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从导向功能谈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

作者:曾晓东




  近年来关于语文试题导向功能的研究。谈得较多的还是探讨如何按照试題“指挥棒”的指向改进教学,较少研究命题如何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合理引导教学。也就是说,我们更多地认可了“存在就是合理的”。哪怕对试题有意见,也只有根据命题的要求,被动地“改进”教学。笔者以为,这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瓶颈”。对于语文试题命制中的一些不正确导向。我们应该发出质疑的声音:“从来如此,就是正确的吗?”我们可能无力改变现状,我们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但起码我们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笔者从中考语文试题的取材、题型选择等角度探讨语文试题应该如何导向教学,并以2007年38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探讨。
  
  一、关于“阅读能力”测试材料取自“课内”还是“课外”的问题
  
  多年来,“阅读能力”测试材料取材“课内”还是“课外”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现代文应以课外为主,文言文应以课内为主。这种认识在统计结果里得到了印证。2007年38份中考试卷中“阅读能力”测试材料取自课外的比例为69%,其中文言文取自课外阅读测试材料的比例为16%。这说明69%的课外材料多是现代文部分的,文盲文取材课外材料的比例极小。
  笔者以为,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应该逐步向课外延伸取材,直至全部取自课外。因为考试是以检测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为目的,那就不应该以能否读懂课内的几篇文章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标准。倘若一个初中毕业生被认为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然而阅读一般的课外文章却不得要领,这不能算作是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的。
  “阅读能力”测试材料全部取自课外对教学来说更具有正确的导向功能。
  考试材料取自课内还是课外,实际上反映出是侧重考查记忆能力还是考查实际阅读理解能力的价值取向。利用课外材料命题不仅可以避免教师把教材教“死”,也可以有效抑制师生猜题、押题的侥幸心理。而且,课外取材更容易着眼于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社会问题的内容,这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引导教师明确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人担心这种导向将使得师生抛弃教材,或者淡化对课文的钻研,而将目光转向大量的随意性的课外“阅读训练”上去。这实际上是认识的问题,道理很简单,试题材料离开教材并不意味着教材没有用了,因为实现课程目标必须要从教材中来,不用此教材,必用彼教材,谁能保证从课外随意(甚至认真)选取的文章比教材选文更加文质兼美,更加适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反过来说,教材不过是例子,如果上课时教例子,考试时又考例子,教学和考试都局限在例子之中,就好像在笼子里养鸟,是培养不出搏击长空、翱翔千里的能力的。
  另外,有人认为文言文测试材料取自课外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并有可能削弱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完全不必担心。只要命题者选取的课外命题材料难易适中。命题的知识点、能力点没有超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要求,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2008年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试题中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是一比一,各占50%(《2008年台湾地区学测国文试题》,《语文学习》2008.4),比例之大、要求之高是大陆难以望其项背的。但这种导向并没有把台湾的学校和社会搞得一团冬烘,相反的,台湾现代散文的成就得到了大陆学界的高度认可。
  
  二、关子“表述”还是“选择”的问题
  
  为了方便统计,本文简单地把题型分为“表述”和“选择”。结果显示,2007年38份试卷中“文字表述题”的比例高达93%,“选择题”的比例仅占7%,反映出命题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较一致。
  近年来,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客观选择题是舶来品。不适宜用来考查语文能力,特别是从导向功能上看,它鼓励题海战术,助长侥幸心理。因此,选择题比例逐年缩小,文字表述题,特别是开放性较强的文字表述类试题大量增加。
  实际上,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是与主体性、创造性阅读理念的深入人心密切相关的。传统的阅读理念是“读进去”,即把文章作为主体。阅读者一般只是单方面被动地去理解索取意义;现代阅读观则要求不仅“读进去”,还要能“跳出来”。根据阅读者的个人体验,读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开放性试题由于能够提供多方向的解题思路与多元化的答案,有利于调动发散思维,鼓励发表独到见解,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受到追捧。这种试题导向,促使评价侧重于关注教学中那些“无法教”的内容。因为“无法教”,相应的,师生也就无须被动地在题海中操练。题海战术、应试教学模式也将逐渐失去它的市场,使语文学习得到解放。
  但是,这一理想状况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原因很多,其中有评卷的因素,也有命题的因素。
  开放性的主观表述类试题因为答案多元,使得阅卷评分难度加大。因为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把握评分。无穷无尽的讨论又会占用太多的时间,于是大部分教师都会设计出几个“参考答案”。问题是“参考答案”到了操作的时候大多变成了“标准答案”,结果可想而知,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都不可能回答得跟“参考答案”一致。5分的题目,答得好的不过三四分,答得差的也能得二三分。这样的评分结果自然影响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理想的导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假如说,延长阅卷时间,选用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阅卷可能就会减少这种题型的负面效应。那么命题就成为能否发挥这种题型正确导向作用的关键了。遗憾的是大量低水平的开放题充斥试卷,严重影响了这种题型应有的导向性。如下面试题:
  例1 请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例2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例3 在开发海底淡水的过程中,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分条叙述,至少写出3条。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类似这种大而无当、不着边际的开放题不在少数。这使答题与评卷都经历着痛苦的过程,不仅考生难以作答,评卷也无从下手,考题自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
  与主观表述类题型受宠的情况相反,选择题在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中备受冷落。统计数据只有7%,有的试卷甚至彻底排斥这种题型。
  其实,对选择题题型的导向功能,对于是否让它继续在语文考试中发挥作用,还应该继续深入讨论。目前看来,对它的批评,除了“鼓励题海战术,助长侥幸心理”外,还有诸如不利于考查“求异思维”等。每一种题型在具有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合理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