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译本《儒林外史》




  越南文译本《儒林外史》由越南汉学家、翻译家潘武及汝成合作翻译,1961 年 4 月由越南河内文学院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根据 1959 年中国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版本译出的,全书分为三册,为五十五回全译本。此译本 书前所附译者撰写的《序言》分作《作者》、《作品的现实性》、《作品的 民主思想》和《作品的艺术性》四个部分。《作品的现实性》部分有云:“对 比儒生们丧失人格的百态,作者还塑造了一些下层人物的形象,而且不隐瞒 自己对他们的好感,并把他们带进儒林的历史中去,把他们看成真儒。这一 作法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罕见的。”《作品的民主思想》部分有云:“吴敬梓 描画了一幅清朝社会的逼真的图画,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作者接受了当时 的一些民主思想,特别是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民主思想。”《作品的艺术性》 部分有云:“《儒林外史》所采用的讽刺艺术手法,完全像十九世纪欧洲批 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作者尖锐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并且作了极其深刻的描绘, 不是给几个人物写传,而是给儒生们写历史。”另外,这篇《序言》在谈到 译本的翻译工作时,还写道:“《儒林外史》的文字别具一格,有史家文字 的特色,遣词造句往往包含着批判和讽刺意味。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朴实无 华,仔细推敲就使人感到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艺术技巧。这种情况也使人联 想到吴敬梓之前的司马迁和吴敬梓之后的鲁迅的笔锋。所以《儒林外史》的 文字可以说是一种最难译的文字。因为语言严谨、微妙,我们对在越南不常 见的名词术语作了些注释,而在遇到一些耐人寻味的段落时,怕表达不出其 深远的含意,我们又增添了一些解说。《儒林外史》这个译本是第一次在越 南介绍和译述,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裴纪老人的指教,译文尽力做到忠实 于原文。”由此可以看出,译者的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这个译本的《序 言》也可以代表越南汉学界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就。
  (选自汇评本《儒林外史》附录二,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收入本书时,作者作了校订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