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文学


 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

  匈牙利人的祖先属于芬—乌戈尔语系民族。最早,他们在伏尔加河一带游牧,组成七个部落联盟,其中以马扎尔部落最为强大,因此匈牙利人亦称马扎尔人。九世纪末,马扎尔人迁徙到喀尔巴阡盆地定居,改信奉基督教,逐步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制社会向早期封建制社会的过渡。公元1000年,伊斯特万大公建立匈牙利王国;拉斯洛一世(1077—1095)和卡尔曼(1095—1116)在位时,匈牙利封建制度最终确立,十三至十四世纪,发展为全盛时期。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侵袭下,国家分为三部分,此后长时期内在强邻 (奥地利哈布斯保王朝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夹缝中挣扎。匈牙利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关于匈牙利文学的起源,从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中可以看出端倪。例如:改信基督教以前的英雄史诗、著名歌曲“莱戈什”以及传统的宗教《悼辞》、关于第一个国王阿蒂拉的传说、关于匈牙利人来到喀尔巴阡盆地并建立国家的传说,等,都是宝贵资料。

  马扎尔人在改信基督教以后,以拉丁文为国语。修道院和宫廷成了文学活动的中心。第一批拉丁文著作为无名氏 (阿诺尼姆什)和格扎依等人所写的《编年史》以及《播图本编年史》。《编年史》记述马扎尔部落的宫廷事迹,成书可能在十三世纪。 《插图本编年史》的写作时期大概在十四世纪中叶,记述了从古到十四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情况,对于研究匈牙利民族的起源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十世纪上半叶以后,西欧国家的拉丁文诗歌对匈牙利诗歌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十五世纪下半叶,马加什国王非常重视科学艺术、力求使匈牙利拉丁语文学提高到欧洲水平。这时期产生了雅诺什·潘诺尼乌什 (1434—1472)这样的人道主义抒情诗人。他是匈牙利世俗文学的创始人、民族文学的先驱。中古时代匈牙利文学遗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很少几种。现存最古老的文学是《悼辞》。它大约产生于公元1200年前后,是用匈牙利文写成的第一部散文作品。它的精炼程度和独特的风格说明,那个时期的匈牙利语言已经可以用作文学表达工具了。产生于1300年左右的《圣母马利亚哀歌》,是中古诗歌中留下来的宝贵遗物,从中可以看出匈牙利诗歌的韵律已初步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摆脱了中古时代拉丁文诗的束缚。它的特点是吸收民歌的长处,使用双韵脚。

  十六世纪下半叶,匈牙利的著名传教士加什帕尔·卡洛伊(?—1592)和艾尔多希·希尔维斯特·亚诺什 (1504—1555)把《圣经》翻译成了匈牙利文。这时还出现了著名的散文作家海尔陶伊·加什帕尔 (1515—1574),他的 《寓言百篇集》(1566)摆脱了宗教文学的影响,紧密地结合社会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失为十六世纪匈牙利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另一著名散文作家波尔奈米萨·彼得(1535—1585)是革新文学时期最后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厄勒克特拉》(1558年)是用匈文写成的第一个成功的悲剧。这一时期,历史传说中的英雄业绩吸引着叙事诗的作者。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是蒂诺第·塞拜什金 (1510—1556)。他的诗歌反映了匈牙利人反侵略的事迹;他还改写了许多古代歌谣,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作家们对流传较广的民间故事进行整理,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多尔第·米克洛什英雄的传说。它的作者是伊洛什沃依·彼得(1530—1574)。包劳西·巴林特 (1554—1594)是匈牙利文学史上第一个著名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苦难和英勇斗争精神,组诗《勇士之歌》表现了流亡者思念祖国的炽烈的爱国感情。

  十七世纪是匈牙利民族发展面临重要转折的时期,文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反抗土耳其侵略和国内统治阶级的压迫已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兹里尼·米克洛什(1620—1664)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他的长篇史诗《西盖蒂堡之危》(1645—1646)歌颂了反抗土耳其侵略的英雄业绩,富于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在伯特伦·加博尔和拉科齐·费伦茨大公统治时期,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文学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著名的作家有阿巴曹依·切莱·亚诺什 (1626—1659)、多特法鲁西·吉什·米克洛什(1650—1702)。

  十八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匈牙利的启蒙运动逐渐兴起,给文学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民族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口号,激起了匈牙利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的空前高涨,同时也促进了国内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起义者阵营中,散发过无名作者的诗篇等小册子。最能反映起义斗争精神的,是由无名诗人创作的库鲁茨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有 《契诺姆·包尔科》、《盲诗人波卡恩之歌》;《两个贫苦青年的谈话》、《贫苦青年之歌》以及《拉科齐流亡到波兰》等。

