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滴墨水和两个父亲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梅 雨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4年第04期  

  新学期开始不久,同桌的成小芳和张翎就吵了一架。吵架的原因是,张翎不小心将两滴墨水弄在了成小芳的裙子上。

  成小芳在班上有“小谢东娜”的美称,修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漂亮的脸蛋,穿什么衣裳都好看。有个女生悄悄地给成小芳统计过,说她有八套好看的“时装”,因此,她又有了“电视频道”(八套)的雅号。而被张翎“污染”的这条粉红色玛琪亚套裙,是成小芳刚买的,今天头一次穿在身上,就遭遇了张翎的两滴墨水。

  张翎的家庭条件好像不怎么样,不仅衣着朴素,连皮肤也是黝黑的。她是班长,52个人成绩数她最好,而用的那只钢笔却是最差的,一看就知道是陈年旧货,上面贴着橡皮膏,有时候不出水了,就得使劲地甩———那两滴墨水就是这么甩到成小芳的裙子上的。

  “小芳,对不起,我给你洗。”张翎主动认错,显得很诚恳。

  “给我洗?我的裙子是进口布料的,你会洗吗?”

  “那……我赔。”

  “说得好听,你赔得起吗?200多块呢!”

  两个女生就这么闹起了小摩擦,好几天谁也不和谁说话。后来,尽管张翎作了自我批评,可成小芳还是不愿答理她,还用小刀在桌面上划了“三八线”,她俩的关系从此变得紧张起来。

  期中考试过后,高一(1)班举行了主题演讲。

  “同学们,父母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父爱和母爱永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今天的这个主题班会,就是要让大家回顾过去的岁月里,父亲母亲所给予我们的厚爱,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走过今后的人生道路。”

  班主任梅老师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主题演讲开始了。

  罗刚同学第一个走上讲台,他说:“我妈妈是外交官,她比我爸爸级别高,因为工作的缘故,她从来没有时间做家务。有时难得在家,她也是摆着一副领导架子。我从小是在爸爸的呵护下长大的,爸爸经常跟我说,儿子,说句实话,有时候我真的是情愿要一个家庭妇女,不想要一个当官的老婆,可是话说回来,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当官的老婆也得有人要不是?”

  罗刚的话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哄笑,接着走上讲台的是王群,他说:“我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总,我们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可后来因为父亲而解体了。尽管他有一千个理由,可是今天,我还是要说:爸爸,我恨你!”

  王群的话使本来很轻松的气氛突然凝重起来。

  成小芳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我父亲有一头稀疏的头发,两只小小的眼睛,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他是个作家,也许我一说出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就是《大山的儿子》的作者成海。”

  “哇,原来小芳的爸爸是大作家,难怪她这么优雅,这么时尚!”

  望着同学们羡慕的目光,成小芳的心里乐滋滋的,她继续自己的演讲:“在我心中,他不仅是个作家,而且是个伟大的父亲。每当看到父亲熬夜写书,我总是担心他的身体。每当看到他写的书一本一本地出版,作为女儿,我又替他感到高兴。尤其是读者读了他的小说,被深深感动了,写给他的信件他看不过来,让我帮着看的时候,我对父亲的崇拜和敬佩真是无法形容。对了,我的这件玛琪亚裙子就是我父亲用他的稿费给我买的。我很早就有一个理想,长大了要当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作家。父亲今年才五十岁,可是头发已经掉得差不多成一个光头了。父亲说,他每出版一本书,就要掉一把头发。我真担心,要不了几年,他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他就再也写不出文章了……”

  成小芳的话引得大家笑起来。

  “哎,成小芳,让你的父亲来学校给我们讲课好不好?教我们怎么写作文。”

  “把你爸爸写的书卖几本给我们吧?”

  “为什么要卖?送给我们啊,给每个人都签名。”

  “成小芳,你说行不行嘛?”

