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人字收尾]
  三人共饮,其中一人出令,要“相”字起头,“人”字收尾,并先作令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第二位说:“相逢不饮空回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第三人说:“襄阳有个李胡子。”
  出令的人质问第三人道:“我出令要求末尾为‘人’字,你不符合呀?”
  这人反问:“李胡子不是人吗?”

  [酒瓶加帽]
  魏元孚做太保(辅助国君的官),机敏识辩,喜欢酒,只是形貌短小,秃头。周文帝很喜欢跟他在一起。
  一次,周文帝在室内放了10瓶酒,瓶上都盖着帽子,然后引魏元孚进去,想以此看魏元孚的窘相。魏进内室一看,马上就笑着说:“我兄弟辈怎么这样无礼,竟私自闯入君王住宅?
  还不早早回得家去!”说完抱酒而归。
  周文帝见他如此机灵,拍掌大笑。

  [判牛断鹅]
  两农家养水牛。一次,牛角斗起来,一牛触死,告到官府,县官判说:“两牛相触,一死一生;死者同食,生者同耕。”
  又有一养鹅者,鹅吃了邻居所晒的稻谷被打死,鹅主告邻居。官断案道:“鹅嘴如梭,吃谷不多;鹅主偿谷,谷主赔鹅。”

  [误行酒令]
  席间行酒令,某人先出一令:“春雨如膏”。
  另一人疑“膏”为“糕”,说:“夏雨如馒头。”第三个误把“夏雨”当“夏禹”,说:“周文王像大饼。”

  [这狗吃糠]
  有个懒汉,穷困潦倒。某晨,无下肚之物,只得吃了糠团出门,正遇一个熟人在船上,喊他吃饭,他硬是充好,说:“早上起来,就吃狗肉,到现在还未觉饿,饭不吃了,有酒就喝杯吧。”于是上船开怀畅饮,大醉呕吐。
  主人一看,吐出的哪是狗肉,全是糠秕,就问懒汉,懒汉无法下台,只得说:“我确是吃的狗肉,想来,这狗是吃糠的。”

  [性怕馒头]
  有个仆人饿极,随主人上城,见市上有卖馒头的,就伪装着大叫一声,仆倒在地。主人惊问其故,仆人说:“我一向怕馒头,所以晕倒。”
  回家后,主人想再次看看仆人怕馒头的笑剧,就在空室中放上十几只馒头,然后把仆人关进去。过了很久,也未听见仆人大叫之声,就轻轻推门进去,一看,馒头已吃掉一半多,主人质问。
  仆人笑道:“不知什么原因,今天忽然不怕馒头了。”
  主人怒斥:“你还有其它什么怕的吗?”
  仆人说:“没有,现在就只怕浓茶两碗。”

  [双斧劈柴]
  某人因酒色过度而病。医生关照他说:“你若再如此,就如双斧劈柴,会很快完的。”
  这人的妻子在一旁听后斜瞪了医生一眼,医生看出了她的不满,即改口说:“即使不能戒色,亦须戒酒,这酒最伤人。”
  病者说:“色害甚于酒害,还是应该首先戒掉色害。”妻子止住丈夫道:“先生的话不听,如何能使病好起来?”

  [去种韭菜]
  某家有客,正吃饭间,偶尔谈起菜蔬的药用来,客人说:
  “丝瓜萎阳,属阴性,不如韭菜壮阳。”
  过一会,主人喊妻敬酒,不见人影,就问儿说:“你娘呢?”
  儿答道:“娘到菜园中去拔丝瓜,种韭菜。”

  [咏薄粥诗]
  有人趣咏《薄粥诗》:“半锅清泌米一盅,未曾到口使人愁。筷子插东却倒西,才把匙挑左右流。捧出厨房风起浪,夜放院中月沉钩。佳人不用明镜照,眉目分明在里头。”

  [老母猪肉]
  有人用老母猪肉送礼,主人咏诗嘲讽道:“昨日蒙君惠,全家大小欢,柴烧三担尽,水煮两锅干。肉是新靴底,皮是旧马鞍。齿牙三十六,个个不平安。”
  [嘲尼姑诗]
  有人作嘲讽尼姑诗道:“五更钟响寺门开,前婿辞妇后婿来。佛殿借为迎客馆,钟楼题作望夫台。去年监院曾留孕,今岁檀郎又寄胎。不是这园宽十亩,四时何处葬私孩。”

