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好风凭借力

作者:张伟忠




  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贴近学生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既能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又能体现出中考的选拔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应重视试题的教育性和导向性,力求使语文试题成为一份有效提高学生素养、正确引领教学的教育文本。下面以山东省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说说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一、在试题中渗透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语文教材历来重视选取体现民族精神的诗文,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滋养。那么在中考语文试题中,我们能否也联系实际生活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呢?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试题中作了一点尝试。如积累与运用部分第3题:今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精神。请你写出体现这种精神的两个成语。这道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于关注生活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当他们在脑海中搜索并写出这类成语的时候,相信他们对这些成语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会有更深刻的体悟。另外,为引领学生关注民族文化,我们还设计了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等传统节日调整为法定节假日。请以其中一个节日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引用相关诗句;写出有关的习俗及内涵;语言简明、连贯;字数80字左右。这道题切入的角度是话题写作,但写作的内容指向传统节日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通过试题促进学生理想与人格的升华
  
  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理想和健康的人格,使他们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语文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我们在试题中也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积累与运用部分第4题,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诗句,让学生仿写句子: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揣摩原句进行仿写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原诗的良好影响。再如第5题:法国作家_________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等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是一道文学常识题,注重在对常识的考查中引导学生关注伟人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另外,第2题(标点符号改错题)引用了古代的一句名言作为语料:“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中考语文试题所选择的语料,最好蕴含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信息,且有一定的教育性,才有可能对学生理想和人格的升华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不能失去语文试题的效度,即题目必须具有“语文味”,首先要立足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和语文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自觉地加以渗透、引导、升华。
  
  三、激发学生个性,提高其文学欣赏能力
  
  中考语文试题从“标准答案”一统天下到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反映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中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发挥学生个性的,应该是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如古诗阅读选取了宋之问的《渡汉江》,命制了下面的题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渡汉江》是一首文浅意深的好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学生可以根据诗歌后面所附的写作背景进行个性化的解答。也许有人会质疑这首诗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但有距离才有挑战,才有提升的空间。学生可能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感同身受的阅读中去体会这种人类共通的感情,通过移情作用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在不断被引导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课内现代文阅读部分,我们选取了《我的叔叔于勒》结尾的六段,这是原先中考试题较少涉及的文段。有一道题是: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句话是“我”在心中默念的,至少有这样三重效果:强调了“我”与于勒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刻画了“我”的矛盾心理。如果从叙述角度看,这里再次突出了小说写作的儿童视角。从儿童视角来观照成人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读者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小说所散发出的人文光辉和艺术魅力。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学生都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并用专业术语来表达,但是,如果学生能够细读文本,他们多少会发现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并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里的关键是中考题目的命制要以切合文本和学生实际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并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解读文学作品。所谓“正确的方向”,无非是尊重学生,尊重文本。以此来指导中考语文命题,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个性,反过来又会促进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解读。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通俗文化、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并非一日一时之功,但通过中考试题有意识的引领,可以很好地发挥中考指挥棒的作用。200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第四大题,选择了一篇论述汉字书法艺术之美及对其他艺术形式(如中国画、传统建筑、武术、古典小说等)影响的文章,其中有如下两道题:
  19.第⑥段中,作者说《水浒传》呈“水脉系结构”。结合阅读原著的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20.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的主体图案,其灵感就来自汉字书法艺术。结合本文,简要说明其设计意图。
  这两道题目都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开放性。第19题是一道间接的名著阅读题,所谓“水脉系结构”,是对《水浒传》小说结构的形象概括。《水浒传》先是以不同人物为线索分别来写,后写众好汉聚义梁山,展开情节。全书结构就像河流一样,条条支流汇入干流,奔涌向前,因而这种小说结构形式被作者称为“水脉系结构”。学生必须结合自己阅读原著的体验,再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才能答出这道题,同时也对《水浒传》的结构艺术和汉字书法之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第20题是拓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的试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对语文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五、打通文理界限,体现人文关怀
  
  中考语文试题,不能为了所谓的科学性而失去生命的热度和生活的新鲜度,要扎根生活的实际和文化的沃土,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体现人文关怀,使试题成为学生发展和提高的新起点。山东省自2007年启动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淡化文理分科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们选择了陈之藩的《科学与诗》。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科学探索与诗人创作之间的共通之处。作者认为科学家与诗人的共同理想是求真寻美,但实际上他们的活动无法逃避纷扰喧嚣的现实。题目如下:
  21.第一段中两个“觅句”分别指什么?
  22.从全文看,科学研究和诗人“觅句”有哪些相通之处?
  23.就文中引用的庞卡立和爱因斯坦的话,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24.文中加点的“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分别指什么?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25.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这几道题目实际上是搭了一个支架,引导学生一步步、一层层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写作特点的把握,并启发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如何对待学习、创新和生命。文章最后说:“人类是在一个喧天锣鼓的悲剧中挣扎,即使是诗及科学里也得不到片刻的安静。”这种悲悯情怀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类世界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学生未必能从理性的层面加以分析,但是可以通过做题加深这种感受和认识,意识到这个问题或现象,并学会思考。
  另外,作文题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怀。题目是半命题作文:我依然_____________。学生既可以写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也可以写个性的张扬;既可以写对某事的执著,也可以写对某人的感情……关键是强调写作主体“始终如一”的态度和情怀。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心理、情感的稳定发展。
  一份中考语文试卷,影响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考生,虽然答题的时间有限,但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对教学的引导力量是巨大的。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努力体现教育性和导向性,应该成为命题者的自觉追求。一份体现了教育价值和正确导向的中考语文试卷,才能真正把学生和教学引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2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