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知青小说

  1、、如何看待知青小说的得失
  1、肯定性评价。2、否定性评价:如成坚:“作为集体不幸的知青,对自己的罪孽又作何处置?逍遥:“千千万万知青付出青春、血汗和爱情从事的垦荒事业,竟是将美丽的草原滥垦成沙漠的千古罪人的事业。等等。3、正确的评价:理性地看待知青小说,要用时代意识重新审视知青生活与知青文学。
  2、 如何看待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意识
  答:其创作思想主要是对人生理想与信仰的追求。《心灵史·前言》:“不,不应该认为我描写的只是宗教。我一直描写的都只是你们一直追求的理想。是的,就是理想、希望、追求”
  从迷恋草原到皈依宗教;1、《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讴歌草原母亲(人民)的宽广情怀与坚韧精神。“母亲--人民,这是我们歌声中,不,是我们生命中的永恒主题。” 2、《北方的河》:理想主义的奋进之歌。3、《金牧场》:个人成长或追求人生理想的心灵史。4、《心灵史》:宗教信仰的神圣追求:(1)信仰:回民艰难生存的精神支柱。(2)哲合忍耶:用世代生命与鲜血捍卫神圣的信仰(护教史与殉教史)。
  关于张承志作品的争论:1、革命理想主义的被质疑
  徐友渔:《徐友渔文集》:“这是一种畸形的革命理想主义,它把革命的价值高于一切,高于物质享受,高于文化、科学、艺术,高于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关系,甚至高于生命本身。”
  尘世生活的意义全部被取消。2、宗教救世意识的被质疑:宗教信仰的虚妄一面或民族主义情绪。
  3、、如何看待史铁生小说的哲理追求或哲理化趋向
  答:《务虚笔记》:对人生命运的哲理探寻。即由爱引出生死、善恶、时代与个人等人生哲理问题。
  残疾人C与女“知青”X--讨论残疾与爱情的问题以及残疾人的性爱等。
  医生F与女导演N--美丽的相恋与痛苦的分手。
  画家Z与女教师O--O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爱而选择死。
  干部WR与女教师O--志向不同而分手。
  诗人L与女青年T--L的滥爱。
  Z的叔叔与其恋人--恋人为爱作出的牺牲。
  Z的父母--历史原因造成夫妻终生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