  [吃三碗水]
  某士去参加官员选拔,路遇一个美女在打水,慕恋不想离去,便故意上前讨水喝。继之又二、三次让仆人兴儿喝水,拖延时间,很久才恋恋不舍离开。
  时过一年,士人还未忘记美人,便又与兴儿一起到所见美人的地方,哪知美人已染病而死。士人非常痛心,作诗悼念:“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仆人也思去年的事,咏道:“去年今日此门里,人与桃花相映美;今年若有佳人在,兴儿还喝三碗水。”

  [先说大话]
  某人见肉担挑过,喊道:“拿肉来。”
  卖肉人问:“官人,要用几斤?”
  这人大言说:“我们这等人家,问什么斤数?你将这一脚腿称来便是。”
  卖肉人称完说:“官人,这脚腿9斤4两。”
  这人说:“也好,你给我割下4两,其余都留给你自己用吧!”

  [自夸癖性]
  蝎子对蚊子、苍蝇夸耀说:“我性格最刚勇,凡别人碰我,没有不受我蜇的。有哪个英雄能像我一样呢?”
  苍蝇也夸自己说:“我素来不喜讲英雄与懦弱,人有佳肴美酒,我总得先吃个饱,有谁比我的食物丰富呢?”
  蚊子避开它们的话头,自夸道:“我行藏独特,谁也比不过我,每见香闺艳质的美人,就偎倚在她们身上。有诗说过:‘纱厨浸月凉如水,赢得珠钿臂上眠。’有谁能胜过我的快乐呢?”
  蝎子与苍蝇听了都嫉妒起来,说:“看你衣着尚无,原来如此风流。”

  [尽忠尽孝]
  某人纳进小妾,就去请先生给妾起个名,先生说:“这名起‘孝女’最好。”
  这人后来因纵欲过度得了痨疾,算命先生对他说:“你可再纳一妾,冲冲喜,病就会好的。”这人听信,又去请先生为新纳的妾起名,先生起为“忠女”。
  这人妻妾很多,纵欲更厉害,终于病危告险。他把先生喊来,问起命名的含意。
  先生告诉他说:“书中早有明解,你难道没听说过‘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吗?”

  [天王地王]
  某巨商游妓院,不到一年万贯荡尽,被逐出妓院。巨商要自缢而死,妓女恐人命牵累,让他住在妓院,每日分些酒食给他。
  不久,又有新客来妓院,妓女照送不误。后客问她:“你每顿送酒食进里面,给谁吃啊?”
  妓女说:“我家中有一神,叫‘天王’,我每日都祭他。”
  后客偷偷溜进房后察看,只见帐中坐着一人如神,后客赶快跪下祈福。帐中巨商问后客说:“你带多少本钱来?”
  答:“5000贯。”
  巨商笑着说:“我原有10000贯,到此用尽,称天王。你只有5000贯,若用尽时,只得做地王了。”

  [新妇请安]
  某家儿子岁数大了,父母不让结婚。儿子忧叹,故意对父母说:“一人睡,脚冷极了。”
  父母就教他用煨热的石块裹布暖脚,并说:“这跟娶老婆同宿一回事。”儿子只得听从。
  半夜后,石块渐渐冷了,儿子抱起石块掷到父母睡的那房门上,“蓬”地一声,父母惊醒过来,急问是何故作声?儿说:“开门开门,新妇来请安了!”

  [误抢小姨]
  有男女两家,经媒婆说合定亲联姻。男贫女富,男家恐夜长梦多,于是选一日子抢亲成婚背女就跑,结果误抢了小姨子。
  女家紧追出来喊道:“抢差了!”
  小姨急得在背上说:“别听他,不差不差!快跑!快跑!”

  [还要招弟]
  一孕妇临产,痛得厉害。对丈夫发誓说:“以后宁可一世无儿,也不要再养小孩了。”
  丈夫说:“一定遵命。”
  不一会,生下一女。夫妻商议着给女儿起个名字,想了好多时也未起出个满意的名来,妻子说:“还是叫做招弟吧!”

