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物与我皆无尽也”再解析

作者:李殿林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刘士东、吴秀梅合写的文章《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以下简称刘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于文中所谈到的用“轮回思想”解读“物与我皆无尽也”中“我无尽”的观点,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物无尽”好理解,“我无尽”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看到的最权威的阐释文章就是吴小如的《读苏轼(赤壁赋>》(该文出自《古文精读举隅》一书)。文章认为,“无尽”就是不朽的意思,并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句话做进一步说明。还说“苏轼追求的正是这个不朽”。其次就是刘文所言,“轮回思想是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呢”,“没必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伤”。
  这些解释都不无道理,但我认为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阐释,因为这段文字作者苏轼就是从辩证法的角度谈事物的变与不变(发展与静止)的。
  现在我们以文中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句话为例来说一下什么是“变”和“不变”。滚滚的长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却总也流不尽;几世几代过去了,长江永远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就是“不变”。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人不能两脚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昨天的长江已经不同于今天的长江,今天的长江也不会同于明天的长江。长江在“瞬息万变”,其之所以不变就在于“后浪推前浪”。
  我们又可以做下列较为有趣的推理。设若从静止(冰封)的层面看长江,长江是不变的,则长江中的每一分子也是不变的。设若从发展(流动)的层面看长江,长江也是不变的,而长江中的每一分子却是变的。“我无尽”恰恰就是从“发展”这个角度而言的。无数的“我”构成了“我”的“长江”,一个“我”消失了,还有其他的“我”在;年长的“我”死去了,还有年轻的“我”在。人类的长河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那么“我”也是永恒的。
  苏轼相不相信“轮回”我们不去探究,但他同时受儒、释、道的影响是事实。首先,儒家思想的三大支柱“泛爱”“民贵”“仁”说,深深地影响了苏轼。“泛爱”就是抛弃了“小我”,是对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生生不息的崇高精神的礼赞。现实中的“我”(小我)消失了,却促进了后代无数的“我”(大我)成长,那么“我”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其次是“道”,即老庄哲学思想也深深影响着苏轼。特别是当仕途多舛时,他淡泊了名利和得失,回归自然,以出世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现实中的“我”(小我)消失了,“我”便化做了大自然中的一棵树、一滴水、一粒沙,“我”(大我)还活着,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是就物与人的整体而言。物,客体,万物;我,主体,泛指人。——这就是苏轼要阐述的积极的人生观。官场失意之人、功业未就之士读之会产生共鸣,但不是继续消沉下去,其胸中块垒会被苏轼豁达的思想光芒所消融,进而有了直面人生的积极心态。
  再有,作者以“客”的口吻拈出赤壁大战的英雄人物恰恰是败北的曹操。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却是把周瑜作为“一时多少豪杰”的代表来歌颂的。在苏轼看来,后者是胜利的英雄,前者是失败的英雄,所谓成也英雄败也英雄。虽然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了,但他亦不失为一位盖世豪杰。这就充分表明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豁达心态和开放的胸襟。有了这份超脱,才能处变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穷达进退的波峰浪谷中淡然处之。
  心态豁达、胸襟开放则能参悟自然万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变”与“不变”的充满辩证法的哲学思考,才能有“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全新认识。《赤壁赋》就是这样表达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遂成绝唱,流传千古。
  
  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13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