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举文学写作大旗的高考作文命题

作者:曹伯高




  编者按:
   如战场一样的考场上的硝烟虽然已散去几个月了,但考场之外就试题高下优劣的论战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试题,似乎对其咂摸品味何时都不会嫌迟嫌多。那么,本期就刊出若干篇文章,有的还是针尖对麦芒,让我们嗅到了丝丝火药味儿呢。
  
  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是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是一道文学类命题,是一道引发了强烈负面评价的作文题。2007年6月9日,央视“东方时空”在“高考作文大家谈”中,邀请了余秋雨等知名作家对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作分析点评。没有评出最好的,倒是“提篮春光看妈妈”被评出了两个第一:1.让考生最难以发挥的作文题;2.最容易跑题的作文题。似乎它是今年最差的作文题了,笔者却愿为之一辩。
  
  一、题目读解:所谓“最难发挥”和“最易跑题”
  
  (一)一种情感态度的唤醒
  题目中的妈妈可以实指自己的母亲,也可以虚指“家乡、祖国、人民、山川大地”等等。这里的“看妈妈”,无论是实指还是虚指,都不会构成审题障碍,那为什么还会造成所谓的“最难发挥”呢?原因首先就在于实指的“看妈妈”三个字体现的感恩心理、亲情意识,在今天的独生子女一代中可能已经迟钝了,麻木了。迟钝、麻木的原因,是由于过分的呵护与给予使他们习惯于接受而不知付出,还是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无暇无力再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亲情细节?感恩的亲情的细节体悟的粗糙与缺失,带来的当然是“最难发挥”的写作困境和考场尴尬。既然实指的“看妈妈”就已遭遇如此困境和尴尬,虚指的“看妈妈”所体现的深沉美、崇高感的唤醒和表达当然就更是一种奢谈了,所谓“最难发挥”也就势不可免。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安徽作文命题的价值首先就在于它是一种情感、态度的唤醒,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在感恩意识迟钝麻木的今天,在崇高美沦为笑料的当下,这样的唤醒就具有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了。
  (二)一种虚实互动中的发挥能力的体现
  “提篮春光”是虚指,而“看妈妈”既可实指又可虚指,虚实互动中蕴藉着考生自主立意所需要的最大的想象冲击力和想象时空场。考生能否在这样的想象冲击力驱动下自由而合律地驰骋于这样的想象时空场,自然就有高下之差、深浅之分、文野之别。
  要想自由而合律地驰骋于这样的想象时空场,需要考生有由虚而实、由实而虚地自如转化的功夫。能否把看似很“虚”的“春光”“实”化为现实生活中对妈妈物质、精神层面关爱的细节,“实”化为向妈妈报告现实生活中我们成功、平安讯息的细节等等,这些都可有效检测出考生虚实互动中的转化发挥能力。
  一个缺失这种转化发挥能力的考生,面对这样的考题,当然就有“最难发挥”的捉襟见肘之感了。
  (三)一种概念转换能力和关系辨析能力的考查
  与“看妈妈”不同,题目中的“提蓝春光”首先在字面义上就有理解难度形成的审题障碍。
  排除障碍首先需要一种喻体和本体间的概念转换能力。“春光”,很显然带有文学的隐喻性。“春光”,《现代汉语词典》解为:“春天的景致。”春天的景致有哪些?从词语联想的角度开掘思路,有“春风”,比喻和悦神色的满面春风;有“春晖”,比喻父母恩惠的春天的太阳;有“春雷”,喻指振奋人心的消息,等等。这是喻体、本体间的第一重转换。还需要联系题目的第二重转换,也就是题目中与“看妈妈”联起来的“春光”可以喻指什么。春光可以本体化为“常回家看看”而带给妈妈“团团圆圆”的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们给予落寞中的妈妈的春光,是可以带给妈妈满面春风的春光。
  春光,可以本体化为对妈妈从物质到精神的一些细心呵护。春光既可以是我们对妈妈的生活关爱,也可以是报告给妈妈的我们自己的平安和成功的讯息。对可能有点耳背的年迈妈妈来说,这些好消息就犹如响在她耳旁的“春雷”。
  除了概念的喻体、本体间的转换能力,要写好这个题目,还要概念间的关系辨析能力。具体到这个题目中,就是“提篮春光”与“看妈妈”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为什么要提篮春光看妈妈,没有对这个关系的深刻理解就会出现所谓的“最易跑题”。我们可以这样读解这个关系:曾经拥有青春年华、风发意气、满面春光的妈妈,或许已经变成了两鬓苍苍、倚门望儿、落寞无聊的妈妈,此时需要的正是我们提一篮她久已失去的春光回家看望她。“提篮春光”与“看妈妈”之间存在由条件而结果或由结果而原因的关系。
  如果考生没有对概念间关系的辨析意识和能力,这个题目确实“最易跑题”。事实上,我们用该题检测现在的高三学生,很多考生都断词取义、断章立意为“看妈妈”,而有意无意地忽略、抛开了“提篮春光”。寻根究底,考生这种粗糙化的思维可能来自于话题作文的流弊。
  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的明晰的话题式作文命题确实有其独特优势,它可以开阔考生思路,使考生的作文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它可以避免此前的材料作文“审题一着不慎,作文满盘皆输”的弊端。但物极必反,话题作文又很快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套作、仿作乃至抄袭;更主要的,话题作文滋长了考生的粗糙化思维,往往是只要与话题沾点边,就迅速落笔,所谓“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原本命意很好的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突变出这样一种怪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无审题化,见毛是鸭的思维粗糙化。这样的作文现状提醒我们,在作文常规教学中要加强审题能力的扎实训练,要加强“写什么像什么”的文体扎实训练。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安徽作文命题除了有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层面的凸显外,还有对考生喻体、本体间转化能力的考查,对考生虚实转换能力的考查,对考生概念间关系辨析联系能力的考查。
  如果考生有对亲情生活独特真切、细致入微而非人云亦云、虚假伪饰的体悟,如果考生具备以上所说的能力,所谓的“最难发挥”“最易跑题”又从何谈起呢?而这两个“如果”也正是新课标写作教学目标中的应有之义。
  
  二、命题评析:新课标、语文性的强烈表达
  
  (一)《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写作能力要求的全面体现
  《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将写作文体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既然有文学类写作文体的要求,2007年安徽这种偏重于文学类写作尤其是散文写作的命题就并未超纲。更重要的,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写作能力要求的全面性。长期以来,我们一提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进行文学写作教学就持基本否定态度,否定的理由是中学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高考也不是要搞文学创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似乎天经地义地就把中学写作教学定位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样的“老三篇”的教学上,说是打好这样的基础就行了。另一方面,“在相当多的年份的高考中,文学是被拒之门外的。”(周圣荣《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中的中学文学教育命运》,《语文教学之友》2007.1)1983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中,甚至直接提出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其实,这是潜意识中把中学生的文学写作训练等同于作家的文学创作,是混淆概念,是看不到“老三篇”的文体分类和文学体裁分类的相通之处。
  文学类写作是新课标下中学写作教学较高层级的要求,作为选拔性的高考,从这种较高层级的写作要求出发命题也是合理的;作为选拔的标杆,这种命题也是能够有效地区分出上中下等第的,如果我们不以作家文学创作的标杆丈量中学生的高考作文,标杆以下的也不会太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