  哈布斯堡王朝在政治上的黑暗统治造成了匈牙利文化的长期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具有较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匈牙利文学作品是拉科齐的 《回忆录》和他用自传体写的《自述》。这些回忆和自述以讽刺的笔法描写了维也纳宫廷的风习。米凯什·凯来门 (1690—1761)的《土耳其通信集》在匈牙利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他那个时代的宝贵文献,真实地描写了在拉科齐宫廷中供职的情况,刻画细腻,揭露深刻,文笔清晰而委婉,将幽默与讽刺融为一体,对促进匈牙利文学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十至八十年代,启蒙运动所涉及的不过是社会教育问题和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问题。启蒙主义作家们从教育入手,并为改革祖国语言而斗争。到了l795年,这些作家就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实行共和政体的要求。拜塞聂依·久尔吉 (1746—1811)是匈牙利启蒙运动的早期思想家和文艺作家。他的著名的历史悲剧《阿吉斯》(1772年)作为启蒙文学的开端载入匈牙利文学史。该剧取材于罗马奴隶主的历史故事,借故讽今地批判了现存制度,表现了英雄人物为了自由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斗争精神。他的戏剧语言的显著特点是生动、准确、有力,并且非常个性化、打破了拉丁化戏剧枷锁的束缚,推动了民族戏剧的形成和发展。拜塞聂依的喜剧创作也同样为民族戏剧增添了光彩。喜剧《哲学家》(1777年)独具的幽默性很富于民族色彩、另一喜剧 《拉依斯》(又名《道德上的固执》)成功地塑造了贵族阶级残暴无知和利欲熏心的反面典型人物,同时刻划出贫穷者的正直和高尚。拜塞聂依的诗体书简宣传了宗教的宽容忍让精神和个性自由的思想,但在《比豪里的隐士》中又抨击了宗教狂热,嘲骂了贵族和皇帝。启蒙小说《泰里曼游记》表现了对被奴役农民的同情。

  1790年,匈牙利文化发展起了新的变化。第一个民族剧院在凯莱门·拉斯洛 (1760—1814)的倡导下建立起来了。该剧院的进步戏剧活动在匈牙利戏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在匈牙利的雅各宾党作家被反动势力处死以后,民族剧院也于1795年被官方封闭。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启蒙运动开始分化为两派。一派主张温和的改革;另一派主张沿着法国启蒙运动先进思想的道路发展,继承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传统为民族独立与国内改革而斗争。前一派的代表物格瓦达尼·尤若夫(1725—1801)维护贵族利益,反对有利于下层阶级的社会改革,但他也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代表作长诗《一个乡村公证人的布达之行》 (1790)抨击了奥地利侵略政策所造成的匈牙利社会的麻木状态。另一派的代表马尔丁诺维奇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革命文学团体。这个文学团体中最激进的一批作家,被人们称作“匈牙利雅各宾党人”,领导人是大学教授、神学家马尔丁诺维奇·伊格诺茨,还有诗人鲍恰尼和考岑奇等人。马尔丁诺维奇的著作 《哲学回忆录与上帝的奥秘》有力地揭露了上帝创世纪说的不真实性,猛烈地抨击了教会,揭露教会上层分子的阴险毒辣。他作为农奴利益的代表人,号召以武力推翻特权阶级的统治。鲍恰尼·亚诺什(1763—1845)的著名诗篇《法兰西的变革》对统治者提出了警告:“自然早就把你们严刑惩罚”。作为政治诗人,他不愧为裴多菲的先驱者之一,曾在诗中提出捣毁王座和建立平等、自由的社会。启蒙作家维尔赛吉·费伦茨(1757—1822)因把《马赛曲》译为匈文而遭逮捕。马尔丁诺维奇革命团体中的著名作家考岑奇·费伦茨 (1759—1831)力图把祖国文化提高到西欧先进国家的水平,大量翻译了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家莱辛、歌德的作品,通过翻译,把许多抽象的新名词移植到匈牙利的语言中。当匈牙利启蒙运动的主要文学流派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古典主义文学流派,这是在匈牙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现象。匈牙利古典主义作家们主要竭力使用本国语言大量翻译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巴洛第·萨博·达维德 (1739—1819)留下了颂歌、牧歌、书信和抒情诗共有三卷。

  十八世纪最后二十年间,匈牙利文学中出现了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创作倾向。这些作家努力使启蒙思想在匈牙利得到传播,提出了向民间学习的口号,带动了许多作家走向新的创作道路,在富有人民性的作家的作品中,更为明显地表现出反对封建压迫和专制暴政的倾向。这一时期,匈牙利的文化活动中心从佩斯转移到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以诗人秋柯诺伊为首,在这里成立了德布勒森文学小组,在复兴古代匈牙利民间诗歌和创造新的民主主义文学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秋柯诺依·维德茨·米哈依 (1773—1805)是匈牙早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 《傍晚》反映了启蒙思想和渴望自由与光明的信念,嘲笑了伪善,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无知和偏见。他的诗朴实无华、语言流畅、富有民主主义内容,远远超过以前的匈牙利诗歌。秋柯诺依是一个在匈牙利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德布勒森文学小组的第二个杰出诗人是法泽考什·米哈依(1766—1820)。他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匈牙利启蒙运动反封建的斗争传统。他的著名长诗《牧鹅少年马季》中的主人公马季要以暴力回敬暴力,“无情的三倍回击”。这是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及社会心理所作的高度概括。在匈牙利文学中,马季是第一次出现的穷苦人民的英雄形象。作者不仅把马季刻画成一个勇敢无畏的勇士,而且描写成一个具有相当文化教养的人,成为人民群众向统治者复仇的象征。总之,匈牙利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为魏勒斯马尔蒂、裴多菲等人的革命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借鉴,而且还促进了1848年革命前夜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