  [取笑而已]
  某媳妇怕婆婆。后来,婆婆死了,她见婆婆的像挂在棺前,为解心头旧恨,握拳对像欲打几下。刚想挥拳,忽风吹像动,媳妇大惊,急缩手说:“我只是开玩笑,并不想怎样!”

  [无事生烦]
  有个姓潘的儒生赴京应举,途中上酒店喝酒。酒店女主人姓陆,人长得很漂亮,见客上门,态度和气,并作一首十七字诗赠送:“秀才本姓潘,应选赴长安,一举登高第,做官。”
  儒生答道:“佳人本姓陆,美质无瑕玉,念我客窗寒,同宿。”
  店女好意相待却遭恶意侮辱,就去官府告儒生,道遇一老人,老人也作十七字诗,劝女子不要再诉讼于官府,可免去烦恼。诗道:“潘郎与陆嫂,无事寻烦恼,若还到官府,不好。”

  [只识牛马]
  一女婿蠢笨无知,妻子每次总事先把话教会他之后再放他去岳父家。
  一次,妻子又反复教他:“我家世传二古画,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衅戴松牛。”
  到丈人家后,呆婿偶尔见画,就照字所搬,称颂此画。丈人暗想:这女婿倒是识画里手。
  后来,妻家欲买“十八学士画”,丈人急忙喊来女婿辨识,呆婿一见画卷,就叹说:
  “好古画!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畔戴松牛。”
  同观者大笑,岳父面子丢尽,骂道:“你只识牛识马,何曾识人!”

  [上天去坐]
  某痴女婿不懂世事,每次妻子家宴会,总被其它几个女婿压坐下位。他妻子很觉惭愧,教他下次宴会一定要坐在高位。
  一天,又上岳父家。把酒让坐之际,妻子朝丈夫斜斜眼睛,暗示他坐上位。痴婿醒悟过来,东看西瞧,只见门口檐边有一架梯子竖着,就“蹬蹬蹬”爬上半个梯子坐着。
  另外几个女婿都不解其意。他妻子想:这痴人出洋相了,便瞪眼指示,让他下来。痴婿哪里理会,大声反抗说:“终不成叫我上天去坐吧!”

  [宝家三井]
  有人把婚事比作宝家三井,说:“人想娶妻而未得时,叫寻河觅井;结婚而料理繁忙的家事,叫担雪填井;等到孩儿长大,男婚女嫁之时,财礼嫁奁,种种操办,事势迫促,叫做投河奔井。

  [捶碎夜壶]
  某人对朋友说:“我老婆经常吃醋,只要我买回一婢女,她就不能容忍,直吵到卖掉后为止。”
  一朋友说:“我那贱女人更厉害,不要说买回,就是看也不让我看一看漂亮的女仆。”
  另一朋友急接上说:“两位老兄别说了,我那母老虎,不但不容婢仆,更厉害的是连我买夜壶都不许,买了必捶碎方休。”

  [定不出来]
  某人怕老婆,一日被妻子打,无奈只得钻到床下。妻子在床前喝道:“快快出来!”
  丈夫觉得床下安全,嘴硬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定不出来。”

  [一人不逃]
  几个怕老婆的人相聚一起,想商议一个不怕老婆的办法,以正夫纲。忽然,有人惊恐大叫:“各位嫂子已知,并相约将一齐打来!”众人惊骇散奔而去,只有一人不逃,还端坐原位。
  有人以为他变得不怕老婆了,走近细看,原来已经吓死了!

  [兄弟认匾]
  兄弟三人都患近视,某天同去拜会一客。登客堂,看见堂上悬“遗清堂”一匾。大哥忙问二弟:“主人有病吗?为何要写‘遗精堂’呢?”
  二弟说:“你看错了,主人好道,故题匾叫‘道清堂’。”
  两人争论不休,最后让三弟给断个是非。三弟瞪眼看了好久说:“二位哥哥都错了,上面哪来的匾啊!”

  [不如求己]
  有个人问佛祖:“观音旁边有那么多侍者,为何还要自己亲手提净瓶啊?”
  佛祖戏弄似地回答:“求人不如求自己好啊!”

