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以经典文本为依托 构建立体高效的古诗教学范式

作者:佚名




  本期名师:朱新敏
  青年教师:苏 凯 胡双全 朱仲莉
  
  朱新敏:各位老师好!新课程推行以来,诗歌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但有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如缺乏针对性、普适性,甚至科学性。
  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就有建立范式的必要和可能。哲学家托马斯·科恩说过,建立范式是任何一门科学达到成熟的标志。诗歌教学也不例外。怎样找到一个抓手,在有限的课时内,轻松导引学生寻幽探胜,让学生徜徉在诗意的境界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鉴赏水平,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以经典文本为依托的立体高效的古代诗歌教学范式”的构想。今天,我们借占淑红老师在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考评课上所授的《醉花阴》教学片段,对这一话题作一探讨。
  师: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你认为最能体现这首词神韵的是哪个词或哪个句子?
  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最形象。这句用“黄花”自比,形容自己容颜憔悴,可见主人相思的刻骨铭心。比喻,使词作更富神韵,更引人联想。
  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说“人如黄花瘦”?
  生:花瘦,人更瘦,更见痛苦之深,且有比较的意味。
  师:有人认为这种修辞叫“较喻”,比较、比喻兼而有之,我认为有道理。黄花是什么花?
  生(抢答):菊花。
  师:既是菊花,为什么不说“人比菊花瘦”?
  生:黄,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泛黄的面容,比如《菊花台》里的“你的笑容已泛黄”。
  师:借助歌词理解古诗词,有这种意识很好!我们要明白,古诗词中的颜色具有暗示性,容易引发相关联想。
  关于这首词,还有个小故事,我们一道看课后习题二。想一想,离别之愁事关夫妻双方,为何赵明诚苦思冥想、废寝忘食三昼夜写出来的50首诗词却不敌易安三句?
  生:因为赵明诚是男性,不够细腻。
  师: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作者是谁?
  (生微笑,有所悟)
  生:因为李清照“我笔写我心”,有切身感受,赵明诚只是想象妻子的所作所为。
  师:有道理,但还不能完全让人信服。若说代人立言,就一定不如亲历者感受深切,那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催人泪下的《葬花词》?
  (生困惑,思考)
  师:我们是否可以从二人的处境、对离别的不同感受入手,从李清照的身世入手找到其愁甚于赵明诚之愁的原因?
  生:据我所知,李清照没有孩子。封建社会,一个已婚女子没有孩子,往往有被休的危险,而且这种隐忧愁苦会时时泛上心头。这种感觉赵明诚应该没有。
  师:对!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与明诚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势的地位,使李清照不得不忧,她的情感比明诚要复杂得多!所以,李清照从生活中撷取几个片段把相思之苦写得深挚感人。而明诚则代人立言,难免隔靴搔痒。不过,细心的同学或许已经发现,“永昼”难捱,“半夜”凉透,“黄昏”把酒,上下阙的时间似乎有点错乱,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三个场景不一定发生在一天之内。
  师:这意味着什么?
  生:说明她思念丈夫并非一时一地,而是常事。
  师:对,错乱的时间像个小小的窗户,让我们看到长久以来郁积在她心头的相思。在明诚宦游莱州、淄州期间,清照独居青州,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表达相思愁苦的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
  ……
  师:读了这些闺情词,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吗?
  生:浅显易懂。
  生:感情真挚,词句警人。
  生:还有许多细节描写,比如赏花、饮酒。
  师:是啊!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多用白描,语言清丽隽永,意境自然浑成,后人谓之“易安体”。
  朱新敏:这个教学片段给人以很多启示,耐人寻味。我们先就切入点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胡双全:占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以“黄花”为切入点选得好。它内涵丰富,从形象到情感,从修辞到意境,从句到篇,从篇到人。教师善于创设环境,可谓引导得法。
  朱仲莉:言之有理。“黄花”这一切入点之所以精妙,是因为它“牵一发而动全身”。“黄花”的色泽与内质都能给人以联想。“黄”,让人联想起少妇因思夫而形容憔悴,面色泛黄,含蓄又富有美感。但若能引导学生进而分析“黄花”傲霜的美质,从而烘托出词人高洁的情怀,不同流俗的气质,这样对切入点的分析就更深刻了。
  朱新敏:选取的切入点,最能显示教师的匠心。好的切入点,可以使教学如风行水上,流畅自然。苏老师不妨谈谈你对选取切入点的体会。
