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综合单元设计案例

作者:夏小萍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人物细节描写的鉴赏与写作(写出人物个性)
  课文篇目:《祝福》《边城》《荷花淀》《装在套子里的人》
  总课时:10—12节课
  第一讲 单元学习要点:谈谈小说鉴赏(2课时)
  小说鉴赏要点: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人物来反映一定社会内容,表达主题思想。人物是小说的最基本的要素。读懂小说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细节描写是具体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手段。本单元将以课文为例,分点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点缀,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起着重要作用。本单元将在人物描写之后进行单元综合分析。
  
  情节
  
  理清故事情节,找到故事的发展线索。这项工作是鉴赏小说的前提,一般来说,按照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结构来理。注意记叙的顺序。下面指导学生自读本单元四篇小说,理清每篇小说的情节。词语、文学常识的积累都在本环节完成。(略)
  第二讲 肖像描写:《祝福》(2课时)
  课文切入点: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比较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征、命运的变化,从而探究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
  第一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生活艰辛,仍然有青春的活力,她勤劳、善良、安分、温顺。她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基本满足在生存的层次上。
  第二处: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卖改嫁后,又一次死了丈夫。再次回鲁镇做工。祥林嫂的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处: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精神折磨,祥林嫂的精神彻底崩溃,已经濒临死亡。
  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一文中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祝福》中先后八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及眼神:祥林嫂初到鲁镇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善良、温顺的性格;再到鲁镇时在遭受命运的连连打击之后,她仍然顺着眼,但眼角有了泪痕,眼光也不如先前精神了,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伤与痛苦;她讲阿毛的故事时“直着眼”,痛苦得已经麻木了;柳妈提起她的伤疤时,她“旋转眼光”“瞪着眼”,写出了祥林嫂反应的迟钝麻木和想起痛苦经历的悲凉:捐过门槛之后眼光“分外有神”,她认为已经赎了自己的罪,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当四婶仍然不许她参加祝福时,她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眼睛也“窈陷下去”;在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残酷压迫下,祥林嫂最终沦为乞丐,她的目光呆滞,只有眼珠间或一轮,精神麻木了;最后,在临死之前,她询问“我”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时,眼睛忽然发光。这是她临死前的一丝希望,渴望死后能够解脱。眼睛的变化传神地写出了人物命运、精神面貌及性格的变化。
  写作指导: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部形象特征如相貌、打扮、神态的描写。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一个人的外貌反映一个人的身世、地位、性格、文化修养、气质、习惯等。肖像描写又是在人物出场时所作的描写,所以至关重要。
  写作训练:课堂20分钟练笔,描写同桌的外貌,要求抓住人物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如可爱、乐观、好动、倔强、勤奋、随和、马虎等等,写出人物个性。
  第三讲 心理描写:《边城》(1课时)
  课文切入点: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翠翠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而理解作品中体现的“人性美”及“爱”的主题。
  1、翠翠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展开的?
  2、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补充: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3、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但是她为什么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
  (补充: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4、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5、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6、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翠翠的梦写了她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说明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便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于眼前,让人感动。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写作指导:心理描写是人物内在的动态描写,它比人物的外部动作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全面彻底地刻画一个人物,就必须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心理描写的常见方式有“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心理判断”“梦想”“幻想”等。
  写作训练:月考过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当你的家长去开家长会时,你一人在家中做起了白日梦
  第四讲 对话描写:《荷花淀》(1课时)
  课文切入点: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文中两处对话描写,通过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