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儒林外史》的翻译与研究




  据韩国学者赵宽熙博士介绍,现行的《儒林外史》韩译本,主要有两种。 最早译出《儒林外史》韩译本的学者,是陈起焕先生。此书分上、中、下三 卷,每卷末都有译者说明,共 987 页。上卷卷首译有闲斋老人序文一篇。全 书是译者采用忠于原文的直译方式译出的。由于是直译法,译文不够流畅, 有些译笔还显生涩。此译本 1990 年由汉城明文堂出版。1991 年韩国■江出 版社出版的第二种《儒林外史》的韩文译本,是中国延边大学崔承一、崔奉 春、张义源三位教授全译本之翻印本,全书亦为三卷本,共 933 页。第一卷 卷首有序文和主要人物表。此译本的译文比较流畅通达,但误译不少,如将 季遐年的人名误译成“假年”,将吴敬梓的“梓”字错译为“xin”音等。韩 国在翻印这一译本时对译文作了修改和润色。
  韩国学者研究《儒林外史》始于本世纪 60 年代初期。据初步统计,三十 余年以来,发表有博士论文一篇,硕士论文八篇,专题论文九篇及书评二篇, 目录如下:
  一、学位论文
  1.李启远:《吴敬梓论》,汉城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63 年。
  2.李星:《〈儒林外史〉研究》,汉城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75 年。
  3.郑基先:《儒林外史研究》,檀国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81 年。
  4.金镇妙:《在〈儒林外史〉上的清代知识人相考察》,高丽大学中文 科,硕士论文,1982 年。
  5.徐采希:《儒林外史研究》,庆北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87 年。
  6.蔡禹锡:《〈儒林外史〉的人物研究》,韩国外国语大学中语科,硕 士论文,1989 年。
  7.郑荣豪:《〈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和讽刺技法研究》,庆熙大学中
  文科,硕士论文,1991 年。
  8.申秉澈:《儒林外史构造研究》,汉阳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92 年。
  9.赵宽熙:《儒林外史研究》,延世大学中文科,博士论文,1993 年。
  二、专题论文
  1.李桂柱:《〈儒林外史〉瞥见》,载《中国学报》第 21 辑,1980 年。
  2.李星:《儒林外史和其讽刺文学》,载《清州大学论文辑》第 13 辑,
  1980 年。
  3.金镇妙:《在〈儒林外史〉上的理想的人物研究》,载《中国论总》,
  1,1984 年。
  4.李秀雄:《儒林外史的人物与其时代意义》,载《文科学论丛》第 17 辑,1985 年。
  5.朴宪用:《儒林外史和 Candide 的比较研究》,载《中语中文学报》 第 2 辑,1985 年。
  6.康泰权:《儒林外史研究》,载《中国问题研究》创刊号,1986 年。
  7.康泰权:《儒林外史研究》,载《中国语文学》第 13 辑,1987 年。
  8.许根培:《从“儒林外史”看到的作者的历史意识与其社会批评的样相》,载《教育研究》(公州师大教育研究所)第 4 辑,1987 年。
  9.Kim IK-sam:《儒林外史的社会分析》(Social Analysis ofTheSchalars),载《中国学研究》,6,1989 年。 三、书评
  1.李汉祚:《〈儒林外史〉——再发现韩未畅销书》,载《世代》4 卷10 号,1966 年。
  2.李星:《儒林外史》,《中国古典 100 选》,东亚日报社,1980 年。 关于韩国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情况,赵宽熙博士将其归纳为两个 时期。他写道:“首先是近代以前,传统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者的议论。其 次则是进入 20 世纪以后受到西方影响的一批研究者的议论。传统研究者的论 点主要集中于作品中人物和环绕人物周围各事物的真实性。而近代的论者的 焦点则侧重于分析《儒林外史》内容中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意识与做为一种“讽 刺小说”所应有的各种具体表现。后者还将其关心的领域扩充到讽刺小说的 结构与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关系。(参见南京大学出版社版《儒林外史辞典》书中赵宽熙所撰《韩国的〈儒林外史〉研究概况》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