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追梦——我心永恒

作者:占淑红




  2008年4月,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高中语文组的角逐在淮南一中进行。从桐城到安庆至淮南,我一路追梦前行。帷幕落下,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荣获“省级新星”称号。回望一行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感慨良深。
  
  一、心中有梦:一程山水一程歌
  
  犹记18年前,因家庭原因,我站在吴汝纶创办的有着百年历史的桐城中学古朴庄严的大门口,艰难转身的瞬间,泪水长流。其时,一个梦想隐隐升腾,渐渐清晰,深深扎根:读中师,一样把书教好!三年后,我来到大山深处一所小学,每每霞光收尽暮霭四合之际,斗室之内,一灯慰我岑寂,一书伴我无眠。夜阑人静,推窗而观,远山隐隐,如巨人坚定矗立;小河潺潺,似精灵执著歌唱。如是三载,我顺利拿下了22门自考课程,获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三年积淀,也给了我一双飞翔的翅膀。
  
  二、文本解读:从奴隶到将军
  
  又是三年,我从深山到乡村到小城,由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站在桐城二中的讲台上,课时少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便凸显出来,我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时一位睿智长者、特级教师朱新敏老师热情地鼓励我要树立信心提升自己,超越教参大胆创新,启发我要想发现文本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必须以深度解读文本为前提讲深讲透。他的话一下子廓清了我混乱的教学理念,我这才明白,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于是,我沉下心来,钻研教材,力求有个性、负责任地解读教材,“一粒沙子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渐渐地,我能读出流淌在“绝代”词人李清照浪漫闺情词背后的隐忧;我发现祥林嫂额头上的伤疤是自觉维护纲常的愚忠的见证,也是心灵沙漠的标签;我能领悟敏感多情的郁达夫对故都之秋深沉别样的爱,也能体味他那中国文人特有的“以悲为美”的浪漫情怀……学生们在我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别里科夫式的套子,在欣赏王羲之为已成陈迹的美丽往事“兴怀”时,他们也有了自己“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惆怅……我和我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在教材面前,我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奴隶,而是创造的将军!
  
  三、教学风格:有个性就可爱
  
  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是艺术,就讲究鲜明的教学个性。我开始了把握规律形成个性的追梦之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中文核心期刊是我案头必备的读物;于漪、钱梦龙等语文大家的课例我反复揣摩,汲取营养。当然,我更不会忘记身边的恩师朱新敏,我常常坐在他的课堂上,仔细听,认真想,下课还不失时机地向他质疑。一篇新课文,我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查询资料,寻找最佳突破口;设计主问题,拓展延伸;每个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导语、结语、甚至过渡语我都精心打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磨炼,我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流畅自然。课堂上,我像邻家的大姐姐,充满爱心和智慧,循循善诱,娓娓而谈。那充满激情的讲解,富有启发的提问,精当独到的点评,余音袅袅的小结,都给学生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而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巧妙化解,更让他们愿意亲近我这位幽默诙谐的朋友,我成了他们最爱的师友。
  
  四、教学思想:在历练中积淀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置身高中讲台,一晃就是五年。此时,我感觉遭遇到事业发展的瓶颈。我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平台来提升自己、超越自我。于是,我先后参加了安庆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的角逐。层层筛选中,与高手频频过招,我逐渐意识到:高手的较量,拼的是思想!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教书不为稻粱谋,把教育当毕生的事业去追求,摒弃浮躁,甘于寂寞,理智地对待层出不穷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才不会在盲目跟风中迷失自我;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博览群书、杂学旁收,关心时事,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一定有梦想、有激情、爱生活,把课堂当做生命旅程的一部分去全身心地投入;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会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着眼学生的未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这些能使一个老师摆脱匠气、小家子气,也是一个老师灵气、大气的底气所在!
  因此,一些人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热衷于分组讨论,我则强调回归语文本真,注重语言文字的推敲和品味,在含英咀华中追求语文的浪漫和诗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静静地思考,让他们做一根快乐的芦苇。我改变让学生在题海中扑腾的做法,带领学生读书、思考、写作。我相信,一个有积累、会思考,有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也能在高考中拿高分;放弃能力的培养、境界的提升、文化的熏染,一味搞题海战术,实在是舍本逐末。在语文活动中,当那些内向的孩子们不敢展示自己时,我用自己两度挑战小城电视播音员虽败犹荣的经历告诉他们,青葱岁月,要敢于拼搏,留成留败不留悔!此时,路虽漫长,梦渐清晰,我步履蹒跚但执著快乐地行走,行走!
  几分耕耘,些许收获,心血凝成的文字时时见诸报刊,我还获得了安庆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冲击“教坛新星”的过程中,我整整过了六关,完成了一次苦痛而坚韧的拔节,漫长而美丽的蝶变!
  回首往事,十五载岁月如流,我坚守三尺讲台,感动并深深陶醉,陶醉而苦苦追求。我不在意起点何处,只追寻心中梦想,一路跋涉,我心永恒!
  (安徽省桐城二中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