  [小鱼待客]
  有个主人烧了两条鱼,自己吃大鱼,却拿小鱼给宾客吃。不巧,大鱼的一粒眼珠子掉在了给宾客吃的盘中,客人故意大声说:“谁想求取好鱼种,就带回家放到池中养去。”主人装作客气地说:“这条鱼太小了,不值得去作鱼种。”
  客人说:“鱼虽小,眼睛却大得很哩!”

  [须寻活计]
  某人好虚荣。有一占卜人知道他的癖好,就登门给他相面,好话用尽了,最后说:“足下只消这双大眼睛,就一生受用不尽。”主人高兴之余,招留卜者吃住多日,而且还送了好些东西给他。卜者临别时说:“我还有一语,君当记住:足下也须寻些活计,不可全靠这双眼睛。”

  [争夸技艺]
  木工说:“我巧妙地利用斧凿,造屋做家具,是真正的高手艺。”
  石工说:“你弄的都是木头,有什么难,我雕的是坚硬的石头,你能比吗?高手艺要算我。”
  铁工说:“刨木雕石,都要用我锤炼出来的工具,你们没我的帮助能行吗?不要去虚争这闲气了。”

  [见我怕否]
  江南人讲的方言,京城里人听起来很吃力。
  一次,有个江南人到京城去,在城内急走时,把袖中一块手帕给弄丢了,便沿街边寻边问:“你见我帕否?”
  后来问到一个粗暴的军人,军人大怒道:“我见千见万,为何见你怕!”

  [“鲊”字下饭]
  有个人十分吝啬,为省菜,每次吃饭前,总在空盘中写一个“鲊”字,叫一声“鲊”,再吃一口饭。这人的弟弟有些口吃,说“鲊”字时连叫“鲊”。这人听了心痛极了,大怒说:
  “你吃得这么快,不要吃呛了,再连累我出钱给你买药。”

  [新娘坐轿]
  有个新娘出嫁,半途中轿底坠落。轿夫们束手无策,相议说:“新娘不能步行,非乘轿不可,如回去换新轿子,路又太远了。”
  新娘说:“你们在外面抬轿,我在里面走,谁也看不出,不就行了吗?”

  [该吊我了]
  一人去酒店喝酒,因嫌店家的酒酸,被粗暴的店人吊了起来。
  有个客人路过问其原因。店人说:“明明咱小店的酒好极了,这人却偏要说酸,败坏声誉,你说该不该吊?”
  客人尝毕,皱起眉心对店主说:“该轮到放下此人,吊我的时候了。”

  [倒看借条]
  有个财主不识字,向人讨债时,拿出借条装模作样地看。
  借债人笑道:“你看颠倒了!”
  财主很尴尬,掩饰道:“我是给你看的!”

  [难熬三年]
  新官上任,问亲信道:“官要怎么做才好?”
  亲信说:“第一年要清,第二年要半清,第三年就可以浑了。”
  新官叹口气道:“叫我怎么才熬到第三年呢!”

  [送别趣诗]
  一个贪官把地方上的钱财狠狠搜刮了一遍。离任时,见没什么可搜了,便在一把折扇上把那儿的农田山水全部画了进去。
  百姓们便编了首打油诗为他送行:“来时萧瑟去时丰,官币民财一扫空;只因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图画中。”

  [藕大如船]
  主人用藕梢待客,却留大段在厨房。客笑道:“常读诗:‘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以前怀疑没有这样大的藕,今天相信了。”
  主人问:“这是什么缘故?”
  客答道:“藕梢已到此,藕头还在厨房中呢。”

