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言,文章的肌肤与表情

作者:谭轶斌

理想,就有目标,就有世界”,这“理想”“目标”“世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反正读者是不清楚的,其实作者也未必清楚,这段话颠来倒去就是在说一个意思,即要为理想而努力,至于一会儿“朋友”,一会儿“我”的,恐怕作者自己都弄糊涂了。
  
  四、虚无的体式
  
  近几年,中高考作文题的要求中多有“文体不限”一句,这确实提供了自主选择文体的空间,给学生们带来了福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但很多学生却在“文体不限”与“不要文体”之间错误地画上了等号,以致出现了不少“四不像”的文章。其实,文章一旦脱离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
  人们在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时,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目前的PISA(国际学生测试项目)阅读测评就把所有测评的文章分为四大类:为个人目的而使用,如小说、传记、地图、书信、邮件、博客等;为公共目的而使用,如通告、广告、规划、报纸、表格等;为职业目的而使用,如手册、调查报告、备忘录、时间表等;为教育目的而使用,如文章、图表、数据表等。其实,写作也未尝不是如此。即使同为文学类作品,小说、诗歌、散文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这种差异很大部分反映在语言上。
  比如,同样是关于“读书”这一题材,记叙类、议论类、描写类、说明类等文章,语言都应有自己的特点。
  我的外祖父平时特别笨拙,还得我母亲给他戴手套。可他摆弄这些文物书籍时他的手却像主祭那样敏捷娴熟。我曾千百次地看到他漫不经心地起来,绕他的桌子转一圈儿,一两步就穿过了屋子,准确地抽出一本书,用不着选择,一边翻着书。一边回到他的坐椅上去,刚一坐下,就用拇指与食指联合动作一下子翻到需要的页码。并让纸张发出一种皮鞋般的响声。有时。我走近这些盒子,它们像牡蛎一样打开着,我发现里面裸露的肌体,灰白发霉的叶片,有些肿胀,覆盖着黑色的脉络,吸着墨汁,散发着菌味。
  这段选自萨特《读书》的话语,虽是译文,但我们仍可以读到作者对外祖父读书情状的入木三分的描写:“用拇指与食指联合动作”,对翻书动作的刻画精确至极;“牡蛎”的比喻恐是前无古人,“裸露的肌体,灰白发霉的叶片,有些肿胀,覆盖着黑色的脉络,吸着墨汁,散发着菌味”。这些描写则把“文物书籍”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培根著名的《论读书》中的话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就完全是议论的语句,说理严密,有着很强的逻辑性。若是记叙、说明,则又有其他的语言表述方式,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全是纯粹的说明,准确而干净。
  文体是一种形式,而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某种形式期待着某种与之相适应的内容,某种内容也必然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形式。然而,中学生作文的语言很多时候不“合体”,文体意识的缺失使语言失去了文章应有的个性。
  
  五、低落的情绪
  
  我们常常看到中学生的作文多小家子气,当然也不乏大气之作,像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他们》,有一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望着他们之前的我们,仿佛是《逍遥游》中的蜩与学鸠,盘桓在梧桐树那三丈的天地里,如井底之蛙般志得意满。在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之后,当我们深入到他们的世界之中,刹那间天地开阔。鹏鸟之逍遥,尚有待于六月之息的助推。我们好比那羽翼渐丰却停于陆上的大鹏。他们便是那六月之息。唯有那股思想之大风呼啸而来,我们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直抵达他们那建筑于天际的精神圣殿,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从上述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长于理性思考的学生。一个人的笔墨从何而来?来自于他的胸襟和视野。人生决定态度,视界决定境界。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视界低俗,文字的境界也不可能高迈。一个人如果没有对人生的体悟,没有对世界的思索,他的语言必定是寡淡的。
  而语言的寡淡与否与人写作时的精神状态有极大的关系。韩愈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后人把他的理论概括成“气盛言宜”四字。确实,一个人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中学生常常为写作文而苦恼,那“分娩”的过程痛苦不堪。这样的写作状态,又如何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这时的文章,不是自然流溢出来,而是硬着挤兑出来的,所以语言要么是生涩,要么是拼凑,甚至是惨不忍睹。
  总之,语言运用只是写好文章的一个环节,但其优势却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面目,因为语言是文章的肌肤与表情,是最直接让人看清楚的。所以,中学生首先要训练自己的“语感”,要辨别得出什么语言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其次是积淀,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蜕变,“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汪曾祺语);此外,要善待语言,运用时不要用力过猛,一大堆的大话套话,就像化了舞台妆的美女,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会有人喜欢的,只有一切合宜,才会有博雅之作、合体之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