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历史小说

  1、 新时期历史小说的繁荣与特点
  答:1、历史书写的多重视角:(1)农民起义:黄巾大起义--杨书案《九月菊》。李自成起义--姚雪垠《李自成》。捻军起义--凌力《星星草》。太平天国起义--顾汶光《天国恨》。(2)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鲍昌《戊戌喋血记》(3)重要历史人物:明代改革家张居正--熊召政《张居正》。
  2、系列化作品的出现:(1)二月河的清代名帝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2)唐浩明的晚清名臣系列:《曾国藩》、《杨度》、《张之洞》。(3)凌力的清代少年天子系列:《少年天子》、《暮鼓晨钟--少年康熙》。(4)杨书案的历史名人系列:《老子》、《孔子》、《庄子》等。
  3、多样化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1)义军领袖形象:李自成、洪秀全等。(2)封建帝王形象:康熙、雍正、乾隆等。(3)封建臣子形象:曾国藩、张居正等。
  2、分析《李自成》中的李自成和崇祯形象
  答:1、李自成形象:智慧、英勇、但骄傲、缺乏政治远见。
  车厢峡遇险,奇计脱险(一卷十七);李自成刺死了左光先之侄--万夫不挡之能的左世雄;一卷第十五章:郝摇旗拉走队伍,李自成不杀之却送银两作路费等。
  2、崇祯形象:中兴之主与无能、悲剧的皇帝。
  “朕自登极至今,十三年了,没有一天不是敬慎戒惧,早起晚睡,总想把事情办好。” “中午,崇祯用的是最简单的素餐。”多忌多疑、刚愎自用:下严旨副巨款(同上)要李国瑞上交40万两银。任性:处置黄道周(上书停征饷银)、刘崇周等人。寻将黄道周、叶廷秀下旨处死。同时这也注定了他只是一个悲剧皇帝。
  3、《曾国藩》中曾国藩形象的文化内涵
  答:唐浩明的《曾国藩》。曾国藩形象或文化人格:
  1、儒学人格: “济苍生、扶社稷”的政治理想。儒家“修齐治平”的楷模。墨絰出山,临危受命--尽忠王事等。2、理学人格:誓死作忠臣。彭玉麟、李鸿章、王凯运等劝其自立,拒之。不近女色。(只娶一个小妾)不爱财。3、枭雄人格:(阴毒、残忍一面,对法家思想的继承--内儒外法)。4、黄老思想:“知其雄,守其雌”。丑道人:“黄老可医心病”。不争天下--不听曾国荃的劝告。5、人性弱点: “胆气薄弱”、忧谗畏讥、谨小慎微、敏感多疑。被石达开二次击败,跳长江自杀。
  4、分析《张居正》中的张居正形象
  答:张居正是小说家熊召政长篇小说《张居正》中的主人公。其形象主要表现为:
  1、作为政治家和改革家的张居正。 “勇敢任事,豪杰自许”、 “拍案捕钦差”等章节中,首辅之争成赢家-- “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 一条鞭法等。2、作为普通人的张居正:与玉娘之情。沉湎女色的人。虚荣心:南归似帝王等。3、作为历史悲剧人物的张居正:削爵籍家、几近开棺戮尸、 --“无人敢言张江陵”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