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丰富多彩的美国高中语言艺术类课程(一)

作者:郭英剑




  林老师:你好!
  谢谢你的祝福,我已平安抵达美国,现在在西雅图家中给你回信。
  谢谢你对上篇文章的兴趣。你说在了解了“美国并无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式的语文课”后,更加想了解:美国高中阶段的语言艺术类课程到底都上些什么内容?有没有统一的课本或是教材?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深层次上涉及到美国中学阶段母语教育的整体状况,回答起来比较复杂。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就主要针对高中阶段来谈谈美国的语言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情况以及主要内容。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请不要忘记我上回说过的,美国的高中阶段学习期限一般为四年,即9~12年级。另外,你还需要知道的是,美国高中阶段的学习,就像美国的大学阶段学习一样,实行的是学分制。因为实行学分制,就自然而然牵涉到学生的选课问题,而因为选课,他们把课程都做了编号。如“语言艺术9”“语言艺术10”,或“英语9”“英语10”等,分别指代高中9年级和10年级的语言艺术必修课程等。
  总体而言,美国对高中生在语言艺术类课程上的学习是有明确要求的,要求学习四年,由此可以看到对”语言艺术“的重视。与此同样也要学习四年的课程还有: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数学和科学。我们国内现在的高考把重点放在“语文”“数学”“外语”和所谓的“大综合”上,其渊源不知是否就来于此,但其理念应该是相同的。
  虽然美国各州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若要相对细化的话,其高中的语言艺术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9~10年级的必修“语言艺术”课程,第二类是在11~12年级的选修课程,第三类是AP课程。
  那么,第一类课程学什么呢?如我上次所说,主要为“口头交际、阅读、写作、语言学习和文学”,也就是依然以强化语言的基本训练为主。不过,各学校课程的上法有所不同。
  有的以单讲写作、阅读为主。位于夏威夷火奴鲁鲁的罗斯福总统高级中学,9年级语言艺术课程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强化训练其阅读和写作为目的”。
  有的单讲文学。我在上封信中曾经说过,(西雅图)罗斯福高级中学10年级的语言艺术课程,就“主要研究美国文学从开始到当代的状况”,其目的是要“深度探讨美国早期的文学与思想,同时探讨美国当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还有的学校在9年级时,把语言艺术与其他2~3门课合上。
  你可能会问了,这如何上法?举个例子来说吧。(西雅图)罗斯福高级中学把9年级的“语言艺术”与“世界历史”和“科学与健康”合起来上,在一个学期里,不同的时间段(block)上不同的课,如一个时间段上语言艺术,一个时间段上世界历史,一个时间段上科学或是健康。这样合上的一门课,学生是可以交叉选课的。
  那你可能又会问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其实,这样安排是出于帮助高中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在这门课的课程描述中有这样的说法:这门课就像是个“小学校”,可以让新生有家的感觉并尽快融入到大的学校中来。
  就此而言,你是否感到,我们的课程安排也可以更人性化,更以学生为主,甚至更多更细致地考虑新生的心理呢?
  那么,第二类课程学什么呢?
  一般来说,到了高中的11和12年级,各个学校都为学生开设了众多的语言艺术选修课程。我对(西雅图)罗斯福高级中学等几所中学所提供的课程设置作了简要分析,认为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语言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文学类课程,以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学科。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些具体的课程都上些什么内容吧。
  先说说第一种语言基本功强化训练的课程,主要包括“说明性写作”“演说”“创作性写作”“高级创作性写作”等。
  “说明性写作”(Expository Writing)为一个学期的课程,0.5个学分。它是要求较高的一般写作课程,会布置大量的写作任务,特别锻炼学生在写作时的“组织结构”“遣词造句”。它要求学生既要学会表达“个人观点”,也应该注意“关注读者”,更不能忘了“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设置该课程的目的之一,是要学生在写作中能发现不同话题的新意,甚至于发现自我。它还特别注重锻炼学生在写作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要求他们树立既能给别人提出有益的修改意见又能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意识,并熟练掌握其表达技能。
  “演说”(Speech)课为一个学期,0.5个学分。这里的英文Speech,既可以翻译成“演说”,也可以翻译成“说话”。实际上,演说就是说话,不过是熟练的和有思想的说话而已。现在恰值美国总统大选的初选阶段,看到那些候选人在公众面前个个口若悬河,再看看一般民众在媒体面前也都伶牙俐齿似的,你就知道“演说”这一“说话”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开设应该是有原因的,它受很多学生欢迎也就不奇怪了。
  该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但更要学会根据各种情形来发表演说。演说的类型包括:表演式的演说,说服人的演说,解释性的演说,或者纯粹是给人带来娱乐的演说。该课程同样要求学生学着去采访别人,并强调小组讨论的重要性。
  无论是“创作性写作”还是“高级创作性写作”,其实都是“文学创作”课。两门课均为一个学期的课程,也都为0.5个学分。
  在“创作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课上,学生组成一个写作小组,尝试写作各种不同的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乃至歌词。在小组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创作的愉悦和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学会怎样去表述自己的作品,又如何对别人的作品做出反馈。
  除非获得批准,否则,只有选修过“创作性写作”的学生,才能选修“高级创作性写作”(Advanced Creative Writing)。该课程的上法与“创作性写作”相似,但有时候会给同学们创造一些发表或者展示个人原创作品的机会。
  我在高校任教近20年,发现我们的大学生虽然都很优秀、都很勤奋刻苦,但存在着两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是不善于思考,二是拙于表达,无论是口头还是笔头。当然了,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两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但是,当我们对照美国高中上述课程设置时,是否也应该反问一句:我们在大学生的高中阶段,给予他们类似的“说话”“写作”的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了吗?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上了大学中文系就能当作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奇怪的是,没有人去追问,也没有人告诉我们的学生:怎样才能当一名作家?!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我下次接着介绍其他课程。
  现在,正值中国春节期间,祝你节日快乐、家庭幸福!
  
   郭英剑
  2008年2月10日
   于西雅图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