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由一副对联的讨论想到的

作者:马超俊




  一次备课组活动的时候,大家的话题集中到一副对联上。这副对联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一位老师说,这副对联上下联对仗不工整,上联运用了顶针,下联没有用。另一位老师说,改一下就行了,下联改成“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马上又有老师说,还是不行,这样改过上下联虽然顶针相对,但上联的“大肚”是偏正结构,下联的“开口”是动宾结构,又不相对了。听着几位老师的咬文嚼字,我心里也在琢磨着。我觉得几位老师的分析虽然各有道理,但是对这副对联的理解鉴赏关键还不是形式上的对仗问题。要想真正弄明白其丰富的意蕴,必须考虑到对联的语境。这副对联是题弥勒佛塑像的,弥勒佛又称笑佛,长长的耳垂,圆圆的大肚,袒胸露腹,笑容满面。“笑口常开”正是表现了佛的温和、宽厚、仁慈,表现了佛的一种常态,一种看破红尘后的明了,一种悲悯苍生的境界。如果把“笑口常开”改成“开口便笑”,顶针是相对了,但意蕴大减,佛的境界荡然无存。试想,一个开口便笑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我想一定是傻乎乎的样子吧,一个本来是参透尘世、大明大智的笑佛一下子变成了弱智变成了傻瓜。对联的作者是高明的,为了内容的丰赡而置形式于不顾。
  由这副对联的讨论我想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弊病,即阅读教学常常停留在言语形式表层的理解而未能把语境的深层意义挖掘呈现出来。
  语文这门学科不论怎么争来争去赋予它何种功能,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某种角度讲,能否正确地理解言语的语境意义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论在形式上怎样变化,合作探究也好,个性化阅读也好,多元解读也好,活动体验也好,都不能忘记阅读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获取目标语言,即文本中字、词、句的语境意义。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就是从日积月累的语境意义的获取中培养出来的。而目前的阅读教学,恰恰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出了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时常可以看到和文章开头提到的欣赏那副对联类似的现象,老师只注意文章的外在言语表达形式,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玩味言语的深层语境意义,从而使阅读教学流于肤浅。在分析鉴赏文本中一段文字的时候,老师也提出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好在哪里”之类的问题,但是当学生回答出“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夸张、通感、叠字”或“衬托、化用、抒情、议论、夹叙夹议”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说法后便到此为止,老师未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勾连链接,用精当的语言把具体情境或丰富的隐含意义揭示出来,这就使阅读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很难提高学生的鉴赏力、理解力以及准确的言语组织能力。这里以《听听那冷雨》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阐述。课文的第五段是这样的: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里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看一看这段文章的教学片段:
  师:这段文章写得很美,请同学们边小声诵读边思考: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语言表达技巧?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教师提问)
  生①:这段文章具有诗意的美,如“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两句很有诗的意境。
  生②:用了一组排比句,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生④:化用了古诗词,使文章具有古典美。
  生⑤:使用了“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几个近义词,表达了一个游子的离乡之痛。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余光中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语言很有诗意,我们要好好学习他的语言表达技巧。
  应该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无可置疑,学生的回答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样的阅读教学还只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语言的外在形式上。在这个语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总结,还只是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谈,根本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没有把最重要的言语信息挖掘出来,没有触及到言语的精妙处,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没有分析到位。第一位学生的发言虽然说出了“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两句有诗的意境美,但是并没有说明白。教师此时应联系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和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名家词句讲清楚“梧桐”这一传统意象具有“离愁、哀怨、凄冷”的表意特点,让学生体会到疏雨滴落在梧桐树叶上和骤雨击打着残败的荷叶所营造的孤寂凄美的意境。第三位学生的发言讲到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弄明白“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一句隐含的“故乡像一位慈母在深情地呼唤漂泊海外的游子归来”的深层意义。第四位学生讲到“化用了古诗词,使文章具有古典美”这一点,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南宋词人蒋捷的词,把余光中先生“化用”中流露的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的内心感受,对人生变化无常事事难料的感慨,一位白发游子漂泊了一生后对故乡、对祖国的眷恋以及内心无尽的哀伤凄苦等复杂情感揭示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化用”的意义而不是只知道作者使用了“化用”。第五位学生说出“使用了‘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几个近义词,表达了一个游子的离乡之痛”这一点,老师应该抓住机会结合课文让学生思考作者“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一句深刻的内涵,应该让学生通过比较“凄迷”和“凄凉”“凄清”“凄楚”的区别来领悟作者远离故土“不知身在何处”迷茫失落的心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品味语言、咀嚼语言的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够一天天地潜滋暗长。
  阅读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只注意文本言语的外在形式而忽视言语的语境内涵的弊病呢?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老师身上。教学实践证明,文本言语语境意义的深层挖掘与教师的鉴赏水平密切相关,教师的鉴赏能力直接决定了鉴赏的层次和课堂生成的质量。仍以《听听那冷雨》的教学为例。文中第10段有这样一组句子:“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教学进展到这里时,老师没有让学生仔细品味这几句话的语言艺术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而是先让学生回忆与雨有关的古诗词名句,师生背诵了一些与本段文字毫无关系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诗根本没写到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经历过的雨夜窗前听雨的感受,结果是一发而不可收。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发言;老师也动情地谈起了自己上大学时一次夜晚孤独难耐、檐下听雨的情景。教室里掌声不断,热闹非凡。显然这种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这种舍弃了文本言语,漠视语境,对文本生活化、活动化的浅处理,既大大削弱了文本的教学功能,也使学生失去了一次语言习得的良机。文中的这一组句子,值得玩味鉴赏的地方很多,值得挖掘的语境意义很丰富。比如“下肥了嘉陵江”中的“肥”和“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中的“湿”以及用“潮潮润润”来修饰“音乐”,用语精当,修辞新奇,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肥”字状江水之充盈,“湿”字写布谷啼声之凄婉,“潮潮润润”则描绘出音乐之缠绵。又如长句和叠字的运用,不仅诗化了语言,使语言具有音韵之美,而且传达出江阔云低、春雨绵绵无期的信息,更暗示了作者春雨般绵长的浓浓的故园之思。而“渴望的唇”则写出了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对亲人对故乡的企盼。作者内心的凄楚、惆怅、无尽的乡愁都流淌在字里行间,而这些正是这段文字的语境意义。这位老师为什么不能在这些地方重锤敲打,通过文本言语解读来让学生体味语言的妙处、走进作者的心灵呢?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教学方法不当或过分注重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等评语来解释,根本原因还是出在老师自身的鉴赏力不足上。老师鉴赏力达不到,就不可能带领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言语的语境意义,便只能作一些游离文本的漫无边际的牵强附会的东拉西扯。我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理念之外,还要静下心来多读几本学科专业书,练练内功,增加内存,提高自己的语言鉴赏力和文学鉴赏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否则,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玩一些不知什么时候学来的花拳绣腿,很难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
  浙江象山县石浦镇象山二中 3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