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词语拾零(四一):说说“七年之痒”

作者:陈林森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来自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一部影片(The Seven Year Itch,1955)的中译名。英语中itch有“痒”“渴望”等意思。它表达的是一种不满于现状、寻求新鲜的情绪。汉语中的“痒”恰好也可以表达想做某事的难以抑制的愿望。(参看《现代汉语词典》)影片讲述的是人到中年的出版商夏蔓先生(汤姆·伊威尔饰演)在妻子离家度假期间,对刚刚搬来楼上的女房客产生了性幻想。在想象过程中,他的道德观念和欲望不断发生冲撞,最后他做出决定:拒绝诱惑,立刻赶去妻儿所在的度假地。该剧曾在百老汇成功上演达三年之久,后改编成电影,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
  1987年,香港导演杜琪峰也拍摄过一部《七年之痒》,影片再次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经典”故事。近年来,“痒”再次成为影坛新宠,先后有香港导演彭浩翔执导的《大丈夫》,内地导演冯小刚的作品《手机》等,让我们看到“七年之痒”的话题被重新点燃。2004年4月,香港第一次任导演的邹凯光执导的《心痒痒》(又名《七年很痒》)在北京首映。
  据有关资料介绍:已婚男人的生理激素曲线,在结婚七年之后会急速上升,而且其影响程度已上升到91.8%的已婚男性。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根据,根据人们婚姻生活的经验,男女双方在结婚七年以后激情逐渐褪去,日常生活平淡重复,进入了一段不温不火的生活状态,这一时期便容易出现情感向婚姻外部的转向。因此,“七年之痒”主要是指结婚七年最容易出现感情危机。夫妻双方协调得好,婚姻将会更加甜蜜;处理不妥,或者本来缺乏感情基础,将导致婚姻破裂,走向分道扬镳。例如:
  (1)我和先生已经相依相伴走过了6年,一转眼,就要到“七年之痒”的时期了。为了提前止“痒”,我和先生共同起草了一份新年计划书,旨在弘扬爱情,巩固家庭。(《齐鲁晚报》2003/7/20)
  (2)原来对于已婚夫妇来说,最怕的是“七年之痒”,可最近从离婚公司得到的资料显示,婚姻危机正在向婚龄三年左右的夫妻逼近。(《新闻晨报》2004/5/1)
  (3)据哈尔滨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统计显示,在离婚者中,年龄35到45岁之间的居多,占到近50%。婚姻专家指出,婚姻生活的“七年之痒”值得研究。(《生活报》2005/3/11)
  “七年之痒”还可引申为其他一些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出现问题、危机、麻烦。
  (4)车贷险遭遇七年之痒,究竟是谁抛弃了车贷险?(《中国证券报》2003/7/23)
  (5)小灵通在中国商用的第七个年头,这个曾经充满无穷想象、无穷机遇和巨额利润的市场开始了它的“七年之痒”。(新浪科技论坛2005/11/1)
  (6)恢复征收7年也被争议了7年的利息税,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是取消还是改革?且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何剖析面临“七年之痒”的利息税。(《深圳特区报》2006/3/14)
  当然“七年”也可以泛指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
  (7)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七年之痒”的说法,即企业在取得最初的成功后,就盲目自信,多元投资,致使企业快速膨胀,后劲乏力,最终如昙花一现。(《南方都市报》2005/5/19)
  有时七年的期限被打破,产生了“×年之痒”(如“三年之痒”)的说法,内容亦不限于婚姻范围。
  “七年之痒”又引申为藏在心中七年之久的愿望、梦想、目标。多用于体育界,表示七年来一直怀有夺冠的强烈愿望,或改变长期失败局面的“雪耻”之心。
  (8)全国游泳锦标赛落幕四川夺两金一扫七年之痒(东方网2003/9/20)
  (9)后乔丹时代首次进入季后赛公牛一洗七年之痒(《东方体育日报》2005/4/11)
  江西星子中学10—10信箱 3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