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90年代新诗散文

  一、90年代新诗述评
  90年代,新诗在多种向度上探寻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多元是新诗在90年代的基本风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广泛的实用主义对物质的追求,诗歌作为一种“贵族”和观念的艺术,很难市场化,诗歌呈现处四面碰壁的尴尬。80年代诗歌的光荣沦为了90年代的流浪汉。
  诗歌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状态:
  诗人队伍分流。一些诗人转写散文、小说,一些下海经商。“先要脱贫,才能脱俗”;
  诗歌格局多元并举;
  诗歌文体意识进一步强化;
  “后新诗潮”(后朦胧诗)80年代的第三代诗人成为90年代诗坛的主力;
  诗歌呈现处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价值解构和亵渎,私人化写作成为时尚。
  整体讲,90年代诗歌创作是歉收期。
   二、90年代散文述评
   90年代是散文的繁荣期。散文烙下了文化转型的印记。对现代性的思考和散文自身的现代性问题是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内涵和特点。
   90年代的散文热,主要体现为:一是旧作重刊层出不穷;二是散文刊物增多;三是染指散文者日众;四是读者对散文的高消费。
   90年代散文繁荣的原因:一是文学的边缘化中散文所具有的文体优势;二是散文成为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和情感存在方式的首选文体;三是散文最能适应出版的市场化和商业性;四是散文的市民文化性使散文成为市民的主要文学消费品,散文充当了市民的“文化快餐”角色;五是文学的多元审美时代为散文作为自由体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90年代散文的主要类型:
   文人散文,以汪曾祺、张中行等为代表。汪曾祺注重散文的闲适传统,把散文作为文人审美化的一种生存方式;
   文化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作者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个体的生命来询问中国文化的历史和命运,以重温和反思的方式走上“文化苦旅”,重新整合传统的“文明的碎片”,以重新建构知识分子的人格和文化视野;
   学者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等为代表;
   人文散文,以张承志、韩少功等为代表,他们关心当下知识分子的境况和文化命运的思索,知识分子的沉沦与抵抗。
   汪曾祺继承了传统散文的闲适、冲淡品格,独抒性灵,以现代生活关注古典情趣和心灵。文字雅洁,少雕饰,行云流水。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学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后有《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等散文集问世。
   余秋雨散文的特点是强烈的文化意识、独特的文化感受、丰富的文化联想、深刻的文化思考,新鲜的散文意境。
   余秋雨的散文有别于学术论文,有别于山水游记,他将学者文章通俗化,演义化,把世俗文章学术化,既满足了读者的趣味,有能够适应文学商业化的价值取向。但散文也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