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言文化(一):说“三”道“四”话成语

作者:杨 彬 朱晓芳




  有学生问,为什么能说“不三不四”,不能说“不五不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
  《中国成语大辞典》中,以“三”开头的成语共81条,以“四”开头的成语共有25条;带“三”或带“四”的成语就更多了,如:“三寸之舌、三纸无驴、三朝元老、三班六房、三复斯言、朝三暮四、不三不四、喙长三尺、四时八节、四脚朝天、四大皆空、四海鼎沸、五湖四海”等等。按照数字在成语中的功能,约略可以分为三类:
  一、简单计数。如“三寸之舌、三纸无驴、三五成群、三言两语、四脚朝天、四不拗六、四分五裂”等,在这些成语中,三四五等数字都只有简单计数的功能。
  二、缩略概括。如“三班六房、三姑六婆、三纲五常、三朋四友、三槐九棘、三生有幸、三位一体、三从四德、四大皆空、四时八节”。这类成语中的数字不再是简单的计数,而是缩略概括。如“三姑六婆”,指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湿婆、虔婆、药婆、稳婆等六类。后来语义泛化,指不务正业的妇女。
  三、虚数泛指。如“三复斯言、三过其门而不入”等成语中的“三”,就不是简单地表示基数三或序数第三的概念,而是泛指数量多。
  为何选择“三”而不选择其他的数字呢?可以说这和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及文化观念密切相关。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中用三连横阳爻和三断横阴爻变换组成八卦,进而推衍成六十四卦,并以之演绎无穷、象征万物。自此,“数成于三,三生万物”的基本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象征神圣、权威、社稷的鼎有三足;其他如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称三光,夏、商、周号三代。再如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司徒、司马、司空称为三卿。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淋漓尽致地阐发了“三”的奥义:“三起而成日,三日而成规,三旬而成月,三月而成时,三时而成功。寒暑与和,三而成物,日月与星,三而成光,天地与人,三而成德。”由自然现象说到人事,目的在于说明“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他又由“三”字的构形说到帝王之业:“古人造文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三)通之,非王者,孰敢当?”董氏还做出如下结论:“天以三成之,王以三自持。”此后,与“三”有关的概念广泛出现在汉文化的典籍文献之中,如三畏、三友、三公、三宫、三内……
  “四”也和古人的数字文化观念有关。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二者周径的比例为三比四,所以有天方地圆之说。《周易·系词》曰:“天地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四象”,可以概指一切,如可以指东西南北,可以指日月星辰,可以指阳阴刚柔,可以指吉凶悔吝,可以指金木水火,简直无所不包。与“四”有关的概念也广泛地存在,如经、史、子、集四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史,士、农、工、商四民,弥勒、文殊、观音、普贤四大菩萨等等。“四”字映射了另外一种丰赡动人的文化景象。
  至此,我们可以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问题。为何意指不正派、不像样子的“不三不四”一定要用三和四这两个数字?倪培森先生《“不三不四”杂议》通过对“三”和“四”所反映的文化观念的探究,提出如下的解释:“三”和“四”象征美好事物,符合人们思维活动规律,又含有吉祥和无所不包之意,因而“不三不四”自然被视作表示“不伦不类、不正派”等贬义。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较为牵强。我们检索了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的语料库,发现“不三不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中。如:
  (1)…闪出一个不稂不莠、不三不四、不上串的瘌痢头来,人便是个瘌痢头,嘴却是个鹰嘴…(《三宝太监西洋记(一)》)
  (2)…细看此一词,可见原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够当的,不一而足,不消说起。(《二刻拍案惊奇(上)》)
  (3)里中有一班浮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王媪全不招惹,众人倒也道他正气。(《喻世明言(上)》)
  宋明两代是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硬生生地成为了人们进行“天理人欲”价值判断与行为取舍的标准,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在男权社会中,人们对于女性的行为规范的要求与评判自然也达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一个合于“天理”、顺应男权的“好”女子须恪守“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行为规范,并且要任劳任怨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言、容、工”四个方面的业务水平,否则就要被男权社会视为异类,送上道德的审判台。故此,我们认为,“不三不四”之所以有不正派、不像样子的意思,是宋明理学观念的影响。一己陋见,还有待方家指正。
  
  【参考资料】
  
  1,胡双宝《说“三”道“四”:汉语数字文化研究的开掘——<数里乾坤>读后》,《语文研究》2002,2
  2,倪培森《“不三不四”杂议》,转自中国期刊网
  3,倪培森《“三朋四友”与“五湖四海”溯源》,转自中国期刊网
  4,王涛等《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5,张德鑫《数里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江苏省锡山高钗中学 214174
  
  【编者附言】
  
  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实在是怎样形容也不过分,就说一日三餐吧。老北京人形容日子好,爱说“大米白面”。“大米”指稻米,与小米相对,它大;“白面”指小麦面粉,和玉米高梁相比,它白。这个在北京人看来天经地义的说法换个地方就不一定成立,例如吴方言区不种谷子,自然不吃小米,没有小米,何谈“大米”?米做熟了叫“饭”,北京叫“米饭”。可是“米饭”在吴方言区很难接受,因为江南的饭都是米饭,面食只是点心,不当正餐;说“米饭”就暗含着有的饭不吃米,不吃米吃什么?“米饭”同样不能进入西北,例如我十几年前在太原火车站见到很多饭馆的广告是“大米炒菜”,进去一看才知道,用北京话说就是“米饭炒菜”。“米饭”怎么叫“大米”?这是因为山西缺水,几乎不种水稻,也很少吃大米。所以就没有必要分什么“米”啊“饭”的。英语也一样,英语rice又指大米,又指米饭,这也是因为英伦三岛不适合种水稻,英国人没有育苗插秧割稻打谷脱粒的经历,他们历史上也不曾吃过米,所以“生米做成了熟饭”这个比喻在山西话在英语中都是不容易理解的。
  可以说,脱离文化的语文是根本不存在的,学语文也是在学文化,教语文也是在教文化。诚然,数学物理历史地理,门门课程都和文化有关,可是哪门课程也不及语文课和文化的关系这样密切,因为文化的任何内容都要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本刊将不定期设置“语言文化”栏目,专门刊载语言文化及与之相关的教学问题的稿件。稿件最好不超过两千字,我们尤其欢迎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短稿。
  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天地非常广阔,相关的教学问题更应该是老师们关注的话题。我们期待着大家的稿件和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