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语文知识教学:淡化还是强化?

作者:王鹏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呼声日渐高涨,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渐占上风。时至今日,语文知识教学仍处于尴尬境地。关于语文知识教学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写道:“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到底需不需要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哪些语文知识是应该系统掌握的?现实的语文知识教学需要淡化还是加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01年秋季,至今6年过去了,部分省市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的新课程实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关于语文知识教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和理性的态度。
  
  一、 到底需不需要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纲领文件,教学实施的依据,被广大基层教师奉为圭臬。如何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有必要对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加以研究讨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一节有这样的表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对此应该怎样理解呢?语文实践与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教学是矛盾的吗?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否意味着不必进行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教学呢?如果二者是矛盾的,那么,语文实践的目的何在呢?难道语文实践的目的不是为了系统、完整地掌握语文知识吗?如果对“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并不持否定态度,只是强调不要“刻意”,那么,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是“随意”的教学就可以掌握的吗?如果这里指的是语文知识教学不需要重视“系统、完整”,那岂不是对语文知识教学的零散、残缺持肯定的态度了吗?语文实践是途径,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是目标,把二者对立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欠妥的。简言之,到底应不应该“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目前,一线教师对语文知识教学瞻前顾后,或心存疑虑,不知所措,或浅尝辄止,敷衍了事,这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含混表述不无关系。
  课程标准中接下来的一段话是:“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与上面一段话联系起来看,课程标准的本意是强调语文的实践能力的获得要以语文实践为途径,这毋庸置疑,也是不言自明的事情。问题在于,语文实践的价值不仅仅是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首先在于掌握足够的语文知识,“足够”的语文知识就是相对“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米”,如何运用是“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语文知识欠缺,何谈运用自如。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所谓“掌握运用的规律”也就是形成语文能力,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这一点大约不会有争议。笔者以为,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实践这一点上,应该把语文知识和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也就是说,强调通过语言实践的途径来掌握语文知识和运用语文的规律。二者不可偏废。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了语文实践这个途径就可不必系统地教语文知识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对此,当年张志公先生曾做过尖锐的批评,摘录如下:
  语文知识在我国的历史上是曾经被忽视的。人们认为不用语文知识,靠读写实践就成了。后来在我国和别国又曾经有过教学语文知识过多,讲法不当,采用学院式经院式的讲法,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助长了忽视以至于否定知识教学的倾向。这种倾向,目前在有些学校、有些同志之间有所滋长。从现代化的角度考虑,这是不适当的。别的国家近一二十年有过不少研究和经验,证明不仅对青年,就是对儿童也可以介绍一些理性知识。建立一些抽象概念,具备一定的理性知识,这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有益处的。我们应该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总结自己国家多年来的经验,对知识教学的安排作全面的考虑,而不应该轻易加以否定。人类若干万年以来天天吃饭,并不讲营养学,发展到了今天,人口越来越多,难道我们因此就要否定营养学的研究吗?具备了营养学的知识,也不一定就身强力壮起来,难道因此就否定营养学吗?……人们并不否定营养学和现代建筑科学等等,为什么以不学语文知识也会说话,也能写出《红楼梦》等等伟大作品为理由在语文教学中否定知识教学的必要呢?①
  从今天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张志公先生的这番话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 哪些语文知识需要系统掌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
  学会汉语拼音。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在“附录”中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了解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并在“附录”中列出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包括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常见修辞。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语文知识。
  关于汉字的教学要求是合适的。认识3500个汉字是有法定依据的,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其中2500个为常用汉字,1000个为次常用汉字。问题是,这些汉字散见于各篇课文,积累识字的过程长达6年,是否应该以国家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系统掌握?到底掌握得怎样,教学中有没有可靠的检测手段和数据分析?
  足够的汉字识字量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教学任务。2007年9月4日,教育部就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周的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报道可供参考: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去年国家语委专门委员会已经正式颁布了汉字水平测试的大纲,2007年在上海、天津和河北三个省市做了试点工作,这个试点也是在推普周期间要正式推出的。试点工作目前只面向学生和公务人员,今后的目标还是面向全社会。
  王登峰说,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最后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不容乐观,现在大学生在汉字应用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介绍说,一个高中生应该会用3500个常用汉字,再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进大学以后应该到4500个汉字,除了这4500个汉字,如果从事跟文字关系非常密切的工作,应该是6000到7000个汉字。作为大学生来讲,应该是4500个汉字。这次整个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就是在4500个汉字里面又增加了1000和500,这1000和500分别是比较常用的和不太常用的。通过这个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来看每个人的汉字应用能力到底什么水平,初中毕业水平,还是高中毕业水平,还是大学毕业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汉字应用能力的标准,同时也为将来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入门的标准。
  ——中国网china.com.cn2007-09-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