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课堂导入三例
作者:李芳明
在学习《巍巍中山陵》(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时,上课前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有学生答道:植树节。
教师:对,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许多机关单位和学校都会组织植树活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是谁倡导的吗?
有些学生反应很快,答道:孙中山。
教师:植树节是孙中山先生于1915年设立的。
2.植树日为什么要定在这一天呢?
这两个看似与课文无关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家静静地期待着老师的解答。
教师:植树节原本不是3月12日,而是4月5日(清明节)。国民政府在1928年将植树节由原来的清明节提前到孙中山先生的忌日,即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3月12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3.你了解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及政治影响吗?
学生欲言又止,说不清楚。
教师:同学们也许对孙中山先生了解得并不多,但是这位伟人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他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他倡导的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每逢国庆,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放置孙中山先生的大幅头像。每逢他的诞辰和忌日,人民群众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孙中山先生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人们尊称他为“国父”。
4.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你知道访问大陆的第一站是哪里吗?
学生:南京。
教师: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曾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寄托对这位革命先驱的敬仰和哀思。
那么,中山陵有什么特点呢?如果你是导游,你将如何解说呢?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再认真地读一遍。
至此,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教师的问题牵引着,让学生感到新奇的是这些问题似乎都与课文无关,但老师的介绍不仅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又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静静地读书,做笔记。
二、任务驱动式
在学习课文《一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今年(2006年)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有个电视台少儿频道准备做一档纪念鲁迅先生的专题节目,名字叫《回忆鲁迅》,主要采访一些与鲁迅有过交往的人,《一面》的作者阿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老师受电视台委托,要在他们同学中挑选一些学生记者。
我顿了顿,观察同学们的反应。他们瞪大了眼睛静静地听着,信以为真。
我扫视全班,目光掠过每一位同学,继续说道:竞争学生记者要过三关。第一关,仪表关。学生记者仪表要端庄、大方。
同学们坐直了身子,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着,又抬起头。直视着老师,意思是:没问题。
我接着说:第一关,我看同学们都没有什么问题,人人通过。
同学们喜形于色。
第二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提问关。作为学生记者要学会提问,提问的要求是:紧扣主题——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结合课文内容;提问要具体,能够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兴趣。(我边说边板书)
第三关,模拟采访关。这是下一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主要过的是提问关,希望你能闯关成功。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人人动笔,向采访对象提1-3个问题。
学生带着任务,安静地、专注地读起书来。
三、创设情境式
在学习课文《最后一课》时,我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讲道:说到“最后一课”,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离别,可能是老师离开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告别老师,或者是学生离别自己的同学,离开可爱的校园。这样的“最后一课”我们都曾体会过,在这种时刻我们感到的往往是依依不舍和淡淡的伤感。可是当你被告知:你的学校、你的家乡、你的祖国被侵略者占领,你不能再说自己的母语,必须与自己的母语告别,必须使用侵略国的语言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事情你不曾经历,但是,我们的先辈曾经经历过。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东北的大片国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那里的人们就被迫放弃母语,被强迫说日本话,有的人因为拒绝说日本话而招来杀头之祸。
随后,放映有关短片。学生默默地看着,一言不发。
我继续说,同学们,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一个叫阿尔萨斯的地方,在那里,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上了一堂告别母语的“最后一课”。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为我们再现了这感人的“最后一课”。下面,让我们用心阅读课文,用心感受这“最后一课”的情景。
学生同样默默地读书,一言不发,连平时最好动的学生今天也变得乖了许多,谁都不愿意打破这种沉默。我也一语未发,我知道这时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因为我明显地感到一道爱国的潜流正在学生的胸中涌动着,一颗颗滚烫的火热的心正在不停地跳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