  “行,当然行!”成小芳笑了,“这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哇噻!”大家都欢呼起来。

  轮到班长张翎时,她这样介绍自己的父亲:“我父亲没有地位和学识,也许大家都认识他,就是校园门口那个补鞋、修车的矮个子老人。”

  同学们都愣住了,原来学校门口那个补鞋修车的老人是张翎的父亲。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在我们学校门口摆摊子补鞋,他用扁担一头挑着补鞋机子,一头挑着我。我上初中的时候,他把鞋摊子挑到了学校门口,那时候,他不仅给同学们补鞋,还学会了修自行车。现在,我上高中了,父亲又把他的摊子挑到了这里,地方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好。我知道,父亲的心中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等我考上大学以后,到我上大学的校园门口去摆摊子,给同学们补鞋、修车。虽然我的父亲是小个子,可在我心中,他的形象是一座大山!”张翎的演讲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自从那次主题班会以后,校园门口那个补鞋修车的老人生意特别好。

  同学们一直没有忘记成小芳的承诺,那就是请她父亲给大家作报告,辅导他们怎么写作文。没想到同学们的这个愿望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两个星期以后,成小芳把52本成海亲笔签名的小说《大山的儿子》,赠送给了全班同学,同时宣布:著名作家成海明天来学校讲课。

  第二天,成海走进了校园,大家一看,果然像成小芳描述的那样:一头稀疏的头发,两只小小的眼睛,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

  “同学们,大家问我写作有没有诀窍,我的体会是:有,也没有。说有,这个诀窍就是要真诚,真诚做人,真诚面对生活。说没有,那就是多写作,多实践。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作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个大山里的农民。他不仅救过我的命,是我的恩人,而且有着大山一般宽厚崇高的心灵。二十多年前,我下放在山区劳动,有一次在山上放炮,一只哑炮慢了好几分钟,正当我走出防护掩体时,哑炮突然爆炸了,一块石头向我飞过来。是一个大哥扑在我身上,用自己宽厚的身体保护了我。石头砸在他的脊背上,他的脊椎神经受了重伤,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从此变成了一个佝偻的小矮人。这个人就是我获得文学大奖的小说《大山的儿子》里的主人公。今天,我来你们学校,在门口意外地见到了这个可亲可敬的老人,我把他也请来了。”成海说到这里,亲自把老人请到讲台上,他就是学校门口那个补鞋的老人。

  这时候,成小芳突然手捧鲜花走上讲台,冲老人喊一声“爸爸”,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他。同学们都愣住了,这个补鞋修车的老人不是张翎的父亲吗?怎么突然变成她爸爸了?

  “同学们,原谅我上次欺骗了你们,其实,他才是我的父亲。”

  原来,性格孤僻内向的成小芳,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她父亲是个补鞋匠,还是个小矮人,她看到一本著名小说《大山的儿子》的作者成海和自己同姓,书上有他的照片。她还看到过报纸上写的访问记,了解到成海的一些情况,演讲的时候就谎称成海是自己父亲,心想,反正这么大个城市,也不会被人知道。谁知同学们非得要她把作家父亲请到学校来讲课。成小芳给成海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坦诚地说了自己的处境,并请求能见到成海。成海满足了成小芳的请求,并答应为她保密。其实,她真正的父亲就是补鞋的老人。

  “孩子,你有个多好的父亲啊!”成海对成小芳说。

  “张翎,你不是说那个补鞋子的老人是你的父亲吗?”同学们问道。

  张翎的脸也红了:“同学们,请原谅,我也欺骗了你们,我真正的父亲是他。”张翎从座位上站起来,拿着一束鲜花献给了成海。

  “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在演什么戏啊?”同学们喊了起来。

  “同学们,这个谜底还是我来给大家揭吧。”梅老师说,其实,张翎早就知道学校门口那个补鞋的老人是成小芳的父亲。有一回,她到老人的摊子上去补鞋子,得知他女儿就是和自己同桌的成小芳。而成小芳嫌自己父亲长得“不及格”,有损她的面子,一直不肯当着同学的面叫他父亲,甚至进出学校也不愿走大门,而是从侧门进出。张翎很是同情这个老人,发动所有的同学把家里凡是需要修理的鞋子、雨伞、自行车,都拿来照顾老人的生意。爱漂亮、爱时尚的成小芳,就是用老人那双粗糙的手挣来的钱去买时装的。上次演讲会,成小芳出于虚荣心,谎称作家成海是她父亲,却没有想到,成海的女儿恰恰就是张翎。张翎不好再说自己的父亲也是成海,灵机一动,就说她父亲是学校门口那个补鞋修车的老人。

  成小芳还没等梅老师说完,抱着张翎“哇”的一声哭了……

故事——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