  [一钱莫救]
  有个人极为吝啬。一次出门,遇到小河涨水,舍不得花钱坐渡船,就拼着老命徒步过河。哪知到了河中,水深流急,将他往下游冲下半里多远。
  刚好儿子在岸上看见,急得要命,喊了一条船去救他。船夫要一钱银子方肯成行,儿子只肯给五分银子,双方讨价还价,很久都定不下来。
  正在河里垂死挣扎的父亲,望着儿子大叫道:“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假充秀才]
  某富翁有个蠢笨的儿子冒充秀才。一次打官司,呈上状子说是要追索债款。官吏见他言谈举止十分粗俗,便怀疑地问道:“你既是秀才,把‘恒公杀子纠’这一章讲讲看。”
  他不知这话是出自《论语》的典故,只怕是椿人命案,为避嫌疑,便连声大叫道:“小人实在不知情呀!”官吏便命差役将他鞭打20大板。
  富家之子走出衙门后,对家奴说:“这县官太不讲道理了,说我阿公打杀翁小九,将我打了20大板。”
  家奴说:“这是古书上的话,你理应知道一二。”
  那人说:“我连叫不知情,尚且挨打20板;若说知道,岂非要拿我赔命!”

  [蠢儿卖药]
  有个人初次做中药生意。一天有事外出,吩咐儿子看守药店。一个顾客要买牛膝和鸡爪黄连,那儿子愚笨,不识药名,找遍竹笥(盛药材的器具)也寻不到,便砍下自己耕牛一只脚和两只鸡脚售给那个客人。父亲回来知此事后,大笑道:“客人如果要买知母贝母(中药名),你岂非连母亲也抬出来卖了?”

  [包做道场]
  一个吃素食的人家要请几位道士设醮(为消灾弥祸而设的道场),一个道士非常贪财,不顾性命,只要全数独得报酬,凡是做道场的仪式和敲击法器等事统统独自包揽。
  他不分白天黑夜,手忙脚乱地忙个不息。到第三天做上表的道场仪式时,突然晕倒在地。主家怕出人命,便商量着请人将道士扛出去,再作处理。
  那个道士忽然醒来听见,拚命从地上抬起头对主人说:“你且将雇工打我出去的银钱给我,我自己替你慢慢爬出去吧!”

  [难做东道]
  一个和尚每逢夏夜,总是赤身裸体躺睡在山边,口中念着佛经,舍出自己身体喂养蚊子,一心想做佛。
  观音大士听说此事,要考验他是否诚心,便变成老虎,咆哮着来到山边,要他舍出身体给它吃。
  和尚跑起来避开,大叫道:“今晚撞见这个大客人,此东道叫我如何做得起?”

  [画俯首人]
  党太尉想请人为自己画一幅逼真的画像,喊来几个画工估计费用,都说要银子数两,党太尉很不开心。
  有个画工就说:“我只需白纸一幅,笔一枝,墨一锭就足够了。”党太尉高兴极了,问怎么个画法。画工说:“黑纱帽,皂角袍,犀角带,皂靴,画一个黑番童。”
  太尉又问:“着什么颜色呢?”
  画工答:“画一只漆黑桌子在旁,你斜俯在桌上即可。”
  党太尉说:“此画最要紧的是人面,如果俯伏在桌上,怎么能看见啊?”
  画工说:“相公这等嘴脸,如何还要见人?”

  [腹中空虚]
  有个客人坐了很久,主人也没拿出一样吃的东西来款待。
  客人就说:“从前萧何追韩信至一林下溪边。”
  客人只讲了一句就停下了,主人急听下文,赶紧追问,客人又说:“看见清溪白石十分可爱,就坐谈了很久。”
  客人又停了下来,主人问客人说:“坐谈后又怎样了?”
  客人说:“坐谈已经很久,只须去了,因为腹中空虚,多谈无力。”

  [冬日摇扇]
  一个穷人去走富亲戚,无毛皮衣服,只能穿葛麻做的单服。这人爱面子,恐富亲戚见笑,冬日里带上一把扇子,席间不住摇扇,对众宾客说:“我这人就怕热,即使冬日也喜欢取凉。”
  酒席完后,主人看出了穷亲戚的做作,便请他留宿,并迎合他的做作劲,用单被篾席,在池畔亭台的风凉处搁铺,让他住下来。这穷亲戚不便再改口,只得暗暗叫苦。
  半夜后,天气更凉,穷亲戚只得披了薄被起来走动以御寒,不料失脚跌进池中。主人来看他,惊问怎会跌入池中的,穷亲戚冻得直打哆嗦、但还是死要面子说:“我怕热怕得厉害,即使冬月里睡在凉亭中,也还想洗一洗凉水浴。”

  (全文完。请欣赏下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