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咬定青山不放松

作者:孟宪军




  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对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在继承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在改革中提高,不断向着科学、客观、高效的目标迈进,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势:
  一、选材范围由窄到宽 首先,由课内到课外,课内课外并重。课改以来,中考对待课内古诗文出现过两种倾向:一种是抛弃课本,对教学造成了不好的导向,课内古诗文变成了对付考试的训练材料;一种是坚持考课内,但由于试题不能出新,造成了猜题押宝现象。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古诗文的教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完全不考或机械地考,都不利于学生重视并掌握我们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很显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便成为有效途径。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课内与课外结合考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2%增加到40%,也证明了这一趋势。其次,由单篇独段而多篇比较。近两年许多地区采用了课内外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考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文言文课内外比较占到了45%以上的比例。再次,由普通而典范,突出特色。目前中考对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选材上除出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趋势外,还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题材和体裁趋向多样化,二是课外选材更注重典范性。如山东省卷所用杜荀鹤的《小松》,江西省卷所用陆游的《夜游宫》,江苏南通卷所用卢梅坡的《雪梅》,其作者多为著名诗人,不但形象鲜明,意境优美,而且大都具有突出特色。
  二、考查角度由单向到多向 中考古诗文的设题呈现数量上的由少到多和考查点由单向到多向的趋势。文言文阅读除了通过字词解释、语句翻译、内容概括等来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外,还注重从评价人物、探究写法、阐发感悟等角度设题考查。古诗词鉴赏则由1个题目发展到2至3个题目,由着重考查理解诗意,发展为分析形象、领略意境、探究主旨、品味字词、揣摩技巧等多角度鉴赏。多向化的另一种表现是试题设计由拘囿走向开放,一方面扩大了学生选择的空间,增强了答题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加强了题目与学生本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日见其多的鉴赏评价、领悟启示、联系生活类题目,其目的就在于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
  三、能力要求由低到高 考查角度的多向性,同时带来了对能力要求的提高。过去课内单篇文言文阅读所考字词、语句和内容的理解,实际上是考记忆性积累,学生基本上是背现成答案,难以真正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而从课内外比较阅读,则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方法积累乃至能力积累去解决问题。而对古诗词的考查由粗浅的诗意理解到多角度的探究,则进入了初步鉴赏的层面,向“课标”提出的“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课程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四、命题技术由稚拙到成熟 首先,由零散到整合。中考如果能够通过有限的几个考题考出学生对选段、对整篇乃至对多篇课文的整体理解,从而甄别出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的水平,窥一斑而知全豹,那一定深受师生欢迎。近几年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2006年山东省中考题:甲乙两则选文(《为学》《孙权劝学》中的选段)蕴含着同一个道理,试加以概括。这类试题,不但切入了选段乃至全篇的重点,甚至统摄多篇课文的精髓。其次,由粗糙到细致。2007年兰州中考题: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这类题目的设计在精细程度上与以往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设题既基于文本,又超出文本,由理解文本发展为阐发个人的见解,进而发展为看法要新颖独特;由单向的评析发展为相对完整的鉴赏。这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中考古诗文试题的这些变化和发展趋势,复习时应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游读与记诵 教学新课离不开阅读,应考复习阅读同样必不可少。两者目的不尽相同,方式也有差异。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可以采用“游读”的方式,即在阅读中游思,借助文本语言判别信息、唤醒体验和建立联系,边读边思,边思边读,以实现“温故”“联想”“生疑”“知新”的目的。具体说,一要读出知识积累。比如读《陈涉世家》,读到题目、作者,就应联想到《史记》的体例、内容概要,联想到司马迁所处的朝代、在史学与文学上的地位等。二要读出语言点。读到“陈胜者,阳城人也”,就要想到这一句式的特点;读到“陈涉少时”就应确认“少”的读音。读到“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就应辨别两个“之”字的不同之处。三是要读出情景画面。诵读诗歌要加入联想想象,并对情景画面进行整合、审视、品鉴。四是读出美点。读出作品的哲思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感受作品的特色。五要读出问题和新的感悟。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还要通过联想、比较等方式获得对作品更全面、更深刻的感悟。
  古诗文复习还需要涵泳背诵。背诵是扩大积累、内化素养的基本途径,可以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既有短效,又有长效。因此要让学生背得熟练流畅,背得抑扬顿挫,背得入情入境,背得准确无误。
