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论语〉选读》教学建议

作者:周良华




  《论语》是国学经典,在高中开设《论语》的选修课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毋庸讳言,如今许多教师根本没有通读过《论语》,不懂《论语》是教不好《〈论语〉选读》的,最多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读《论语》,补上这一课,是教好这门选修课的最基本的条件。
  还要正确看待《论语》。年长一些的教师经历过批林批孔的特殊年代,头脑里早就有了一部被严重歪曲的《论语》。学《论语》前首先要洗脑。我们要充分认识孔子的伟大,这不完全是后人吹捧起来的。子贡是大富翁,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人恭维他,说他比老师厉害,子贡回答:“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三百多年后,司马迁到曲阜瞻仰孔子遗迹后,满怀深情地写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思想固然有保守落后甚至反动的一面,但我们更要看到儒学积极进步温情善良以人为本的一面。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是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所以我们应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论语》进行探究分析评论。下面对如何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提些建议。
  
  一、注重内涵,传承文化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儒家学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论语》比起《周易》《尚书》等经典来,又较为通俗、易懂,适合作为启蒙读物,所以它很快成为儒家经典中地位最重要、流行最广泛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一字一句都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圣人之言,是立身处世、安邦治国的最高准则。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主要成因,古代思想史的主线,政治文化的基调和框架,整个是非观、善恶美丑观、荣辱观、进退观、成败生死观等等所组成的人生和社会观念体系,都渊源于它或与它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头脑中的观念,有许多是辗转曲折因承自它,只是我们自己往往不自觉。许多人第一次读《论语》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就是明证。《论语》中的思想、智慧、哲理、方法论等,许多至今还是有用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前言中就指出:《〈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还提出了五点具体的学习要求:
  第一,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
  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教师们不要轻易放过前言,一定要仔细研读。笔者认为教学《〈论语〉选读》的重点应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传承文化、提升思想。要重视背诵名句与成语,这些名句与成语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慢慢品味其意思,探究其深刻意蕴,然后融化进自己的语言,影响我们的精神。余秋雨先生曾说:“《论语》是美德的最高文本……《论语》这部书,被中国读书人背诵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喧闹中,有谁突然说出《论语》中的一个句子,往往还能使现场安静下来,大家如见先哲光临,片言只语也要洗耳恭听。如果在海外,素昧平生的华人偶然见面,交谈甚欢,而其中有人引用了半句《论语》,立即会使大家觉得这次见面出现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间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历史的脸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学习《论语》是我们精神上的寻根,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
  即使是词语的学习,也要突出文化内涵,特别是一些看似简单而常用的词。以第一课《为政以德》为例,笔者认为以下两个词语教师应该详细解释:
  道德: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指行有所得,在实践中的养成,所以有“德行”一词。道是指人走的路,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之以政”“道千乘之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其实讲到这一步,学生也只是似懂非懂,实际上“家”就是氏族,氏族的联盟即部落就是国。天下就是各部落的联盟。当时的社会形态、国家政权与现今有很大的区别。
  从文本处理的角度来说,按照王荣生教授的理论,《〈论语〉选读》应是定篇的定位,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与欣赏的目的。如朱自清所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第3页)
  
  二、着眼整体,适当补充
  
  《论语》所录孔子与门人及时人问答之词,编辑体例很杂乱。除少数篇章有个大致的中心以外,各篇均无一定中心。它的分篇既不是逻辑的(即按内容类别分篇),也不是时序的(即按着“语录”的时间先后分篇)。各篇,都是取该篇的第一章第一句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作篇名,如《学而》《子路》《子罕》《阳货》《卫灵公》……本身并没有意义,更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每篇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语文版《〈论语〉选读》课文内容按主题编排,即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选自《论语》全篇。这意味着教学上应采用我们较为陌生的主题型教法。作为主题型教法教师要突出主题、围绕主题,根据主题有所拓展,必要时补充与之相关的内容。要尽量避免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要力求把本章每一段话根据主题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一以贯之。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第一课《为政以德》为例,笔者以为可作以下梳理与总结: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与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提供某一个具体的治国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