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作者:陈 静
写作,主要有两大要素,一是语言,二是思想。写作就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认识自我。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所以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思想”,使他们懂得“我思故我在”的道理,使他们更好地关注外部世界和自我世界,而写作课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高中作文教学应讲求阶梯性、层次性。高一、高二较多地讲结构、讲语言,学生也已有不少的积累;高三则应更多地指导学生对素材进行深度挖掘,体现思想的深度。我认为,对于写作素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所感觉到的事相,而是主要指与其心灵发生了价值联系、激发其思绪的那部分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课也是引导学生将生活素材与心灵发生联系的过程。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与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换句话说,只有找到了写作主体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点燃写作主体的写作热情,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
基于这些想法,这堂作文指导课从生活中最简单的素材入手,指导学生作深入挖掘。
一、脸
1.铺垫
师:越简单的东西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就越大,那么我们就从“脸”说开去。
你会想到怎样的一张脸,又怎么深入思考?
生(两位):……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只停留在脸的表面.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入思考。如何深入挖掘,切入点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有:(1)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2)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2.师生互动
(1)展示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图片(分析图①)
注:图中的女孩叫苏明娟,现在已大学毕业,自愿成为希望工程的义工,与牧羊娃比,她的生活轨迹形成了良性循环。
(2)展示2003年获奖的两张新闻图片:其一,一民工讨薪不成反被打得头破血流;其二,塞外的4月,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一个中年男子与儿子相依偎着以卖菜来维持生计。(分析图②)
(3)展示两张图片,分别是:“黑寡妇”组织人体炸弹造成的惨剧;因自焚而毁容之前的法轮功信奉者(女大学生)。
教师引导:前后左右交流,透过不同的“脸”,找出共同点。(分析图③)
(4)阅读韩少功的《面容》
思考:韩少功的《面容》是深入到哪些层面去思考“脸”的。
生:“面容的浮现和消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人生层面
“成为了人们文化符号体系中的一部分。”——文化层面
结合(1)-(4)归纳:对素材的挖掘,可以深入到这样一些层面:文化,人生,道德,哲理……
高三学生的作文往往呈现这样三种态势:优秀(少)、平淡无奇(最多)、偏离题(少)。平淡无奇者往往就是习惯于俗套,懒得往深远处多思考;而偏离题者中的大部分其出发点是想标新立异,只是这“新异”并非深入挖掘素材而来,以致偏离。所以对作文素材的深入挖掘、思考,恰恰是面临高考的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
刚才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深入思考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和四个层面,接下来就要趁热打铁,借助同样简单的事物——声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形式:从师生互动转向学生独立思考,从语言交流转向写作实践。
附:
《面容》
韩少功
在开口说话之前,我们总会盯一眼来人的脸。面容是人最具个性的身体部位,因此各种证件照片上都锁定面容,而不是一个膝盖或一个巴掌。面容当然不会比指纹更能精确记录差异,但面容比指纹多了一份情感的流露,多了一份隐约可辨的文化和历史,于是总在我们的记忆中占据焦点位置。忧郁的目光,欢乐的眉梢,傲慢的鼻尖,清苦的面颊,智慧的前额,仁厚的下巴,守住了千言万语的嘴……总是不知何时突然袭上心头,让我们生出片刻的恍惚。在谁也没有注意的时候,一个宁静的侧面,一个惊讶的蓦然回头,一个藏在合影群体角落里的默默凝视,都可能会让我们久久地梦绕魂牵:如今你在何处?
面容的浮现和消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见面”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开始。美国总统林肯说过:过了四十岁,一个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林肯看到了人生经历将会重塑面容,发现了心理一直在悄悄镂刻着生理的秘密。比较一下俄国作家契诃夫少年和盛年的照片,比较一下印度领袖甘地少年和盛年的照片,我们的确看到了智慧和胸怀是如何在面容上生长,最后成为了人世间美的精品。少年顶多有漂亮,盛年才有美。生活阅历一直在进行悄悄的整容。《世说新语》上记录着这样一个著名的传说:魏王曹操当年要接见匈奴特使,担心自己面貌不够雄武,不足以震慑来使,便让一个姓崔的人假扮魏王,而自己持刀于床头假扮卫士。接见完结以后,下人奉命去询问来使对魏王的印象,不料客人说:魏王确实优雅,“然床头捉刀人此乃真英雄也!”这样看来,要想在自己的脸上展现其他人的阅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剧艺演员难能可贵的原因。一个奶油小生要演出帝王的胸中城府,一个纯情少女要演出娼妓的红尘沧桑,该是多么的不易。人们说:多笑者必多鱼尾纹,多愁者必多抬头纹,巧言令色使嘴皮薄厉,好学深思使目光深邃,心浮气躁会使面部肌肉紧张而混乱,气定神闲会使面部肌肉舒展而和谐。如此等等,如何遮掩得住?这样,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顺理成章地以貌相人,比如依据“心宽体胖”的经验,相信“体胖”者必然“心宽”。其实,“体胖”一类现象可能还有更多的原因,即便在后天演变这一方面,也还可以追溯出更多相关条件。我在孩童时代就发现过夫妻越长越像,对同学们那里好几对父母的面容相似性十分奇怪,总觉得他们是兄妹。我后来还发现养子与养母越长越像的情况,爱徒与高师越长越像的情况,佞臣与暴君越长越像的情况,这才知道他们的面容相近,首先是由于他们的表情相仿。表情是易于互相感染和模仿的。朝夕相处的人,两两相对如同镜前自照,也许会下意识地追求自我同一,情不自禁地复制对方的笑容。在一段足够的时间以后,他们就免不了会有相似的某一条皱纹,某一块较为发达的肌肉,某一个器官的轮廓曲线,这当然不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如果我们放开眼光,甚至可以发现一个时代则常常批量产生着面容。在我一张褪色的老照片里,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女知青共有的黝黑、健壮、朴拙、目光清澈但略有一点呆滞;在我女儿新近拍下的一张照片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当代大部分女白领的纤弱、精巧、活泼、目光进逼但略有一点矫饰。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