声。
  罗丹知道希望很小。车子有一个充满常压空气的空腔,但是远比这个空腔重的是大量车厢内壁、发电机和发动机。即使考虑到他们快要沉入的湖的甲烷非常稠密,产生的浮力大大高于地球上的水——也毫无疑问,车子几分钟后就会沉没。
  履带搅起了惰性液体,罗丹开足了发动机的马力。凡是能把液体甲烷从车头抛向车尾的一切都产生向着前进方向的推动力,即使这种推动力还很小。在这个位置,每向岸靠近一米都对他们极为有利。
  田中做好发报准备,以便一旦罗丹的机器不起作用就向“星尘2号”发出报警电话。
  罗丹注视着。荧屏的一半被缓缓流动的甲烷覆盖,在另一半荧屏上他能看到湖岸,他们并没有走近多少。
  中和发电机虽然能推迟下沉,但并不能完全阻止它下沉。拼命运转的履带使车子对黏稠的介质不具有可测量的速度。
  罗丹打电话给“星尘2号”,信号完好无损,天线仍挺立在甲烷平面之上。
  “我们马上起飞,把你们捞上来。”布尔说。
  “你们要紧挨着车子上方,加强飞船的中和场,一直到能把我们的车子拉出去。”罗丹匆忙地说。
  “没有问题!”布尔回答,“用功率大的发报机给我们发测向信号。”
  罗丹转问田中,“你把发射机……”
  此刻发生了一次猛烈的冲撞,车子发出轻轻的嘎吱声,晃了一晃,停止不动了。
  荧屏还显示混浊的甲烷,一直到上面边缘有一道几厘米宽的长条。
  “是怎么一回事?”德灵豪斯气喘吁吁地问。
  罗丹笑了起来,“我们沉到底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才明白过来他们得救了,此处湖深不超过三米左右。履带车有五分之四处于甲烷之中,但履带贴着湖底,推动车子向前。
  罗丹取消警报,布尔松了一口气。
  车子改为破冰船在行驶,罗丹小心翼翼地驾车,从甲烷冰已破裂的地方向前行驶。
  他这样用了半小时到达岸边。车子湿淋淋地爬出湖,爬上平坦的湖岸。
  罗丹本想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但电视屏幕上呈现的景象吸引住他,使他缄默不语。
  在前面半公里处高耸着一座嶙峋的针形峰。它的直径很大,显然远远超过了探照灯的光照极限。罗丹想起“星尘2号”上的测向仪在比较低的高度才能识别真正的山峰。这表明真正的峰顶不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如这座针形峰。
  这就是那座山吗?
  田中成行突然嚷嚷起来,罗丹转过身来。这个日本人痛得脸都变歪了,用两手紧摁太阳穴。罗丹叫他,但田中不回答。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这样过去了几秒钟,一直到日本人突然停止嚷嚷,垂下两手,轻轻地独自出神。
  “是怎么回事?”罗丹问。
  “一条信息。”
  “什么内容?”
  “内容是:‘你在正确的路上,继续走下去!但你有最高的学问吗?
  罗丹没有指望无名者会再次出现。尽管如此,这是令人欣慰的。山的面积很大,谁告诉你你在正确的路上,你都会感谢他。
  履带车缓缓地向着那座针形峰驶去。
  罗丹在他的车上通知了“星尘2号”和尼森少校。
  “嗡嗡声变得更响了。”田中突然说。
  在同一时刻,罗丹看到距离已不到200米的巨大针形峰北侧奇怪图案。
  针形峰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山崖一样覆盖着一层甲烷和氨冰。但由于其侧面很陡峭,这一层冰显然不很厚,还不能完全覆盖岩石表面比较粗糙的个别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出马蹄形的凹槽两腰从针形峰脚下开始,在约20米高度达到最高点。凹槽内也有冰,但它从另一角度反射红外线探照灯的灯光,因此马蹄形显得格外鲜明。
  罗丹相信他能解释这个马蹄形。
  “那是大门,”他一本正经地说。“安妮,看来只能用远距搬运本领才能打开它,那就请你运用你的最高学问吧。”
  他转过身去对安妮莞尔一笑。
  德灵豪斯补充说:“你费心吧,安妮!那边我们的朋友从另一空间来了。”
  罗丹转过身去。
  从右边有一大批手舞足蹈、鬼火般地忽闪着的能源生物进入视线。它们好像知道它们的目的地,因为它们沿着山的侧面直接向马蹄形大门浮动。它们不会晚于履带车到达那里。



《佩利·罗丹科幻系列》之三《永生者》作者:[德] 马德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