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诸因互解

作者:王 芳




  【教学缘起】
  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然而面对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如何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最大幅度地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便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老师们习惯了一篇篇地翻译串讲文言课文,习惯了逐字逐句地讲解词句知识和分析文言语法时,我们是否还可以找到一种全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方法来教会学生推断词句意思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改变以往古文阅读复习课上那种“言者无味,听者无趣,弱者无助”的传统模式?这便是我这节课的设计初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课由一则填字游戏导入。如左图所示,家徒四壁、徒劳无功、无心观战、作壁上观四个成语按照一定的位置顺序排列,根据已知词语和关键字,填写其他三个成语。
  此游戏中,已知词语与未知之间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每一个方格中的字都是组成四字成语的一个必要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制约又相互阐述,亦如文章。字、词、句、段是构成文章的因素,文章中的诸种因素也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文章本身的规律,也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我们把它叫做“诸因互解律”。
  古文也可以用诸因互解的方法来解读。根据语境,推断文言词句的含义;以文解文,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可以分成同义互解、对句互解、连文互解三种情况。
  二、分类解析——文言文中的诸因互解律
  基本思路:教师出示例句,要求学生用句中的词句来解释加点字。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同组例句中“诸因互解”的规律。
  (一)同义互解
  例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解说]“非小弱”是此句的翻译难点。但“自若”与“非小弱”可以形成互解关系。“自若”即“如常”,即“像原来的样子”,它是“非小弱”的肯定说法,因此可推断“非小弱”中强调了变化,是“没有变得弱小”的意思,“小弱”在此活用做动词。
  例2.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解说]根据语境“言沛公不敢……”和“言臣之不敢……”,可以推断“倍德”中的“倍”可以与前文“背项王也”中的“背”形成互解关系,都有“背叛,违背”之意。“倍”是通假字,“背”是本字。
  例3.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北京海淀区模拟试题)
  [解说]“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可借助前句“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理解,两者含义相同。“食玉炊桂,因鬼见帝”较之前句更简练、更浓缩,因此可推断出其含义是“如今让我吃宝玉一样贵重的东西,烧桂木一样的柴草,通过鬼一样的谒者,见天帝一样的大王。”
  “同义互解”规律特点小结:
  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构成了“同义互解”的关系。
  (二)对句互解
  例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解说]根据文言句式特点,“利足”与“能水”的结构应该一致。“能水”是偏正结构,译为“能游水”或“善于游水”,因此可推断“利足”也是偏正结构,“利”即“便”、即“善”,是“善于、擅长”的意思,“足”也应该是动词,即“走路”,译过来就是“善于走路”,这就与“能水”自然对应起来,形成了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对句互解关系。
  例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解说]“除臣”与“拜臣”相对应,同为动宾结构,由“拜臣”译为“授予官职”可推知“除臣”也是“授予官职”的含义。两词形成了结构相同、意思相同的对句互解关系。
  例3.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列传》)
  [解说]“入则……”与“出则……”相对应,意思是“对内……”“对外……”,形成了结构相同、意思相反的对句互解关系。故“入则……”句中加点的“以”字,反映了“出则……”句中“接遇宾客”和“应对诸侯”的关系,即作连词,可译为“从而”。
  “对句互解”规律特点小结:
  形式相互对应的语句,其对应成分一般结构相同,意思或相反相对,或相同相近,因而也就构成了互解关系。这种形式相对、结构相同的语句之间就构成了“对句互解”的关系。
  (三)连文互解
  例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史记·屈原列传》)
  [解说]正确理解“伐”字,需要借助前文“谗”和后文“非我莫能为”的释义。“除了我,没有谁能做”这句话已经饱含了居功自傲的色彩,再加之“进谗言”,便可推断出“伐”有“夸耀”意。
  例2.夫五人之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野草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解说]“皦皦”的含义可以根据前文“不足道”和“独”推断。“不足道”即“不值得称道”,“独”具有明显的转折性,可见“皦皦”含义应该与“不足道”相反,即“光明显耀”。
  例3.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2005年高考北京卷《吕氏春秋·慎行》)
  [解说]“诛”常作“杀死”意,但联系后文语境,庆封还“走如鲁”,即“逃到鲁国”,可见“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中,景公等人并没有“杀死”庆封,而应是“讨伐”庆封。
  例4.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北京宣武区模拟试题)
  [解说]“人有言其贤”与“复有言其勇”相对应,语句结构相同,意思相近,形成对句互解。但“勇”字的翻译,常被译为“勇敢”,当做褒义词。但结合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对应了“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一人之毁而去臣”对应了“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毁”即“诋毁”,是“进谗言”。由此可推断“勇”绝非褒义色彩,而应作贬义,译为“鲁莽、空有勇力”。
  这种结合前后文语境,推断文言词句的方法就是“连文互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