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中考语文三类试题导向功能的反思

作者:王晓琼




  如同高考一样,中考的语文试题除了它的选拔、评定功能以外,还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试题形式便会出现什么样的训练方式,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中考试题的实际出发来探讨近几年的一些试题类型究竟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寻求合适的改革方法。这比笼统地指责批评我们的考试是“瓶颈口”“是考试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等等更有说服力。本文拟对近几年流行的三种中考题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设想,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与广大教师同行。
  
  一、关于客观型标准化试题
  
  自从高考引入客观型标准化试题以来,中考也广泛采用这类试题,这种试题面广量大,涉及知识面广,在测试语文知识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信度,而且考试成本低,阅卷快。但任何一种试题用得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弊端,随着语文教改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各界对客观型题的批评很多。但是据笔者观察,实际上我们对这类试题,对母语学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估计仍然不足,尽管1999年以来每年教育部基教司组织的专家对中考试题进行评价,每年总报告中总要建议,要体现中考特点,避免模仿采用高考题型,但至2005年为止,全国仍有不少地区采用Ⅰ卷与Ⅱ卷形成命题。至于市场上各类练习册中客观型选择题就更多。
  笔者认为,问题并不在于此类题目能否考出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在于它的导向功能:(1)鼓励了题海战术;(2)助长了某种侥幸心理;(3)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不恰当的学习方式——以“再认”而不是“回忆”的方法来储存知识。教育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考试如果采用选择题,学生就会倾向于用“再认”的方式编码。而不论是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回忆”比“再认”重要得多。现在我们强调古诗文积累,就要让学生反复学习记忆,达到“回忆”程度,这样才有效率,否则功夫做到一半,成了夹生饭。人们常常批评高中生写作文时胸中缺少积累,要引一点名言警句显得很困难,追根溯源,很可能同他在初中时习惯于做选择题有关。他不需要默写,只要在现成的四项里选一项即可,
  至于这类题型的其他弊端,如“限制学生求异思维”“只考查学生思维的结果”等等,限于篇幅,暂不详述。
  
  二、关于主观型试题
  
  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型开放题,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大量出现的新题型。它的好处是引导学生对本文可以作多种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从实际看确实也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但这类题型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很难拟定恰当的“参考答案”,所以阅卷时老师很难把握。尽管命题专家殚精竭虑设计得面面俱到四平八稳,但一到实际考试时,学生的答案必定五花八门,这一点与高考完全一致。问题是:“参考答案”一旦到了阅卷场合,它就会自动升格为“标准答案”,因为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定标准很难把握评分,无穷无尽的讨论又会占用太多时间,于是大部分教师会用“标准答案”去套,结果无论学生如何回答,总不可能回答得与“标准”一致,五分题,答得好的不过三四分,答的差的也有一二分。学生似乎永远在“犯错”,实际的分数总是在三分上下徘徊,缺少了区分度,试题的信度、效度也就无法保证。
  那么,这类试题的“导向”又怎么样呢?正因为学生永远找不到答题的“要诀”有人就干脆放弃,但更多的教师,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学生题目做得不够多,要像数理化熟悉公式定理一样,必先熟悉题目,“题目不做是不行的”,“要有答题的感觉”。于是各类“仿真”“模拟”试卷乘虚而入,占用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把语文当成数理化那样。阅读语段一做试题一订正,机械重复,反复训练,语文课成了习题课订正课,学生学得苦不堪言。如果说客观型试题多做了还能获得一点知识或者信息的话(因为那里的答案相对固定),那么主观型试题则不同,张老师拟定的“参考答案”与李老师的可能不一样,同一位专家同一个题目的答案上午拟的和下午拟的,措辞句式就有可能不一样,任你怎样训练,学生的答案永远也不会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所以有的学生抱怨,以前做标准化试题虽苦还有点收获,如今总是一下笔就错。真不知该怎么办。被动地为答题而进行的阅读本身乐趣不大。而且又得不到好分数,学生只能“自卫性地减少学习时间”(布卢姆语)。用不着统计,只要我们去毕业班的课堂里观察一下,就可以知道大致的情况。
  此外,这一类试题选材,往往是从教材外选来的,于是出现了教师或教研人员大量选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用来编制“阅读分析题”,这也导致了初中语文课堂里不认真教读课文,而热衷于看课外材料的现象出现。
  
