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切合学生实际  落实课程目标

作者:李都明




  近年来,多次聆听我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宁波大学王荣生教授关于新课程研究的一些意见,颇有感触;今年三月,在浙江绍兴召开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座谈会上,又一次听了他的《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讲座,其中“一堂好课的标准”引发了我的许多感想。他提出的“理想标准”应当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必须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意见,使我想起了北京教育学院张彬福教授教《曹刿论战》的一堂课。把张教授的课与王教授的“理想标准”联系起来,我发现他们对新课程的见解有着“惊人的相似”:张教授的课简直就是王教授理论的典型课例,王教授直可把张教授的课例作为他理论的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在这里把张教授的课例作一个简介,看两位教授的教学理念是如何不谋而合的。
  去年九月,北京教育学院张彬福教授应福建漳州普教室之邀在漳州双语实验学校给八年级学生上了语文出版社教材的《曹刿论战》一课。《曹刿论战》是一篇老课文,几十年来的课堂教学呈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基本上都是教师传授式。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况有所变化,除了老师的翻译串讲。课堂教学中还出现了不少的“合作探究”。即学生读一读,老师讲一讲,然后一个小组的学生围在一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教学难说有什么不对,因为只要通过我们的教学,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够真正“理解基本内容”也可以算是趋于成功了。不过这样的课,总觉得有些缺憾。那就是不少的教学内容由于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显得有些多余,因此,有些课听起来虽然有板有眼,但学生就是不感兴趣。在张教授的这一堂课里,他走的是另外一条道——不直接教课文,而是以学生的翻译和问题交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下面是该课流程的第一段的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大家预习了吗?
  众生:预习了。
  师:好的。现在请大家合上书本,看前面的屏幕。
  (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没有标点的《曹刿论战》的一段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师:这个片段,大家会读吗?
  生:会。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
  (一学生读)
  师:读得很好。学过吗?
  生:自己预习过。
  师:好。现在,两位同学一个小组,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听。听的同学要注意听他读得是否准确,不对的应给予纠正。
  (学生读、听)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现在请大家再读一遍。还是二人一小组,不过刚才读与听的同学对换过来。
  (学生读、听)
  师:请大家齐读。
  (学生齐读,师纠正个别误读的地方)
  师:好。现在还是两个人一组,不看书。讨论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记在本子上。
  (生讨论)
  师:一个同学打开书,另一个同学讲给打开书的同学听,打开书的同学对照书上的注解。看他说得对不对,并指出来进行修正。
  (生按要求进行活动)
  师:请大家都打开书本,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问题,用笔画出来。
  (生按要求活动)
  师:文中有一个关键词“何以战”,大家找一找,想一想曹刿认为靠什么可以打胜仗。
  (有学生提出,屏幕上的“偏”与课文的“遍”不一样,师指出是异体字,请学生到台上的电脑来改。师生讨论,解答“何以战”的问题。)
  生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都是作战的依据。
  (很多学生不同意,师请一位同学发言)
  生2:曹刿认为作战靠的只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为什么?
  生2:在文中,曹刿否定了鲁庄公前面两种说法,只肯定最后一种说法,并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师:“忠之属也”是什么意思?
  生2: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的事情。
  师:为什么忠于职守可以作为作战的依靠?大家说说。
  (学生讨论)
  生3:国君忠于职守,国家就会强盛。
  生4:国君忠于职守,百姓也会忠于职守,士兵也会忠于职守。
  生5:上下一心,就能打胜仗。
  师:说得真好。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相关段落和句子的意思,像第一位同学可能读得太粗心了,所以回答就不够准确了。现在你明白了吗?(生1点头)
  师: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吗?
  生1:“肉食者谋之”是什么意思?
  (师生讨论,教师总结)
  生2:曹刿为什么轻易能见到鲁庄公?
  师:我也不知道,你们有谁知道吗?没有人知道?好,这个问题课后再查一查。现在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课文翻译一遍。
  (生翻译文段。个别译错的地方,教师指出来并请其他同学订正)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接着,张教授根据这一思路,完成本文的教学)
  通过这一片段的展示,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堂课的流程从文言翻译这一基本功人手,进而再到问题的发现与讨论解决。文言翻译是《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要求的“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以之作为课的切入点与出发点,是一个朴实而又机智的选择。因为文言翻译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它涉及到文言虚词、实词、句式等基本知识以及文句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又因为是借班上课,通过这一活动,张教授就能够在课的进程中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的学习需要,进而因材施教;而且文言翻译本身,也是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能力。那么,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呢?这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通过课前预习能够粗通本意,因而并不需要教师的翻译,他们需要的是确认自己的翻译和对文章的理解是否准确,他们在预习中的问题需要解答。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整节课都只是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因为课的内容有时候还要考虑课程以及教材的其他需要(这是学生所不能了解的,比如课文中哪些知识是需要着重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当堂过关的。哪些能力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的等等),只是说学生的需要是课程首要的考虑。因而,课的流程呈现出来的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包括学生与自己)、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实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