  苏 凯:诗歌教学切入点可以是诗歌的主要形象,也可以是诗歌疑点、隐蔽点、分歧点等。以选取分歧点为例,我国古代诗论特别发达,对经典诗歌的评价特别丰富,只要教师博览群书,总能找到诗评家们对同一诗句的不同评价。教师可以借此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追根溯源,作出评判,从而解读、鉴赏文本,锻炼思维,培养能力。
  朱新敏: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一般有一个主问题。那么本课有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呢?
  苏 凯:高效的诗歌鉴赏课,一定要设计一个颇具张力的问题。“赵明诚苦思冥想三昼夜写出来的50首诗词何以不敌易安三句”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不敌”二字,是结论性评价。心高气傲、才气逼人的赵明诚为何会输给妻子李清照,这是一个既有趣味性又耐人深思的话题。细究起来,这里面涉及诗歌创作的深层次问题,作品的题材领域、表现技巧等只是显性方面,作家的生活体验、创作心理等才是决定性因素。评语易下,分析较难。占老师巧用苏格拉底式的追问法,让学生层层深入地思索其内在原因,由词到人,知人论世,从三句话中读出了贯串于李氏闺情词中的隐忧,这是一个发现!借此,从上下阙内容中看似矛盾的时间上,悟出诗歌表达的典型性,使学生的认识深入一步,也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胡双全:确实如此。如果说一堂语文课好比是一池水,那么,语文课中的“主问题”就是击水之“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生便可共同在“石”与“浪”的波动与回响中共享语文的美丽。在教学《长恨歌》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唐玄宗是重色轻国的帝王,还是不忘恋情的痴男?杨玉环是娇媚恃宠的妃子,还是忠贞不渝的怨女?借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紧密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归纳主旨。
  朱新敏:教学是个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过程,因而必要的拓展往往是课堂亮丽的风景,也是执教老师出彩的绝招。大家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胡双全:对文本价值定位决定了拓展的方向,占老师显然是要学生借助一首词了解一类作品一个人。所以由《醉花阴》而“闺情词”而“易安体”,从而把文本上升到类概念。这样的拓展就有了举一反三的功效。
  朱仲莉:诗歌教学的拓展得有个度的把握。占老师从本词延伸到李氏闺情词进而到易安体可谓恰到好处,此时假若再拓展到她的豪放词甚至其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假若由李词描写“愁”的精妙,让学生尽情列举古诗词中写愁的名句,以证明愁有形,有体,有重量,有颜色:这就会冲淡教学的重点,使教学变得冗赘、拖沓。
  苏 凯:我以为,拓展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有机,即拓展的内容与经典文本存在着水乳交融的联系,而非牵强附会;二是适度,即拓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相吻合,不可揠苗助长;三是参与,旨在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让他们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拓展,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学养,而是为学生搭建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拓宽视野的平台。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为例,我作了如下拓展:(1)王国维认为该词为词中“千古壮观”,评价是否妥当?(2)“故园无此声”,“故园”当真“无此声”吗?如何认识诗歌表达中的“无理”现象?(3)贵族出身、仕途顺利的纳兰性德自称“人间惆怅客”,联系韩菼所说“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全面认识诗人的出身、经历、性格对其创作的影响。这样拓展既与文本密切相关,又符合学生实际,由点到线到面,循序渐进,浑然一体。
  朱新敏:各位老师谈得很好。“以经典文本为依托的诗歌教学范式”,就是依托经典文本,以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意境,拓展迁移,知人论世。
  这个范式具有如下特点:高效,立体。所谓高效,首先巧选突破口,创设主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篇。其次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典型示范,触类旁通。所谓“立体”,其一,由点到面,多维感知;由篇到人,知人论世。其二,打通古今,连接中外;比较印证,深度感知。其三,以意逆志,调动生活感受;将心比心,触摸诗人灵魂。
  今天我们探讨的“以经典文本为依托的立体高效的诗歌教学范式”正是如此。它为初窥古诗教学门径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
  当然,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范式的形成是要经过长时间探索的,只有实践中检验,不断完善,才能永远保持鲜活灵动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