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评分答案”与“复习答案”初探

作者:王大绩




  我们反对高考复习中的“题海战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复习方式“以考代练”,将考试和复习混为一谈,盲目地以为单凭简单的大量做模拟题目就能“熟中生巧”,提高考试成绩。
  考试和复习有关联,但也有重要区别。考试是迸发能量,展示能力,以获取优秀成绩为唯一目的;复习是积蓄能量,强化意识,为获取优秀成绩作充分准备。
  认识这种区别,对于语文学科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对高考语文试题规律的认识。
  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包括语文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中的日积月累。语文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固有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比率的展示。正因为此,认识试题规律并强化对试题规律的认识,最大可能地接近“自觉意识”就成为复习的关键。
  题海战术不能实现这种突破,因为对题海的盲目和迷信,使教师和学生往往以“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其实,“参考答案”只是供阅卷评分时使用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准确,有些甚至在某方面存在缺陷。对“参考答案”的盲从,不但无助于形成、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反而会干扰、模糊学生的“自觉意识”。很多“参考答案”在阅卷中都要做校正、补充,甚至被推翻。
  为改变以“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的语文复习惯用方式,有必要引入“复习答案”的概念,并顺势将惯称的“参考答案”,改称“评分答案”,以使其各司其职,莫相僭越。“评分答案”,只是作为阅卷评分的参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以理解,可以修正,在阅卷中也可以接受;但是不能照搬到复习中来。“复习答案”要力求准确、规范、严谨、精彩,力求尽善尽美。为达到强化“自觉意识”的复习目的,“复习答案”也可以做必要的变形和延伸。
  获得“复习答案”的过程,就是落实“一词一句一份题”总体思路,明确“动态、比较、判断”基本原则,锤炼“确认、整合、发散”意识能力的过程。这是促进语文学习回归“本色”的努力。因为复习中的这一过程,呼唤着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积淀。而这积淀,源于平日的语文学习——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习。
  上述这些“总结思路”“基本原则”和“能力意识”,近年来,我已经在多本专著(如《高考语文实用读写教程》)及多种专业报刊上反复阐述,其目的只有一个——以语文的方式推进语文备考,并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兹举两例。
  [例1·压缩语段·2007年北京卷·2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重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8.4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评分答案]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评分答案缺陷]①“信息一”只13个字,要点有所缺漏,表述不够完整;②“信息二”共24个字,时间表述模糊,语句不够连贯。
  [复习答案形成]语段共6句话。以“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为筛选信息标准,保留第4、第5句,成为两条信息的基础。再经过“比较、判断”,从中确定“一级信息”,作必要的调整。
  一、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
  二、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
  [复习答案]
  信息一: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将引入北京。
  信息二:2008年4月,北京段作为应急调水通道将具备通水条件。
  [复习答案延伸]如要求每条信息不超过10字,则可以再次在“复习答案”中框定“一级信息”,作必要的调整。信息一:2010年长江水进北京。信息二:2008年春北京段通水。
  [例2·现代文阅读·2005年北京卷·21]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评分答案]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评分答案缺陷]①题目不够准确;②所答并非所问;③所答似是而非。
  [复习答案形成]相关语段共两句话: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语段中并无“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在史铁生这篇回忆性散文《合欢树》里,“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物,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对自己母亲的怀想,而不是母爱的普遍的特性。两句话中,第二句话是重点,这是十分明确的。至于“母爱是普遍的”“母爱又是独特的”云云,可能是读者的感悟,或是读者从文中悟出的道理,但绝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内容。
  [复习答案]文章并不是“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的;文章结尾处写的是孩子“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作者这样写想表现的是:尽管人人都感怀母爱,但我的母亲给予我的爱是如此深厚与特殊,任何人也不能够真正懂得我对母亲的独特感受。
  作为测试,“评分答案”的某些局限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在我们的备考工作中,“评分答案”与“复习答案”的区别却不可不辨。探求正确答案生成的过程,以强化科学思考问题、规范解答问题的意识,最终提高考生的思维品质,培养考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