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军旅小说

  1、 新时期军旅小说的基本特点
  答:1、突破表现禁区,题材范围扩大。(1)对新的时代
  战争的书写。《西线秩事》、《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韩静霆)均写中越战争。(2)对战争悲剧的书写。乔良《灵旗》、黎汝清的《皖南事变》、《湘江之战》、《碧血黄沙》。(3)对国民党抗战的书写。周梅森的《国殇》、《军歌》均写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战争故事。2、真实地表现战争生活,现实主义特色的凸显。黎汝清的《皖南事变》。3、新的历史书写视角--新历史主义的出现,主流革命叙事的被超越。4、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的借鉴。莫言《红高粱》、乔良《灵旗》运用意识流和结构主义的手法。
  1、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的现实主义文学成就
  答:1、主题内容:突破假大空的旧套,大胆表现生活矛盾,真实地再现了新时期的部队生活面貌。(1)军内不正之风:赵蒙生之母吴爽为赵蒙生办调动。(2)四人帮时期生产的臭弹,导致薛凯华的牺牲。--部队建设现代化的问题。(3)靳开来因为战友而死,但却连三等功都未立。--处理靳开来立功问题上,仍存在不讲实际,缺乏人情味等问题上。2、人物塑造:突破三突出的旧套,刻划了一批真实生动、血肉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1)梁三喜:军事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生活朴素。承受着家庭生活的巨大压力。(2)靳开来:技术精、作风硬,嫉恶如仇,直爽,但又是一个具有严重缺点的人物。(3)赵蒙生:将军之后。经过那场严峻战争的洗礼,身心得到升华。
  3、采访、人物自述与回忆的叙述方式:小说以赵蒙生接受采访,引起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
  3、莫言《红高粱》的主题意蕴与艺术特点
  答:主题意蕴:1、自然而蓬勃的民间文化精神与反礼教、文明的“规范”。野合--“奶奶和爷爷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相亲相爱”。2、天然的抗敌精神与对政党、派别意识的超越。
  第4节:“谁是土匪?谁不是土匪?能打日本就是中国的大英雄。老子去年摸了三个日本岗哨,得了三支大盖子枪,你冷支队不是土匪,杀几个鬼子?鬼子毛也没揪下一根。”3、民间写作立场与对“红色经典”主流话语的反叛--颠覆对土匪的看法等。
  艺术特点:1、儿童视角--价值评判:“我爷爷”的视角。2、意识流手法--时空交错,内心独白。3、传奇叙事。野合。剥人皮(孙五剥罗汉爷爷的人皮,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