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课例点评

作者:洪劬颉




  王亚琦:南京市中华中学
  张小路:南京市金陵中学
  邱兼顾: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蔡建明:南京市第五中学
  王夫成: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张曙光:南京市第一中学
  汪永亮:南京市中华中学
  
  “短教”的抓手在哪里?
  
  蔡建明:阅读教学要抓住文本的“魂”,即文本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四位老师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敏感而准确地抓住了这样的节点。
  《滕王阁序》这样的经典文本,洪老师抓住了王勃情感的变化。因景而“兴”,“兴”尽“悲”来。“兴”与“悲”不仅成为与文本对话的原点,又成为生发点。抓住这个原点,文脉理清了,情感体验了。课堂主线明晰了。尤其是“悲”的情感体验,洪老师步步引领。紧追不舍,达成了深度的解读。
  《林黛玉进贾府》这堂课定位于赏析王熙凤,文本的思维节点是作者的评价,但张老师在赏析的开始只是作为一个悬念提出来,让这个思维节点成为课堂的伏笔,表面上扣住贾母评价的一个“辣”字展开讨论,其实,学生多角度理解人物后,自然会体会到曹雪芹耐人寻味的“这”字。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哲理散文,文本表述的哲理性语句造成了理解的难度,“不懂”的语句自然成为文本的思维节点,不懂的地方弄懂了,阅读的愉悦、成功的体验也就随之而来了。
  王夫成:目前课时紧、阅读量加大的现实,决定了长文短教是必然的选择。长文短教需要进行精当的设计。教师在指导阅读中在把握主脑整合问题之后,应能提炼出一两个看似平易却能牵动全篇的问题。在这方面,《五人墓碑记》课例的做法颇有启迪意义。“义”对于本文来说可谓“一字立骨”,叙述“义”举,抒发“义”愤,由“义”又牵带出“不义”,构成反衬之势,使美益美、丑益丑。围绕一个“义”字,又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这五个人,下面哪个称呼恰当?义士,勇士,国士?”学生的表现证明这一设计是科学有效的。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返回文本,潜心会文。求证的心态促其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中,五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
  邱兼顾:长文短教,万取其一,以少总多,万不可贪全而浮泛。这需要一种教学的大智慧。在这种智慧的观照下,我们便能够大胆取舍,善于取舍。
  长文短教,还需要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一课一得”。一篇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一种知识与方法,训练一种能力,体验一种情感,领悟一种人生智慧,就是大大的成功。经典的理解往往在一生,而非一时。因此,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该找准一个精当的“切入点”,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聚焦一点,洞照全篇。自然,这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课的定位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定位明确,方可放手取舍,才能有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而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调动学生研讨、探究、对话的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的根本目标。
  
  “长文短教”与课前预习
  
  王亚琦:看了四个课例,我有一个疑问:如果“长文短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预习,那么还能叫“短”么?例如,学习《五人墓碑记》时,学生上课之前,查了不少资料,包括五位义士的情况、阉党之罪行,其结果真的是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么?长文短教不就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吗?如今压缩了课堂时间,却需要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来补偿,这样的“短教”意义何在呢?
  邱兼顾:我们且以洪劬颉老师的这节课为例来说明课前预习的必要性。这堂课的智慧之一便在布置预习这个环节上。“反复诵读文本10遍”。没有其他的要求,即叶圣陶先生说的“通过预习,经历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如果一个学生阅读了10遍这个文本,一定能熟练掌握字音,理解基本词语的意思,一定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体内容,一定能发现一些问题,一定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一定对文章有自己的看法……这些表现在课堂上,便是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即洪老师所说的他很喜欢同学们一开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有三点看法”“从四方面来说”,思维有了层次性。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自己的想法才能相对成熟,才有拿到课堂上交流的价值。而有限的课堂时间,只是把从同学中产生的问题、灵感聚集到一处,完成对课文的深层多维解读。这样,课堂虽短,但有无限的充盈,无限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
  王夫成:当然,课前预习也有个度,不需要刻意求广求深。我以为课前预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读”。读得好,文意、文情、文脉、文趣,都可体会得到,认识得清。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分清句读,还要使其明确语速的疾与徐、语调的升与降、语气的轻与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在这个基础上,课堂教学就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从而实现长文短教。
  张小路:预习内容自然不必求深求广,“读”也确实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以下几个方面似乎也应该到位:对字词的理解,对内容的理解,以及拓展到课外的理解。
  
  “短教”与剪裁取舍
  
  张曙光:长文完全可以短教,我们不妨把长文切体成面,剖面成线,截线成点,再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体成面,面成线,线成点,再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
  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优化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与活动节奏。
  我上《林黛玉进贾府》,首先发问:“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图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把握,使学生了解课文通过林黛玉眼睛观察贾府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王熙凤、贾宝玉这两个人。但是,一节课要同时品味这两个超重量级的人物,实在让学生勉为其难。不如与学生一道,先去品味这只“凤”,然后再去品味那块“玉”,正所谓谈“风”及“玉”,抛“凤”引“玉”。所以,我的设计首先是取“凤”而舍“玉”。
  张小路:张老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似乎并没有完成本课的全部教学任务,故不应称其为“长文短教”,但具体的教学智慧,可以作为一种法则,移用到其他的课文教学当中。教师对文本的剪裁能力是“长文短教”的一个重要保证,能否做到课文“尽在吾胸中”是检验这种能力的标准之一。
  王亚琦:张老师上的《林黛玉进贾府》的切入口很小,小就能深,小就能精,就容易人木三分。用一节课赏析凤姐,是有依据的,理由如次:一,她是全书中的主要人物;二,在节选的本文中她的戏是重头。当然,如果全篇课文只用一节课教授,用凤姐来充斥整堂课,似乎也不妥,因为主要人物毕竟是黛玉而非凤姐。
  邱兼顾:张老师为我们提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