  二、寻道与悟法 要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还需探寻、归纳古诗文语言自身的规律,领悟、总结解读方法。比如通过辨别诗词题材类型,把握其思想内容。古代诗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等等。而不同类型的诗歌在题目上的用词各有特点,像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而感怀诗则多带有“感”“怀”“忆”等字眼。了解了这些特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诗歌的思想意旨,从而为鉴赏诗歌打开一扇大门。又比如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都具有固定的内涵,如梅——坚强、不屈不挠,鸿雁——思念、孤独,江水——时光的流逝,明月——团圆或思乡。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诗歌的意象进行归纳提炼,有意识地运用到对于古诗词的解读过程中。以此类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还可以从作者个性、情景关系、描写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古诗词进行梳理,摸索规律,形成方法。同样,关于扫除文言文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等,都可以让学生去汇集整理,提炼概括。
  三、求同与辨异 中考把比较阅读作为考查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师生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复习方法。首先,要物色内容,筛选材料。可以把课内文言文依照题材内容划分为不同类型,如言志、战争、学习等,然后从同一题材类型的课文中选取比较篇目或文段。其次,确定比较点。要根据材料特点寻找材料间的结合点,如形象、话题、观点、情感倾向、手法等。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师表》都是关于臣子向君主进谏的,可以从其进谏目的、方法、结果等方面设点进行比较。《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都是表现羁旅怀乡的,可以从体裁、意象、手法、情感等方面设置比较点。再次,要进行求同和辨异训练。这一过程学生需要分析归纳和概括升华,需要有创新思维成果的产生。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过程本身而不全在于结果,因为这种探寻是一次从新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再探究的过程;也是为了举一反三,使学生能从中领悟方法,获得技巧。
  四、猜读与赏评 对于课外古诗文,除了在平时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加以补充、拓展外,在复习中有必要安排专题阅读与鉴赏。鉴于中考对古诗文考查精细程度加强,能力要求提高,对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可采取如下策略。一是猜读。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言字词语句的意思进行猜测、推断,重点是解决异读、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问题。二是翻译。能准确、通顺地将选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三是探究。要对选文作多向、深入、细致的探究。其中猜读是基础和关键,决定着解读的整体水平。要通过不断反馈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阅读水平,总结存在的问题,提高猜读的能力。对课外古诗词,可采取写作赏析文章的方法。教师可推荐著名诗人的典范作品,并给学生提示或示范写作赏析文章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对诗词进行综合赏析或从某一角度赏析。这种方式能够起到正确领会命题意图、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多重作用,与传统设题练习的做法相比,力度更大,见效更快。
  五、延伸与内化 古诗文阅读鉴赏中的拓展性、开放性试题主要有评析型、感悟型、联系实际型等几类,是近几年学生答卷中失分较多的题目类型。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题目要求联系现实阐发感悟,学生却转述或评析选文内容。这类题目不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考查学生运用现代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判文中的形象和情感,或者运用文中的文化内涵反观现实生活的能力,而这正是学生的弱项,要么陷入选文,要么抛弃选文随意联系。二是缺乏创新思维能力。有些评价型、开放型题目指向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辩证、发散、逆向思维的能力,但学生却表现出因循守旧、思想保守的问题,因而不能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三是认识能力偏低。主要表现为对于选文中观点的局限性认识不够,对人物形象内涵认识不深入,以及对社会现实无知等问题。在新课教学和应考复习过程中,应该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让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要着眼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学会古为今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不断提高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总起来看,虽然古诗文阅读在一张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高,一般为10%左右,但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却不可低估;另外,它对教学的导向性也不可忽视。因此,对这一板块的教学和复习,必须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这样学生的民族文化之根才会扎得深,长得牢。
  (山东省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5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