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淡化”有度,无度则废

作者:王栋生




  “淡化”有度,无度则废
  
  “淡化文体”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提出有没有必要?文体“淡化”的利弊如何?有哪些方面确有成效?处理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淡化文体”还能走多远?……接到编辑部的命题作文,涌过来的这一连串问题,显然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这些本该是专家的工作,但作为教师,问题又很现实地摆在面前。我只能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体会,管窥蠡测,以供同行参考。
  
  1.这并非是新问题,但必须在课改中逐步解决
  “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淡化文体不是不讲文体”,现在,大家都会这样说。也就是说前提是默认文体可以“淡化”,而所要讨论的只是讨论如何“淡化”的问题。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目前学生写作文体混乱的现象令人担忧。在十多年前,很多老师呼吁“淡化文体”,可是现在有些同行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不大会就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发议论,他们表明自己的观点时不注意论证的过程,缺乏论证的手段;他们说明事理的能力比较差,不会对一个事物下定义;有些学生无法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却毫无必要地穿插大段的议论。近年这种现象确实比较普遍。
  高中语文课标中有关文体的表述有这样一些话:“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写作教学目标中,有这样的话:“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可以看出,课标没有否定“文体”的存在,只是“淡”成了“了解”。
  也有同行认为是教科书在“淡化文体”。这个问题有案可稽。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中教材,以语文知识教学为中心,文体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科书则以文体组元。90年代后期,那套教材遭受过强烈的社会批评。客观地看,当时以文体组元有当时的道理,也有当时的背景。文体组元注重文体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很明确(比如,高中一年级要求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写作复杂的记叙文,也以此为训练的重点)。然而只强调文体,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回顾当时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阅读视野不宽,他们写出的文章规规矩矩,符合文体要求,但是缺少灵气活气。改革开放初期,中学语文教学恢复元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缺乏长期效应。最近翻看了一些学校编选的作文集,我注意到,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的议论文入选的不多,即使有那么几篇,话题陈旧,内容过时,论证的方法简单,语言套话很多。我估计编者选文很为难,如果多选,势必雷同。但那些议论文所表现出的“规矩”意识给人印象很深。
  目前教科书组元方式不尽相同,有文体组元的,也有专题组元的,但即使实施整体教学,也不可能离开具体文本的体类特征。我看过几种不同编法的教科书,好像还没有哪种版本的教学目标中“淡”到不涉及文体的。因而把学生文体知识差归咎于教科书也未必站得住脚。我们可以看到,即便使用文体组元的教科书,学生写作仍然会存在文体不分的倾向,有些还很严重。以跨文体的人文专题组元是不是就不能完成文体教学的任务?苏教版高中语文在施教过程中,一些教师反映,正是由于专题文本体类特征不一,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对照,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出文体特征。
  过于强调文体,效果不好,教训很多;淡化文体失度,则学生文体意识淡薄。这是一个困扰语文教学的矛盾。
  
  2.高考作文带来的影响
  中学教育,存在“学”“用”“考”三者关系,最有价值的关系应当是“学”和“用”,但是现在通行的却是“学”与“考”的关系。学点文体知识,一生有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民族语文教学的好传统。而一旦成为“考”的重点,麻烦也就出现。学生的文体意识不强,平时教学中固然可以反映出来,到了高考作文中则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也是引发争议的重要依据。
  僵化的写作模式和评价标准制约了学生的写作个性,强调文体的作文考试也难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们的作文训练是以文体为中心的,议论文就得看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要以理服人;记叙文就要讲起伏和描写,要以情动人。高中作文训练以议论文写作为重点,每学期作文大部分是议论文训练。记得当时只有每周的随笔,学生会写一些记叙文,改随笔成了教师的精神享受。1988年高考作文题是“习惯”,文体不限,对作文教学的冲击很强烈。据当年阅卷的大概统计,写记叙文者得分大约高出四五分,而当年的议论文套路明显,匠气十足,乏善可陈。于是“不要限定文体”的呼吁就强烈起来了。虽然当时高考并没有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但是“四不像”早在90年代初就出现了。高考阅卷中每发现文体不明却才情洋溢的试卷,都会引起争议。这些作文文体特征不明确,但往往显示出活力,老师们笼而统之称之为“杂文”,评分结果也多对考生有利。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教学带来过活力,“淡化文体”在一定程度上曾解除了对学生的束缚,试图给他们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让学生能发挥自己写作的优势,这,也是事实。
  说到“淡化文体”,避而不谈高考作文不现实。高考作文能引起全社会如此关注,这是很多同行没料到的,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每年,社会各界关注高考作文题,并非我们中国人的写作意识强,而是高考牵涉千百万人的根本利益。部分省市自治区获得命题权后,新问题也出现了。每年高考开始,第一时间传出的作文题总让人不知说什么是好。我不想具体地谈,只说印象:一些作文题的功用,好像并不在于能否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倒像是在向全国人民展示该省区的“教育实力”和“教育水平”;有些作文题难度过大,使我对这些省区高中生的精神承受能力刮目相看。当然,这也许是另外一个问题。只是由于社会高度关注,有关文体的七嘴八舌也会干扰语文教学。
  每年高考阅卷拟订评分标准的同时,需要为阅卷教师提供一批样卷,可是在招办提供的一百多本(每本30份)试卷中,我们很少能找到“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扩大搜寻范围之后,依然很困难。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项工作似乎并不难做。翻了几十本,竟然没找到有模有样的议论文。是我们的眼光太高?不是。于是有老师认为是1999年以来的高考命题的“话题作文”造成的。这种评价好像也有失公允,当年不是一片叫好声吗?大家不是也习惯了话题作文吗?如果有那么一天,忽然宣布“今年考材料议论文”,马上也会招致一片指责。
  由于应试教学的功利性强,作文“跟风”也就特别迅捷。全社会关注的是题目,语文教育界关注的是导向。几乎所有媒体都热衷于刊登“高考佳作”,而这些“佳作”不但影响了社会,也干扰了教学。2000年全国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江苏的晚报介绍了一篇《四幕剧》,第二年考“话说诚信”,果然一批“四幕剧”出来了。又由于这些“佳作”被收入各种教辅书,所以“四幕剧”简直成了一种格式,至今不衰。模仿这种“格式”,恰恰表现出一些学生记叙文写作不会过渡的毛病。高考作文命题的“话题化”,也影响了写作教学,流传在中学教学中的一句“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形象地说出了这种毛病。作文阅卷评分的结果也使相当一部分教师产生困惑。2003年,阅卷开始的第三天,报上登出西北某省的一篇“满分作文”,800字文章被分为19个小节,不是散文诗,也不是记叙文,也不是杂文。而现在高考作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没有结构意识,散成一摊的“散文”。文体意识被冲淡了,在教学过程中也就自然地忽视文体规范。因为高考是选拔制,是淘汰制,学生要过关,不得不低头屈服,不得不接受应试训练。据有经验的教师看来,能有一年左右的训练,学生便懂“要审题”,知道“要看清要求”,想到要有“亮点”,明白“段落不能碎杂”……至于这样写下来,是不是有血有肉,是不是有“魂”有“体”,对不起,无所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