  三、关于古诗词赏析题
  
  古诗词赏析实际也是受高考试题的影响,从实际水平看,初中生还不具备写赏析古诗词文字的能力,对初中生来说恐怕更要紧的是记忆背诵积累。《2003年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评价报告》指出:“2003年各地出现的不少古诗词赏析题,从内容到题型与高考试题毫无二致。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与评价都要考虑语文学习阶段性特点。如果试题要求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很可能导致初中生去死记硬背一些鉴赏辞典和相关指导书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却又很可能是一些专家学者甚至是命题者的主观意见。因此,这样的题目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向是不好的,可能产生与命题者初衷完全相悖的结果。”(《2004年中考命题指导丛书》第4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但是,从笔者读到的近两年来各地的一些中招试卷,古诗文赏析题仍呈方兴未艾之势。用古诗词赏析题来促进初中生读古诗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凭初中生现有的文史知识、思维判断力、社会生活经验,要他们去鉴赏某首古诗实在有点勉为其难,很可能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笔去写别人说的话。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一张试卷或习题卷上选了一首古诗,初中生连作者是哪个朝代也未弄清,写作背景也不知道,却要他去选“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要他们写80-100字的鉴赏文字;考生只能胡乱猜一下,或根据老师教的办法,搬用几个“术语”,凑一段文字,犹如以前学生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样,写虽写了,自己却毫无感觉。
  但是,你有这样的试题,教师和学生就必须如此这般地去“训练”,否则校领导、家长不答应。于是一般的教师就去鉴赏辞典里搬十几篇文章来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名家口气写,也有的教师将一些专用的评论诗歌术语挑选出来,印发给学生(这种办法高中教师也用)让他们去套。结果写出的文字文白夹杂也有,张冠李戴也有,最严重的是这样训练会败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以前我们批评语文学习中的“死记硬背”,如今仍在“死记硬背”,区别是,以前可能背的是古诗词,如今背的却是一些名家的“意见”(答案)。美国教育家艾德勒在《西方名著里的智慧》一书里说:“学校是要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但教育的结果却是让学生终身不爱亲近莎士比亚。”我看,如今学生不少人不喜欢古诗词,很有可能同这种“鉴赏”训练有关。
  
  四、反思与对策
  
  列举以上三类题目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这些题型,也无从全盘否定,因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为了充分利用试题的导向功能。促进语文学习,推动课程改革,我们就有必要从某些局部做起。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固然重要,但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试题形成的变化,有时能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加涅说过:一切学习的条件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而创设的,如果学习的条件不利用于学生的学习,要改变的是我们的策略而不是抛弃学生。我想这也适用于对待试题。从总体上看,我们教师包括学校领导都应该一起来研究、审视中考试题,明确究竟哪些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改变,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案、应试策略。笔者以为对上述三种题目,也可作局部调整。例如:(一)客观型试题,可以多出填充、默写题,少用选择题,(凡答案是唯一的即是客观型试题,而不仅仅是选择题)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去记忆、积累。(二)主观型试题,重点放在对文本的熟悉和整体理解上。要学会“观其大略”,要考出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率,而不要纠缠于局部的词语理解,更不宜随便提出一点让学生去“发散思维”“类比思维”。不妨参照托福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来编制,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泛读。过度“咬文嚼字”反使学生养成停顿、返读的坏习惯。(三)古诗词赏析,还是应当返璞归真,不要让初中生去写“赏析片段”,那种依样画葫芦的文字,绝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反映。这里也可设计成两类,一类是填充、默写,要求字字正确,量不妨大点,面也广一些,以教材和规定的课外教材为主,不宜漫无目标地出题;另一类是理解,可以出选择题,但以理解诗词本意为主,不宜搞复杂的赏析,而且必须提供作者背景材料,最好是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诗人,让学生做到课内外联系,适当向外延伸。总之,只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并能反求诸己,就一定会找出一些有用的改革办法来,这比盲目的批评、抱怨有用。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060